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坝镇,隶属于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地处
南部县东南部,东与
王家镇接壤,南与
河坝镇相依,西与
八尔湖镇相连,北与
石龙镇毗邻,距南部县城29千米,距南充市60千米,区域总面积86.55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东坝镇户籍人口为50012人。
建置沿革
原东坝镇
明嘉靖年间(1522年至1566年),兴集,置崇教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设东坝乡公所。
1950年,设东坝乡。
1984年,由东坝乡改为东坝镇。
1992年,梅家、平桥2乡划归东坝镇。
1994年,梅家、平桥2乡析出。
原梅家乡
1950年,设梅家乡。
1958年,梅家乡改为梅家公社。
1966年,梅家公社更名红光公社。
1992年,划归东坝镇。
1994年,东坝镇析置梅家乡。
原窑场乡
1958年,设窑场乡。
撤并后
2019年10月,撤销
梅家乡和
窑场乡,划归东坝镇管辖。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原东坝镇下辖正街、谯周路2个社区,杨家坝、彭家堰、银家湾、犹家祠、千佛庵等19个行政村;原梅家乡下辖老门垭、双桥、铁家沟、歇马坎等15个行政村;原窑场乡下辖龙楼庙、同家沟、杨家嘴、石庙子、严家桥、王家坝、张家坪、大地坝、渭子溪、金陵坝、沈家坝、熊家坝12个行政村,下设96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东坝镇下辖2个社区、18个行政村:谯周社区、向阳街社区、银家湾村、园坝寺村、继龙庙村、上乘寺村、楼房沟村、打鼓山村、杨家店村、双桥村、碑垭合村、罗家井村、大乘庵村、观音堂村、杨家嘴村、王家坝村、大地坝村、金陵坝村、梅家场村、窑场街村,镇人民政府驻正街102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东坝镇地处
南部县东南部,东与
王家镇接壤,南与
河坝镇相依,西与
八尔湖镇相连,北与
石龙镇毗邻,距南部县城29千米,距南充市60千米,区域总面积86.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东坝镇地形以浅丘陵为主。
气候
东坝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春旱,干旱少雨;夏热,雨量集中;秋短,绵雨显著;冬干,气候温暖;多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354.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
水文
东坝镇境内河道属升钟水库灌溉区;西紫河从安福寺村入境,途经园坝寺、土桥子等8个行政村后,出境流入梅家乡,境内河道长11.5千米。
自然灾害
东坝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大风、暴雨、干旱、洪涝等灾害性天气。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波及境内,震感强烈,房屋被毁坏,没有发生人员伤亡。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原东坝镇总人口有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3万人;原梅家乡总人口有140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375人;原窑场乡总人口有128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96人。
截至2017年末,原东坝镇常住人口为15023人;原梅家乡常住人口为10326人;原窑场乡常住人口为7627人。
截至2018年末,原东坝镇户籍人口为23322人;原梅家乡户籍人口为13726人;原窑场乡户籍人口为12849人。
截至2019年末,东坝镇户籍人口为5001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东坝镇财政总收入30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85.72元。
2016年,东坝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9954万元,财政总收入达68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1228元。
截至2018年末,东坝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82个。
截至2019年末,东坝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97个。
农业
2011年,东坝镇农业总产值6488万元。东坝镇粮食作物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主。2011年,东坝镇生产粮食9439吨,其中小麦2111吨,水稻4453亩。东坝镇主要经济作物为油菜、棉花、花生、绿豆、大豆。2011年,东坝镇生产油菜661吨,棉花84.8吨,花生376吨,大豆69.7吨,绿豆38.4吨。东坝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东坝镇生猪出栏14891头,年末存栏5376头;家禽饲养量56014羽。
2016年,东坝镇农业总产值9980.8万元;新栽速生林3000亩,珍稀苗木1000亩,名优柑桔800亩,培育优质葡萄500亩,年出栏生猪6000头,出栏禽类12万只,建高标准良田5000亩。
商贸
截至2011年末,东坝镇有商业网点125个,职工300人;有城乡集贸市场1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坝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500人,专任教师29人;有小学2所,在校生3500人,专任教师12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有完中1所,在校生3200人,专任教师98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清道光五年(1825年),南部知县奉札劝谕富户捐输,在东坝场设立了义学,由地方老学儒任堂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初等小学堂。
民国十一年(1922年),东坝场乡绅王菼敷于禹王宫创办东坝场联立高等小学,即今东坝镇小学的前身;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改名为南部县第四高级小学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更名为
东坝中心小学,解放后为东坝乡完全小学;1958年9月,为东坝公社完全小学;1985年,为
东坝镇小学;2006年,与东坝镇中学合并为东坝镇九年一贯制学校;2017年,停办初中教育,更名为
东坝镇小学。
2018年12月,超越小学位于杨家坝的新校区开始运营。
1958年4月中旬,东坝区东坝乡农业中学成立,属于民办的半耕半读的农业职业学校,由东坝乡(公社)党委和政府直接领导,规定学生3年毕业,学历与公办初中同等,1958年上期占东坝完小一间教室上课,下期将完小右下侧的王爷庙作教室和宿舍。
1958年9月,东坝区初级中学成立,即今
东坝中学的前身,于赵家坝的赵家祠堂成立,是南充市重点中学。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坝镇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1个;有各类文化专业户30个;有各类图书室27个,藏书12万余册。截至2011年末,东坝镇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508户,入户率88%。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东坝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个,门诊部(所)8个;专业卫生人员88人,其中执业医师30人,执业助理医师45人,注册护士13人。2011年,东坝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6.03万人次。
社会保障
2011年,东坝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11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02人;供养农村五保267人;农村医疗救助2400人次,支出200万元;年末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80%。
扶贫工作
截至2016年,东坝镇共有贫困户410户,贫困群众1306人。截至2018年,东坝镇建成东、西两个脱贫奔康产业园。
邮政事业
截至2011年末,东坝镇有邮政局1处,便民服务代办点19处。
城镇建设
建国初,东坝镇有街道两条,东端呈平行状延伸至西端衔接,正街为东坝镇最古老的街道。建国后30年中无多大发展。1982年至1990年,砖木结构楼房和钢混结构多层高楼日渐增多。1990年,东坝镇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截至2018年,东坝镇已命名的街道有16条,建成区面积达到2.6平方千米。
交通
东坝镇有巴南高速公路、兰渝铁路过境;潆盘公路横穿其境,东马公路、东梅公路、东大公路在该地交汇。东坝镇实现了村村通公路。
历史文化
东坝镇因镇政府驻东坝场而得名。东坝镇原有东西二坝,老场原建于西坝,后因兵乱失火被毁,移建于东坝,故名东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