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论坛由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主办,吸引了这三大学会下属的农学史、少数民族科技史、机械史、造船史、金属史、纺织史、土木工程史、电信史、陶瓷史、综合史等诸多技术史分支领域的专家学者。
几十年来
中国科技史事业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不同分支学科史和综合史等齐头并进的局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共同发起了系列的“中国科学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国际研讨会”,为
中国科技史学者创造了多学科的国际交流平台。
然而,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
张柏春表示,这两个综合性的国际会议时常在境外举行,只有很少的中国学者能多次出国参加这两个系列的会议。大多数国内同行,特别是技术史同行们,越来越意识到:我们还迫切需要综合性的或跨学科的国内学术交流平台。
2008年11月初,
中国科技史学会代表大会在上海
东华大学举行。与会的几个专业委员会和单位的负责人很快就共建一个技术史联合交流平台达成共识,并于11月2日举行技术史联席会议,商定创建系列的“中国技术史论坛”。这个论坛借鉴欧盟机构的联络机制,由各个专业委员会、分会和学科史牵头人组成一个组织委员会,进行平等的协商,共同组织、轮流承办技术史论坛。王思明教授在上海当即表示,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文明研究院带头承办首届论坛。
在论坛开幕式上,
中国科技史学会副理事长
梅建军教授说:“论坛首次会聚了这么多技术史分支领域和研究方向,这在我国技术史学术交流上是一次创举,这种交流将极大地推动我国
技术史研究的发展。”
2011年11月5日至7日,以“技术、文明与遗产和文化的多样性”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技术史论坛,在南宁市
广西民族大学举行。
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
中国科学院、
台湾成功大学、广西民族大学等海内外数十家科研机构、大学、企业的17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官员到会。参会人员之多,涉及领域之广,表明中国传统技术、工艺越来越受到学界和社会的重视。
本届论坛共收到论文143篇,有130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在为期三天的时间里,与会代表围绕传统工艺传承与保护、金属史与技术史、农业史与科技社会等专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保护,工业遗产、城市发展升级中传统文化的保护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铜鼓、钦州泥兴陶、梁平年画、山西麻纸等一批极具民族、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文化受到与会者的关注。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张柏春研究员认为,这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规模最大的一次盛会。科技史学会属下的8个专业委员会,以及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史分会、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船史研究会共同承办这一论坛,为技术史研究营造了跨学科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