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诗会
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的诗会
2011年6月5日,两岸诗歌高端论坛在海南省海口市举行。两岸23位参会诗人联名签名发表了《海南纪要:创造中国新诗的现代性》。2011年两岸诗歌高端论坛强调新诗的发展要回归中国,创造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中国美学色彩的当代诗歌。
2011年
海峡两岸诗歌朗诵会
2011年6月2日,由海南省台办、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海南省文联等单位主办,海南大学海南省作家协会协办的“两岸诗歌高端论坛”以海峡两岸诗歌朗诵会的形式在海南大学拉开帷幕。诗歌朗诵会分为“爱与情”、“我们的生活”、“自然与美”等几大篇章,将《一朵青莲》、《诗的岁月———给蓉子》、《梅花酒》等十多首诗作呈现给观众。受邀参加论坛的中国台湾诗人伉俪、83岁高龄的罗门和蓉子在现场接受主持人采访时,其诗意且幽默的语言让观众掌声、笑声不断。管管、焦桐、张柠、陈仲义、李少君、远岸等20多位琼台及内地著名诗人、学者的参与,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加上穿插其中的海南大学师生精彩的表演,令诗歌朗诵会惊喜连连。。
海南纪要
2011年6月4日,首届“两岸诗歌高端论坛”结束。来自两岸的近40位诗人参会,罗门蓉子李少君杨克潘维谭五昌、方明、林于弘、张德明、江非等23位参会两岸诗人联名签名发表了《海南纪要:创造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全文如下:
从1917年诞生以来,中国新诗已经走过了90多年的发展历程。90多年来,抛弃了古典诗歌既定的格律、文言与辞藻的中国新诗,始终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特定身份。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战争等因素的干扰,新诗一直为内与外的各种压力所围困,新诗的探索和努力不断被打断。在全球化的历史语境下,奠立中国新诗的审美个性,创造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打造属于这一文学文体的精神品位,让中国新诗成为世界诗歌森林中的一颗参天大树,已是迫在眉睫的大事。在两岸诗人、诗评家的共同思考和探讨下,我们形成如下共识:
中国新诗应回归“中国”。90多年来,中国诗人始终都把西方诗人作为最好的老师在顶礼膜拜,把西方诗歌作为最高的美学范例进行模仿与借鉴。在中国新诗作品中,我们随处都可以西方诗歌的踪影,不少新诗作品其实正是西方诗歌的中文版,不少诗人把成为“中国的普希金”、“中国的里尔克”、“中国的奥登”等作为自己的诗歌理想与目标。中国新诗在追随西方的道路上走得太远了,因为一味追随西方,中国新诗长期以来缺乏对自我身份的主动建构,长期以来都没有自己的独特美学标签,中国新诗在世界诗歌舞台上也一直未能展现自己的曼妙身影,没有发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之声。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大幕已经拉开,中国新诗即将走向自己的百年华诞的历史性时刻,我们主张,中国新诗首先要回归中国传统,要塑造自己的中国趣味和中国品格,要将呈现“中国性”作为审美表达的最高目标。
中国新诗应建立自己的现代性。中国新诗不是西方诗歌的中文版,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因此不能完全等同于西方现代性,中国新诗的现代性是中国人的审美思维与现代性历史境遇的碰撞,是当代中国人的生命经验与现代意识、现代精神立场、现代价值体系的有机结合,是中国诗人长期实践和探索而产生的创造性成果。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一定要有民族性,中国新诗的现代性里应该有民族文化的因子,中国诗人应该在民族文化的基点上去接收现代精神信息,去吸收和消化现代性成果。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又是民族性与时代的联姻,因为有民族性的文化根底,中国新诗的现代性便摆脱了一些空乏的、陈腐的现代文明副产品,而呈现为高雅、典丽、纯净、清朗的美学质地。同时,在一个全球化时代,世界各种文化的交汇和融合,中国新诗的现代性又摆脱了民族主义的狭隘与偏见,呈现为开放、自由、多元的艺术格局。
中国新诗应重建自己的传统意识。中国新诗的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这意味着它的生成与发展始终与过去连在一起,也与未来连在一起。中国新诗是接过了古典诗歌的接力棒而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前行的精神火种,古典诗歌的光芒万丈是中国新诗享用不尽的精神资源和文化财富,中国现代诗人不应该数典忘祖,而应该格外珍惜和尊重古典诗歌传统。西方诗歌给中国新诗的发展不断注入了新的血液,西方诗歌也是中国新诗的重要传统。历经90多年发展历史的中国新诗自身也建构起了某种传统,这种传统的存在,使中国新诗成为一种有历史渊源又包容并蓄的文学体式,当代中国新诗应该积极地继承和借鉴90年来的诗歌创作成果,在既有的诗歌传统上继续前行。牛顿说,“如果认为我看得更远的话,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中国新诗的三大传统已经汇成了一个精神的巨人,当代中国新诗只有站在这个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占有更为广阔的天空。
