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下属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Institute of Zo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是以动物科学基础研究为主的社会公益型国家级科研机构,以野生动物和模式动物为研究对象,开展现代动物学研究,服务于人口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国家重大需求。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机制、生殖与发育调控、生物灾害爆发机制与控制、物种濒危机制与保护等领域发挥作用;在动物分类与进化、农业虫鼠害防控和濒危动物保护中发挥作用。
历史沿革
1928年,动物研究所的前身——静生生物调查所成立。
解放后,接收了原徐家汇博物馆(创建于1860年,1930年后改称震旦大学博物院)和北平研究院动物学研究所(创建于1929年)的部分资料、标本和设备。
1950年,成立了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室(发展为昆虫研究所)和动物标本整理委员会(发展为动物研究所)。
1962年,昆虫研究所与动物研究所合并,成为新的动物研究所。
198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动物研究所为中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1988年,经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批准建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4年,获准为博士生导师自行评定单位。
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为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
2000年,再次被批准为中国科学院博士生重点培养基地。
2018年10月,被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科研条件
设备资源
据2023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级中心共拥有7个技术平台,拥有专兼职仪器管理员19人,副高级技术岗位人员7人,占36.84%;拥有流式细胞仪、激光(双光子)共聚焦显微镜、紫外显微切割系统等大中型仪器设备共计50台件,设备原值总计7891.31万元。
截至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动物标本馆共有各类动物标本822余万号,约占中国科学院生物标本收藏总量的1/3。使用了先进的高强度金属密集柜保藏标本,其空间可满足标本馆未来数十年的发展需要。标本馆馆藏标本几乎包括了在中国分布的各主要类群和代表性种类。标本收藏范围则包括了中国台湾省在内的全国各地的标本以及二十余个国家的标本,此外,部分中国国外赠送或交换的珍贵标本也收藏在本馆。
人员编制
截至202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2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8人,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首席科学家2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专职):刘以训康乐、周琪、魏辅文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康乐、张知彬、张德兴、魏辅文、赵勇、周琪、张润志孙江华雷富民王琛柱李枢强、乔格侠、王雁玲王红梅、刘峰、杜卫国高飞刘光慧朱朝东焦建伟赵建国王金勇、詹祥江、曲静李伟聂永刚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张勇、李伟、侯仲娥、曲静、詹祥江、聂永刚、张晓明、王皓毅、胡义波、郭帆、宋默识、郭宝成、罗阿蓉、潘胜凯、郭晓娇、顾奇
科研部门
据2023年3月研究所官网信息显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建有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还设有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中心、计算与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和外来有害生物鉴定与预警研究中心等四个联合研究单元以及五个中外联合研究中心。
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农业虫害鼠害综合治理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干细胞与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膜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重点实验室(2个):动物生态与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动物进化与系统学院重点实验室
联合研究中心(3个):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中法哺乳动物胚胎细胞生物学联合实验室、计算与进化生物学研究中心
国际合作
截至202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先后共有来自美国、加拿大、俄罗斯、英国、德国等国家的40余位优秀外籍科学家到所工作;承担各类国际合作项目80余项。
所获荣誉
2022年5月,被评选为2022年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截至202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SCI论文1497篇,其中在TOP15%期刊发表论文589篇,占总论文数量的39.3%;在IF≧5期刊发表论文540篇,占总论文数量的36.1%。“十三五”期间,动物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和国际性等各类奖项2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和友谊奖各1项,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4项、国际合作奖2项,2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计划第一阶段重大科技成果及标志性进展,5项成果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2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24年11月5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携手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在全球顶尖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利用华大自主研发的“超广角百亿像素生命照相机”——时空组学技术,构建了全球首份多器官衰老时空图谱。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5年10月21日发布的“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显示,动物研究所2014年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在全国研究机构中排名第19位(2005-2014年SCI数据库收录的动物研究所论文截至2015年9月累计被引用2223篇,被引用22342次);年度“表现不俗论文”数量149篇(占2014年动物研究所发表论文数的56.87%),排名第20名;SCIE数据库收录论文数量排名第25位。
