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三师
中国军队
中国工农红军独立三师为原红三十五军基础上整编起来的,师长邓毅刚,后有王云桥、刘铁超(1932年8月牺牲)程子华萧克等,政治委员李井泉,政治部主任罗贵波,参谋长宋时轮,全师下辖八个团,红三十五军原有部队改编为第一、二、三、四团,会昌独立团为第五团,瑞金独立团为第六团,安远独立团为第七团,寻乌独立团为第八团。
军队简介
1932年7月,红军独立三师与红军新编第六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一军,红军独立三师编入红二十一军后,邓小平罗屏汉和独立三师留下的部分干部在寻乌、安远等地组建了新的地方武装,不久在寻乌吉潭的滋溪张屋组成新编的红军独立三师,师长蒋信才(原独立三师九团团长),政委罗贵波,隶属江西军区第三作战分区指挥部。新独立三师成立后,师部临时设在了与福建东留、民主连靠的剑溪,即桅杆下的剑溪区党支部,镇守中央革命根据地“南大门”,防范国民党驻福建武平的钟少奎部和国民党驻广东平远的陈济棠部,以及寻乌项山等地的民团。
战况
攻克寻乌县城
1932年3月下旬,红军独立三师在会昌县城市区工人模范队,筠门岭区工人模范队,筠门岭警卫连,周田模范营共1000余人配合下攻克了寻乌县城,活捉了寻乌国民党的县长潘梦春等数十名发动首领,俘获土豪及靖卫团丁400余名,缴枪700余支。1932年9月,驻筠门岭的红军独立三师开赴前线,邓小平罗屏汉领导会寻安中心县委筹备了盛大的欢送大会。
人物介绍
红军独立三师师长邓毅刚简介
邓毅刚(1904-1931) ,又名邓伟,字厦材。湖南汝城县附城乡邓家村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1918年毕业于汝城濂溪高等小学。1925年到广州,入黄埔军校学习。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任基层指挥员。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南昌起义,南下广东。起义军失利后转战湘粤赣边,1928年初参加湘南起义,后上井冈山。1929年初随红四军进军赣南闽西,3月任红四军一纵队参谋长。5月调闽西地方工作,负责组建新的部队。8月任龙岩县赤卫军大队长。1930年初任龙岩县赤卫军总队长。同年3月闽西各县的赤卫军合编组成红九军,任军长兼独立第一团团长。6月任闽西红二十一军军长、军参谋长。11月任赣南红三十五军军长,所部先后归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红七军指挥,参加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二、第三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1月,兼任赣南行动委员会委员。10月任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三师师长。同年冬,率部攻打瑞金万田土围子(一说为攻打宁都赖村土围子)战斗中牺牲。28岁的年轻军长,却倒在攻打于都石含土围子顽敌的暗枪下;一位对革命忠心耿耿,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信丰机智擒获反毛凶手,冒死保卫毛泽东正确路线的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近80年来,静静躺在六百里远的江西省于都县宽田乡石含村青山沃土中。
萧克
萧克,1907年7月14日生,湖南省嘉禾县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南宜章黄沙堡游击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长、营长、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十二师师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三十一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副师长,冀察冀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宋时轮
宋时轮(1907-1991),黄埔五期生。红军时期三次入党的坚强战士,抗战时任八路军第四纵队司令,因处理冀东暴动失策而去职,解放战争初期为陈毅的参谋长,泗县战役失利后转任纵队司令,擅长阵地攻防,被敌人誉为“排炮不动,必是十纵”。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1907年9月10日生于湖南省醴陵北乡黄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
1921年入醴陵县立中学读书,后因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被学校当局开除。
1923年到长沙半工半读。同年冬入军阀吴佩孚的军官教导团,因不堪虐待,逃回长沙。
1925年,宋时轮只身来到广州,
1926年春入黄埔军校学习军事,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1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7年4月15日,蒋介石广州发动反革命政变,宋时轮因共产党嫌疑被捕入狱。在一年多的铁窗生活中,他团结狱中难友,在党组织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经受了种种考验。他曾带头发起绝食斗争,要求读书、看报、改善狱中伙食,迫使狱方妥协。
1928年出狱后,他辗转香港上海,多方寻找党组织。没有找到。
1929年返回湖南家乡,一面寻找党组织,一面在浏阳、醴陵、江西萍乡攸县地区组织起了一支30余人的游击队。并担任萍醴边游击队队长,打白匪,杀土豪,开展游击活动,后同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同年编入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后任中共莲花县委军事部部长。
1930年春,宋时轮任湘东南第二纵队政委,同年冬任红军学校第四分校校长。
1931年春到中央革命根据地,任红军总司令部教导总队队长、红三十五军参谋长。
1932年任独立第三师参谋长、师长红二十一军参谋长兼六十一师师长,并任中央苏区西方军参谋长。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二至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1934年春,宋时轮到红军大学学习。同年10月,参加中央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任红军大学教员、二大队队长、军委干部团教员。长征途中,每次战斗,他身先士卒,指挥果断。
