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亚丽(1967年- ),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人物简介
丛亚丽,女,1967年出生,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
研究方向
医学伦理学,公共卫生伦理学,受试者保护体系建设,医师职业精神
人物经历
1985-- 1989, 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系生物学专业攻读学士学位
1989-- 1992,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自然辩证法专业攻读硕士学位
1992-- 1995,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
2001.3-- 2001.7,
芝加哥大学临床伦理中心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9.11--2010.2,
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卫生研究所/Medicine IRB 做高级访问学者
1995年起,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学教研室工作
主讲课程
[1]医学伦理学.八年制;
[2]生命伦理学.本科生;
[3]公共卫生伦理学.本科生;
[4] 医师职业精神与患者安全.本科生;
[5] 生命伦理学文献选读.专业研究生;
[6]科研诚信.研究生(选修)。
任职信息
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伦理学教研室教授,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副院长。
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生物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
北京大学医学部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
出版图书
获奖情况
1998年和2000年获得
北京大学医学部青年教师教学优秀三等奖和优秀奖
1998年12月的SSCI论文于1999年获
北京医科大学论文奖
2002年12月参加第三届北京大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获优秀奖
作为《
珍惜生命权利》副主编,参加《解读生命丛书》的编写。获2003年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第九届优秀作品奖”、第六届国家图书奖、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北京市最佳科普图书奖。
2013年北京大学医学部优秀人才奖励计划三等奖
课题项目
2015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般项目)“我国健康相关大数据的伦理法律研究”(编号:15ZXB008),2015-2016年6月,项目负责人;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项目)“重症群体治疗中的额医疗伦理学研究”(项目标号:13BSH069),2013.7--2015.12,分课题负责人;
卫计委/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医院发展研究院(项目编号:SJYF2014XD005A)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师职业精神与医院文化建设,2013年1月-2014年12月,项目负责人;
北京大学密歇根联合研究所伦理委员会能力建设,2012年1月—2017年12月,项目负责人;
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项目,2008年8月—2017年12月,项目负责人;
北京大学“医学高技术中前沿领域的伦理与法律问题研究”,2010年1月—2011年12月,课题负责人;
NIH “加强伦理委员会能力建设”课题,2010年10月—2011年10月,CO-PI;
教育部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医学伦理/生命伦理),2009年10月,项目负责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完善中国的生命伦理学”(课题批准号:02CZX009)2003年—2004年6月,项目负责人;
2011年1月—2012年12月,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资助的“医师利益冲突”课题负责人。
2009年12月—2010年11月,Wellcome Trust资助的“伦理审查管理体制建设”研讨会负责人。
2008年8月—2011年9月,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究项目负责人。
2006年9月—2008年8月,公共卫生伦理培训框架计划主要参加者。
2006年10月—2009年9月,作为中欧合作项目BIONET(欧盟第六框架计划课题)中方的课题负责人leading partner。
2006年,作为主要参加者,申请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公共卫生卫生研究伦理课程设置和发展项目课题(“International Public Health Research Ethics Educat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Award”) 。
2002年6月—2006年6月,CMB
生命伦理学能力培养项目,主要参加者。
学术成果
发表文章
英文
[1].Yali Cong, RCR Training in Peking University Health Science Center, in Nicholas Steneck, Melissa Anderson, Sabine Kleinert, etc, editors, Integrity in the Global Research Arena,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2015. P213-218
