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决策咨询系统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收集、整理和传播国内外有关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和持续利用的信息,扩大生物多样性信息交流的范围和内容,增进国内国际各阶层组织和个人在这一领域的合作,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生物多样性知识,为国家和地方各级决策部门提供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数据,促进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持续利用事业的发展。
概念设计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在内容上由基础数据库、模型库和专家系统库组成。基础数据库中的数据包括:
物种编目的数据;
濒危和保护物种的数据;
典型生态系统的数据;
标本的数据;
移地保护的数据;
就地保护的数据;
种子和种质资源的数据;
环境因子及植被的数据;
有关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数据;
文献信息;
生物多样性信息编目的数据。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模型用于对基础数据的分析和处理,掌握生物多样性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趋势,为生物多样性资源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的支持。这些模型包括:
生态系统中关键种的种群动态模型;
时空动态的种群生存力分析模型;
生物多样性状态评价模型;
建模环境和工具。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专家系统是为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管理的具体问题而建立的决策咨询系统,它们包括:
濒危物种保护专家系统;
自然保护区规划专家系统;
生物多样性资源持续利用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开发环境和工具。
组织结构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是一个覆盖全国范围的收集、整理、保存、传播中国生物多样性数据和信息的分布式系统,由一个中心系统、五个学科分部和数十个数据源点组成。中心系统位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五个学科分部分别是动物学分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学分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微生物学分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内陆水体生物学分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和海洋生物学分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数据源点包括植物园、野外定位研究站、标本馆、细胞库、种子库和菌种库等,涉及中国科学院的十五个研究所。
信息中心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信息中心由中心系统和五个学科分部组成。中心系统位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五个学科分部分别是动物学分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学分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微生物学分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北京)、内陆水体生物学分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和海洋生物学分部(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
数据源点
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数据源点分布在以下各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数据源点 (镜像)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数据源点 (镜像)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数据源点 (镜像)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数据源点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数据源点 (镜像)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数据源点 (镜像)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数据源点 (镜像)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数据源点 (镜像)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数据源点 (镜像)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数据源点
数据库
通过近几年来持续不断的努力和各方面的通力合作,目前,CBIS已经建立了几十个生物多样性方面的数据库,总记录数约二十二万条,其中大部分数据库已经上网。下表列出了CBIS的部分数据库。
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参考资料
CBIS.中国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28 08:36
目录
概述
概念设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