因此,最重要的是创造,创造意味着既不机械地盲从传统,又不是模仿抄袭西方。创造,就意味着其内容和形式都是全新的,是包容过去又不同于过去。实际上,无论中西,历史上所有伟大的创造都是如此。,它来源于传统又高于传统,它并不否定过去,但它所呈现的,一定是崭新的,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和整个世界的——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2012年
2012两岸诗会概况
为落实《琼台文化交流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两岸文化交流成果,促进两岸文学发展繁荣,提升海南国际旅游岛文化内涵,由海南省委宣传部、省台办、省文体厅、省文联、《诗刊》社等联合主办的2012两岸诗会,于2012年11月22日至25日在海南举行。
本次诗会是由琼台两岛文化名人共同提议、在2011年两岸诗歌高端论坛基础上举办的一次更高规格、更有影响的两岸诗歌盛会。诗会邀请了台湾、澳门及大陆的著名诗人、诗评家、翻译家、学者共60多名嘉宾参加,包括罗门舒婷、雨弦、李小雨等著名诗人为诗会助阵。
本次诗会共设置了三大主题活动:以“美丽中国”为主题的两岸诗歌交流论坛在海口举行,嘉宾们就如何复兴诗歌以建设“美丽中国”展开热烈的探讨;“跨越海峡的呼唤”两岸音乐诗会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举行,参会诗人们亲自登台朗诵自己的作品,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节目主持人李红、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等一批知名艺术家现场演绎现当代著名诗篇,晚会上还颁发了两岸诗歌桂冠奖;参加本次诗会的嘉宾前往保亭,在槟榔谷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示范项目等地开展采风活动,体验海南独特的民俗风情和民族文化。
2012两岸诗歌高端论坛
2012年11月23日上午,以“诗歌与美丽中国”为主题的2012两岸诗歌高端论坛在海口举行,来自台湾、澳门和内地的著名诗人罗门、舒婷、姚风、雨弦、李小雨、李少君等60余位诗歌界代表参加,共同探讨如何复兴诗歌以建设“美丽中国”。会上,与会诗歌界代表们畅所欲言,就如何复兴诗歌以建设“美丽中国”发表了各自的看法。同时,两岸诗人也将共同努力,为诗意生活在美丽中国加油。
世界华文诗人协会会长罗门:”美丽的中国就要用美丽的诗歌艺术来带动,因为它付给了真正的,一个具体的真正美的内容,给予它的国民,它的国民就(提升)到整个国家,所以国家才会有美的国魂“。
中国诗歌学会副主席李小雨:”什么叫美丽中国,它的标准是什么呢,我觉得主要是人的心灵的美丽,善良,有理想,有人文情怀,而诗歌是最符合表现人们心灵的,它是最美丽的,因为诗可以表现,可以诉说,可以抚慰,可以提升。“
2012两岸音乐诗会
2012年11月23日晚,“跨越海峡的呼唤”2012两岸音乐诗会在海南省歌舞剧院隆重举行。中央台办叶克冬副主任专程出席观看了演出,省委副书记李宪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副省长符跃兰,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海波,省政协副主席张海国等省领导也出席并观看了演出。罗门、舒婷等两岸诗会嘉宾应邀到场。此次音乐诗会在开场舞《报春鸟》中拉开序幕。共分为“天”、“地”、“人”、“和”四个部分。中央电视台“海峡两岸”节目主持人李红、著名配音演员童自荣等一批知名诗歌朗诵艺术家登台为现场观众演绎现当代著名诗篇。李红朗诵了潘维的诗歌《立春》,童自荣老先生朗诵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作《乡愁》和《民歌》。朗诵艺术家精湛的朗诵艺术和现场感染力以及对情感真挚的表达,赢得了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
2012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
2012年11月23日晚,在“跨越海峡的呼唤”2012两岸音乐诗会晚会举办期间,中央台办叶克冬副主任、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宪生向两岸诗人罗门舒婷、颜艾琳、潘维颁发了两岸诗歌桂冠的奖项。授奖词中写道:“罗门先生,台湾现代主义诗歌巨擘;舒婷女士,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潘维先生,江南诗歌的代表性诗人;颜艾琳女士,台湾中生代诗歌的代表诗人之一。以上四位诗人,鉴于其各自卓越的诗歌技艺和创作成就,以及对两岸诗歌和文化交流所做的贡献,特授予四位诗人2012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
2013年
2013两岸诗会概况
2013年12月28日,以“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诗意中国”为主题的2013两岸诗会在海南海口拉开帷幕。余光中、罗门等来自台湾、港澳和大陆的60余位诗人及艺术家就如何传承发扬中华诗歌文化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诗会期间举办了2013两岸诗歌高端论坛、2013年两岸诗会桂冠诗人颁奖礼暨《乡愁》交响音乐诗歌晚会、两岸诗人讲学等活动。
2013《乡愁》交响音乐诗歌晚会