[2].From global bioethics to ethical governance of biomedic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s,Ayo Wahlberg,*, Christoph Rehmann-Sutter b, Margaret Sleeboom-Faulkner c, Guangxiu Lu d, Ole D?ring e, Yali Cong f, Alicja Laska-Formejster g, Jing He d,,Haidan Chen h, Herbert Gottweis i, Nikolas Rose jSocial Science & Medicine,98 (2013) 293-300。Available online 3 April 2013
[3].Haihong Zhang and Yali Cong,China: Bioethics Development,in H.A.M.J. ten Have, B. Gordijn (eds.), Handbook of Global Bioethics, 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Dordrecht 2014, P.993-1009
1. Vilhjalmur Arnason, Hongwen Li and Yali Cong, Informed Consent, The SAGE Handbook of Health Care Ethics, 2011,106-116
2. Yali Cong,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for 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in China, IAB News, The Newsletter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 June 2010,22
3. Hongwen Li & Yali Cong, The Development and Perspectives of Chinese Bioethics, Journal International De Bioéthiqu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ioethics), 2008, Vol. 19(4): P21-32
4. Jiaqi Xu, Benfu Li, Qiang Ma, Heidi Liu and Yali Cong, Human Subjects Protections in Clinical Trials in China: A Focus on the Institute Lev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Medicine, 2006, Vol.20(6) (corresponding author)
5. Yali Cong and Linying Hu, “case study, the VIP Floors”, Hastings Center Report, January-February 2005, Vol. 35(1):16-17(SSCI论文)
6. Yali Cong, “Doctor-Family-Patient Relationship: the Chinese Paradigm of Informed Consent”, J.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2004, Vol.29(2):149-178(SSCI论文)
7. Yali Cong, Development of Research Ethics in China, Turkey Klinikleri Journal of Medical Ethics, Law and History, November 2004, Vol. 12: 253-255
8. Yali Cong, Consideration of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in China from the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Asian Bioethics in the 21st Century, edited by Song Sang-yong, Koo Young-Mo and Darryl R.J. Macer, Eubios Ethics Institute, 2003,251-254
9. Yali Cong, “Bioethics in China”, in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s in Bioethics,Edited by John F. Peppin and Mark J. Cherry, Swets & Zeitlinger Publishers, 2003, 239-260
10. Yali Cong, “The Current Condition of Community Medical Service and its Ethical Prospects in China”, in Social Aspects of Health Service Reform – Experience of Poland and China, edited by Dr hab. Danuta Walczak-Duraj, Wydawca OMEGA-PRAKSIS(波兰), 1999, 273-278
11. Yali Cong, Ethical Challenges in Critical Care Medicine: A Chinese Perspective,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1998,Vol.23 (6): 581-600 (SSCI论文)
中文
[1] 魏依侬,丛亚丽,当代美国医疗行业对医师执业精神的维护及其问题,医学与哲学,2017,38卷,8A,32-35;
[2] 赵励彦,丛亚丽,宋艳双,写给研究者的“伦理委员会”,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卷,1,29-33,44;
[3] 黄媛媛,魏智民,丛亚丽,恶性肿瘤最佳治疗决策的实证调查与伦理探讨,医学与哲学,2017,38卷,3B,95-97;
[4] 黄媛媛,丛亚丽,对家属参与恶性肿瘤治疗决策合理性的伦理反思,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卷,3,315-318;
[5] 黄媛媛,丛亚丽,抗生素滥用的全球卫生伦理反思,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卷,4,412-416;
[6] 高峰,黄媛媛,魏智民,丛亚丽,“共同决策”模式初探--以恶性肿瘤治疗为例,医学与哲学,2017,38卷,4B,1-4;
[7] 丛亚丽,医患关系再思考,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卷6期,666-669;
[8] 丛亚丽,胡林英,张海洪,人群流行病学研究的伦理审查,医学与哲学,2017,38卷,7A,6-10;
[9] 刘辉,丛亚丽,临床医学大数据的伦理问题初探,医学与哲学,2016,37卷,10A,32-36;