根据《中国科学院生物类研究所论文与引文统计》(2010-2015)报告表明,动物研究所在2010-2015年以全部著者和第一著者被收录SCI论文数量分别为2591篇和1537篇,分别位居中国科学院生物类研究所第3名和第2名;2010-2015年在JCR各主题领域影响因子TOP10%期刊发文量及被引频次(SCI第一著者)分别位居中国科学院生物类研究所第2名和第4名;2009-2014年在JCR各主题领域影响因子TOP30%期刊发文量及被引频次(SCI第一著者)分别位居中国科学院生物类研究所第3名和第5名。
2015年12月17日,Nature发布了Nature Index 2015 China,分析了2012-2014年中国三年的研究成果,并根据WFC(Weighted Fractional Count)评分评选出了中国排名前五十的生命科学研究机构(Top 50 Institutions in Life Sciences)。动物研究所在其中排名第14位,并在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所中排名第3位。
在细胞编程与重编程方面,利用CRISPR-Cas技术首次在重要模式动物大鼠上实现了多基因同步敲除,并证明此技术引入的基因修饰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到下一代,该突破对于推动利用大鼠进行基因功能研究和大鼠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果蝇和斑马鱼为模式,发现Smurf通过位点特异性的泛素化修饰Ptc蛋白,正调控Hh信号通路活性,这一机制有利于生物体内信号受体细胞对外源Hh信号进行有效解读,并在维持信号的稳定传递上起重要作用;成功建立了大鼠单倍体胚胎干细胞系,并证明其在长期培养过程中仍可维持单倍性和多能性,这一工作将对人类疾病模型研发和开展基因功能研究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有害动物调控机制方面,成功破译飞蝗基因组图谱并揭示其食性、迁飞和群聚的奥秘,为更好的揭示蝗灾爆发机制以及开发可持续性治理策略和新的控制方法提供了宝贵的基因组资源,也为推动蝗虫成为研究人类疾病和行为的生物医学模型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基于多年研究成果的积累,从蝗虫型多态现象的进化、型变的分子基础和调控机制等方面系统阐述了近十年来在蝗虫型变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未来研究中要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对于加深人们对蝗虫型变机制的理解以及蝗灾可持续治理新策略和新方法的开发,都具有重大意义;全面系统阐述了关于红脂大小蠹入侵机制和综合防控理论;在松材线虫转型发育及其与媒介天牛-蓝变菌共生互作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动物进化与保护方面,重建了大熊猫800万年的种群分化历史,指出虽然现生大熊猫的三个遗传种群均具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但是其栖息地破碎化现状及隔离种群间有限的基因流再得不到有效改善,他的遗传多样性将会在未来缓慢丧失;从基因组水平进一步确证了地山雀是“山雀”而非“鸦”,并发现其基因组中与能量代谢相关的基因家族发生了扩张、与免疫和嗅觉相关的基因家族发生了收缩以及与低氧反应和骨骼发育相关的基因经历了正向选择和不同程度的快速进化,揭示了地山雀为适应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产生了基本的生存适应策略演化。
学术刊物
截至202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主办的学术刊物有7种,分别是《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Current Zoology》《昆虫学报》《应用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和《动物学杂志》,其中《Insect Science》、《Integrative Zoology》和《Current Zoology》是SCI收录期刊且持续稳定在Q1区。三刊的最新影响因子分别为3.262、2.654和2.624。其他4种刊物为中国自然科学的核心期刊。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据2023年3月研究所官网显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共有4个一级学科和1个专业学位类别、9个二级学科专业博士培养点、11个二级学科专业硕士培养点。
一级学科(4个):生物学、生态学、基础医学、生物医学工程
二级学科专业博士培养点(9个):动物学、基因组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再生医学
二级学科专业硕士培养点(11个):动物学、基因组学、发育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免疫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再生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生物与医药
专业学位类别(1个):生物与医药
教学建设
截至2022年1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有在站博士后154人,在读注册博士和硕士研究生824人,另有与其他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培养的研究生近300人。
2005年,动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李文东作为第一作者,动物研究所为第一完成单位,在《科学》杂志发表一篇关于SARS研究的文章并于2006年度获得了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6年(郑艳华博士)、2007年(李文东博士),共获得两篇中国科学院优博论文。
合作交流
2006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河南济源白云实业有限公司联合共建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得国家人事部批准。
2008年9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安徽省合肥市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
2009年11月24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孟安明院士、所长助理周琪研究员来东北农业大学参观访问,并就双方合作研究事宜签订合作协议。
2011年3月23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安徽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签字仪式在安徽大学磬苑校区办公楼B202室举行。
2021年11月,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探索、追求、发展、超越
文化活动
动物研究所自主组织开设“研究生思想政治课程暨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系列讲座”,每年度特别聘请中国及其他国家著名专家、学者,莅临研究所讲授心理、伦理道德、人文历史、军事、政治经济、艺术等领域的热点问题,着力将理论与实际,爱国教育与个人修养融为一体。
机构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参考资料
所情简介.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历史沿革.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概况.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5 19:06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