2013年12月29日晚,以“琼台兄弟情,两岸一家亲—诗意中国”为主题的2013两岸诗会颁奖礼暨《乡愁》交响乐诗会在海南省歌舞剧院举行。中国国民党副主席蒋孝严,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顾问陈云林,海南省政协主席于迅,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宪生,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俊等领导出席了本次活动。
《乡愁》交响乐诗会以交响乐、女声独唱、诗歌朗诵、二胡协奏、钢琴协奏多重演绎的乡愁主题,使两岸诗意在海南岛的夜空里久久回荡。交响乐诗会上,余光中先生亲自朗诵了《乡愁》,还用“家传”朗诵方法朗诵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乡愁》的曲作者、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晁岱健说:“谈到乡愁,可以说人人都有乡愁,为什么余先生的《乡愁》从70年代到现在流传得那么久远,感动着几代人,我认为原因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乡愁,特别是离家乡越远,这个乡愁更深;离开家乡的时间越长,这个情更重。”
2013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
2013年12月29日晚举行的两岸诗会上,台湾现代主义诗歌代表著名诗人余光中;“九叶”诗派中重要成员女诗人郑敏;葡萄牙总统勋章得主,澳门文化局副局长著名诗人姚风;西部诗歌代表性诗人阎安,荣获2013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
2013两岸诗会讲座
2013年12月31日,两岸诗会讲座在琼州学院举行,这是诗会自2011年举办以来首次走进高校。
海南省台办主任刘耿、海南省文联专职副主席李少君、琼州学院党委书记韦勇等领导出席本次活动。刘耿在致辞中表示,首次将讲座放在中国最南端的大学,青春点亮激情,希望诗歌闪耀中国。韦勇代表琼州学院的师生们对两岸诗人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敬意。他表示,那湾浅浅的海峡,早已经不能阻隔两岸文化的交流。青年学子怀着对诗人的敬意,肩承着文化传承的重任,希望大学生们多读书,多读诗歌,汲取中华文化的精华,迎接诗意的2014年。诗会讲座由著名诗人、2012年两岸桂冠诗人潘维主持,著名诗人余光中舒羽参加。
余光中先生从诗体、古诗、新诗等多个方面讲述了诗歌的情况。他在讲座中多次提到苏轼,自认为“长做岭南人”也有几分惬意。他对自己的诗歌、散文等进行了相关阐述。他表示自己已经从“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转变为“诗歌、散文是两只眼睛”,才能将看到的形象立体化。
讲座中,余光中先生与琼州大学的学生们亲密互动。他不仅分享了自己创作《乡愁》的点滴,也针对大学生在文学创作多方面的问题予以解答。余光中先生言辞幽默,早已经被年轻学生的热情所感染,显得格外有活力。他希望大学生多从古典诗词、文学中汲取营养,不仅能够增强自己的文学素养,也能提高内涵。
2015年
2015两岸诗会概况
2015年两岸诗会将于12月4日至8日在海南举行。包括北岛、郑愁予、张默等在内的海峡两岸、港澳56名著名诗人、社会名流参加。
本届诗会以“诗意中国”为主题,设五大主题活动,包括两岸诗会高端论坛、两岸诗会新诗新书发布会、2015两岸音乐诗会暨桂冠诗人颁奖典礼、“寻找海南文化之美”采风活动、两岸诗人开展“诗歌进校园进课堂”活动以及捐赠书籍公益活动。
据介绍,包括北岛、郑愁予、张默、秀实、姚月、李笠、陈万好、雨弦、李长青、翟永明、欧阳江河、李少君、谷溪、阎安、李建军、蔡天新等在内的诗人学者将参加诗会。
2015《诗意中国》交响音乐诗歌晚会
2015年“诗意中国”两岸诗会活动在海南省歌剧院举办两岸音乐诗会暨桂冠诗人颁奖礼。著名诗人郑愁予、张默、北岛、翟永明、欧阳江河荣获 2015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顾问陈云林,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江丙坤,中共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 俊,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郭山辉为五位诗人颁奖。
诗会当晚,徐涛、方明、徐涛、罗大明等众多朗诵名家吟诵了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郑愁予的《错误》、更有演员秦岚与歌手鲁向卉倾情演绎大陆诗人木心的《从前慢》、戴望舒的《雨巷》、海子的《面朝大海出暖花开》、诗人北岛的《回答》等十余首优秀诗歌,或深情、或激昂、或忧伤、或振奋,带给现场观众一场充满诗歌美与魅力的视听盛宴,也是一次中华文化的传承和洗礼。
2015年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
著名诗人郑愁予、张默、北岛、翟永明、欧阳江河荣获 2015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
2015年“诗意中国”两岸诗会活动在海南省歌剧院举办两岸音乐诗会暨桂冠诗人颁奖礼。著名诗人郑愁予、张默、北岛、翟永明、欧阳江河荣获 2015两岸诗会桂冠诗人奖。海峡两岸关系协会顾问陈云林,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前董事长江丙坤,中共海南省委副书记李军,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许 俊,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会长郭山辉为五位诗人颁奖。
最新修订时间:2022-09-21 21:28
目录
概述
2011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