1935年冬到达陕北后,他调任红十五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
1936年任红三十军军长、红二十八军军长。指挥部队参加了红一方面军东征作战、西征作战和三大主力会师后的山城堡战役,以及援西军的行动等。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宋时轮任第一二0师三五八旅七一六团团长,率部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同日军作战。同年9月,遵照八路军总部的命令和毛泽东的指示,他率第七一六团一个营组成雁北支队,任雁北支队支队长兼政治委员。他率部北越长城,挺进雁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军,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连续收复数座城镇。直逼大同,严重威胁了大同日军和同浦路北段日军交通,打开了雁北地区的抗日局面,受到八路军总部的高度赞扬。
1938年5月,宋时轮奉命率领雁北支队到达平西(北平以西)地区,与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邓华支队合编为八路军第四纵队,任纵队司令员兼第十二支队司令员。6月,他同政治委员邓华一起,率领部队挺进冀东,配合李运昌、胡锡奎等组织领导冀东抗日武装暴动,并一度挺进到当时的北平郊区,大振了八路军的声威。其后协助地方党组织领导了有20余县和开滦煤矿共20余万人参加的冀东大暴动,发展冀东抗日武装10万余人,开创了冀东抗日游击根据地。后来冀东抗日武装由于种种原因受挫,但中央军委曾肯定地指出:“宋邓纵队深入冀东苦战数月,配合并促成地方党所领导的冀东起义,恢复冀东的中国政权,发动了群众,建立了冀东的游击区,扩大了我军在敌深远后方的政治影响,给敌人以打击,一般说来是获得了成绩的。”
1940年,宋时轮到达延安,入中共中央马列学院学习。
1941年调任军政学院教员。次年进中共中央党校学习。
1945年9月,宋时轮随陈毅到山东革命根据地工作,任津浦前线指挥部参谋长、山东野战军参谋长。
1946年1月,出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中国共产党方面执行处处长,积极协助中共代表叶剑英美国国民党方面代表进行谈判斗争。1946年10月,宋时轮任渤海军区副司令员兼第七师师长,1947年1月,任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司令员,率部南征北战,驰骋疆场,参加了朝阳集、泰安老河口豫东济南淮海、渡江、上海等重要战役,表现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在泰(安)蒙(阴)战役中,他指挥所部和第三纵队一部,全歼泰安守国民党军。
1948年5月至6月中旬,宋时轮率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在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指挥下,远出鄂北进行了光化、老河口之战,接着在平汉路以西参加了宛(南阳)东战役。6月中旬,为配合开封战役,宋时轮奉命立即率部进到上蔡地区,阻击由平汉路东侧北进的胡琏兵团,血战6昼夜,保障了开封之战的胜利。接着,又率部进占杞县。29日,蒋军邱清泉兵团第五师和第七十师向桃林岗阵地发起攻击,宋时轮指挥部队顽强阻击,激战7昼夜,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桃林岗阻击战,受到了华野首长的高度评价。
在1948年9月的济南战役中,宋时轮指挥第三、第十、第十三及鲁中南纵队组成的攻城西集团。他抓住有利战机果断机动地实施指挥,受到了攻城前指的赞扬。
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徐东阻击战,也是华东野战军防御作战的范例。宋时轮指挥部队沉着应战,坚守阵地,血战10昼夜,圆满地完成了阻击任务。
1949年2月,宋时轮任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司令员。他率部南下,与第七兵团组成中突击集团,参加渡江战役,在裕溪口至棕阳镇段,中突击集团首先发起渡江,顺利突破敌之江防,尔后,组织一部分部队肃清沿江残敌,亲率主力部队昼夜兼程向东疾进,按时进到吴兴。与第十兵团将逃敌个军全歼于郎溪、广德地区。紧接着,宋时轮指挥第9兵团5个军,会同第10兵团在粟裕统一指挥下发起上海战役。上海解放后,宋时轮兼任淞沪警备区司令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宋时轮任华北军政委员会委员、第九兵团司令员。
1950年11月他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兼第九兵团司令员和政治委员,参加指挥了第二、第五次运动战役、上甘岭战役等防御战役
1952年回国后,他任总高级步兵学校校长,后兼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11月,他调任军事科学院第一副院长,并先后兼任计划指导部、外国军事研究部部长。
10年动乱期间,宋时轮曾遭受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迫害。
1972年10月,宋时轮重新出来工作,担任军事科学院院长,院党委第二书记、书记。
1977年至1980年担任中央军委教育训练委员会主任。
1980年以后,担任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审委员会主任、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主任,组织领导《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著有《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及其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我军胜利的指南》、《毛泽东军事思想初探》等重要论文、论著。
1988年7月,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1年9月17日在上海逝世,终年84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4 21:28
目录
概述
军队简介
战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