[10] 丛亚丽,杨柳,陈红敬,医师职业精神与医院文化,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Vol. 32, No.10, 785-786;
[11] 丛亚丽,公共卫生伦理核心价值探讨,医学与哲学,2015,36(10A):1-5;
[12] 丛亚丽,唐健,医学人文教育如何走向“靶向治疗”,医学与哲学,2015,36(5A):98-99;
[13] 唐健、丛亚丽,GSK事件全景审视,中国医院院长,2014年11月下第22期(总第237期): 86-87;
[14] 张海洪,丛亚丽,沈如群,伦理委员会持续审查制度探讨,医学与哲学,2014,35(7A):30-33;
[15] 唐健,丛亚丽,医疗场所暴力:国际共识、研究进展与治理策略,中华医学杂志,2014年5月13日第94卷第18期,P1361-1364(通信作者);
[16] 丛亚丽,以药养医该彻底结束了,医学与哲学,2013,34(12A):51-52(核心期刊);
[17]唐健,丛亚丽,从重建信任与秩序开始,医学与哲学,2013,34(12A):91-92(核心期刊);
[18] 丛亚丽,医患冲突从个体蔓延至群体,中国卫生,2013,11期,P67;
[19] 丛亚丽,熬出来的不平等,中国卫生,2013,7期,P108—109;
[20] 丛亚丽,医师职业精神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中华医学杂志,2013,3月12日,第93卷第10期,P721-723 (核心期刊);
[21] 丛亚丽,医师职业精神的发展和推动,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12年28卷,第10期;
[22] 丛亚丽,浅谈生物医学科研诚信及其教育2012年,科学与社会; 第2卷第4期。2012年12月,P1-7(核心期刊);
[23] 沈如群,John Falletta, 丛亚丽,张海洪,美国受试者保护体系及其启示——以杜克大学为例,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3年第26卷第1期,P14-18 (核心期刊)第三作者;
[24] 丛亚丽,2011年PRIM&R科研伦理前沿研讨会简讯 ,医学与哲学,2012,33( 8A);
[25] 尹秀云,丛亚丽,第11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综述,医学与哲学2012,33(9A):77-78;
1、丛亚丽,全面统筹,科学发展—完善神木医改的几点建议,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3),310-312
2、丛亚丽,临床研究受试者的保护中美比较刍议——从伦理审查委员会的视角,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 42(6): 625-628
3、丛亚丽,医学伦理学田园漫步十五载心路历程,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31(11):14-15,58
4、丛亚丽,外科医师的利益冲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8,28(1):3-4
5、丛亚丽,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看有关胚胎的伦理问题(二),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5)
6、丛亚丽,如何从医学伦理学角度看胚胎和人兽胚胎(一),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4)
7、丛亚丽,公共卫生伦理框架初探, 中国医学人文评论第二卷,2008,54-59
8、丛亚丽,案例教学与医学伦理学教育,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28-29
9、丛亚丽,医学伦理学教育评论,中国医学人文评论第一卷,2007,82-92
10、胡林英,丛亚丽,医学专业精神的初步研究,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7,28(3):10-13
11、丛亚丽,生物医学科研伦理可持续发展之研究,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5):1-5
12、丛亚丽,评说《
医学伦理学辞典》,医学与哲学,2004,25(5):63-64
14、丛亚丽,学以致用——中德医学伦理学教学培训班体会,医学与哲学,2003,24(2):62-64
15、丛亚丽,赫尔辛基宣言纵横谈,中外医学哲学(美国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2002,4(2)
16、丛亚丽,北京大学和芝加哥大学医学伦理学教育机制比较研究,中外医学哲学(美国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2002,4(1):149-166
17、丛亚丽,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1, 22(9): 62-64
18、丛亚丽,案例分析:家属可否献血救人,医学与哲学,2001,22(6):58-59, 64
19、丛亚丽,器官移植的伦理问题,哲学动态,2000(8):11-13
20、丛亚丽,范瑞平,导言:病人自主与医疗行善,中外医学哲学(荷兰Swets & Zeitlinger Publishers),1999,2(2):1-10
21、丛亚丽,医学伦理学1998年综述,医学与哲学,1999,20(3):33-37
22、丛亚丽,危重病人的权利,医学与哲学,1999,20(2):8-11
23、丛亚丽,也和常俊等同学谈谈,中国医学伦理学,1999(2),22-23
中文教材
主编:护理伦理学,本科教材,2002年,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丛亚丽(执行主编),中国医学人文评论,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年
[2].丛亚丽(主编),2013-2014医患关系蓝皮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5年
[3].王岳 丛亚丽(主编),2015-2016医患关系蓝皮书,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7年
科普活动
2023年6月17日晚八点,“
高山科学经典”第62期,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
王月丹,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教授丛亚丽,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陈琦,一起导读《
实验医学研究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