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且(拼音:qiě、jū)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和商代金文,其古字形一般认为像神主牌位。“且”字后被借用为虚词,主要是作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也可连接两个分句或两个小层次,表示意思的进一层。还可以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或者、还是”。其次是作副词,主要有两个意义,一是相当于“将要”;二是相当于“姑且、暂且”。
文字源流
“且”字在甲骨文中写成图1-3,金文写作图4-8,学界对于这个字形的解说尚无一致意见。可以确定的是,“且”和“”在早期文字中是同一个字。比如甲骨文中的“且甲、且乙、且丙”,分别读作“祖甲、祖乙、祖丙”,它们是商代先王的名字。后来,表示祖先意义的这个“且”字被加上了“示”旁,成了“祖”。“且”和“祖”在“祖先”这个意义上是古今字。西周金文中已有在“且”旁加“”作“祖”的字形。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人对为什么要以“且”的形象来记“祖”,这个词已不能理解,所以在“且”旁加“示”(鬼神的象征物、依附物)作义符。有了“祖”字后,“且”就不再当“祖”用,而主要作虚词用,一是作副词,一是作连词。读音也变成了qiě。
关于“且”字,有一种比较流行的说法是象形男性生殖器。这种说法的源头应当是学者郭沫若。他在《释祖妣》中解释说“生殖神之崇拜,其事几与人类而俱来”,因此,古人崇拜祖先主要崇拜的是祖先的生殖功能,于是就用像男性生殖器的且来表示祖先。郭沫若的解释只是一种推测。古人是否有生殖崇拜并因此以生殖器形象代表祖先不可确证,但古人认为祖先有神力、敬畏祖先并因而经常祭祀祖先却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从女娲抟土造人、简狄吞吃鸟蛋而有孕生商人祖先契、姜嫄踩到巨人脚印而有孕生周人始祖后稷这样的神话传说中,也可看出古人虽然知道受胎的某些生理条件,但仍然认为生育是因为一种神秘力量,是因为人的生理以外的来自天神的神秘因素。如果说有生殖崇拜的话,那么在远古人们心目中对生殖的崇拜也仅限于对于造成生育的不可捉摸的神力的崇拜,而不是崇拜人的生理功能。
祖先在先民心目中是神,要经常祭祀,祭祀时只好拿一种东西来代表祖先。古文字学家罗振玉先生认为,甲骨文的“且”是神主(祖先的牌位)的象形。上古时的“牌位”,除了木牌,也有将几块石头垒砌起来祭拜的,“且”字的三层,也像石块垒砌的之状。中国的辽河流域还有青铜时代留下的石棚遗迹,这种巨石集墓葬、祭台功能于一体,其形态也与“且”的甲骨文相似。
林义光的《文源》认为,“且”字“即俎之古文……从二肉在俎上,肉不当在足间,则二横者俎上之横,非足间之横也。”白川静在《常用字解》中也认为“且”字“为“象形,案板(菜墩子)之形。”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释义
说文解字
【卷十四】【且部】子余切(jū),又千也切(qiě)
薦也。从几,足有二横,一其下地也。凡且之屬皆从且。
𠀃,古文㠯爲且,又㠯爲几字。
说文解字注
“所㠯薦也”注:所㠯二字今補。薦當作“荐”,今不改者,存其舊以示人推究也。薦訓獸所食艸,荐訓薦席。薦席謂艸席也,艸席可爲藉謂之荐。故凡言藉當曰荐,而經傳薦、荐不分,凡藉義皆多用薦,實非許意。且,古音俎,所以承藉進物者。引申之,凡有藉之䛐皆曰且。凡語助云且者,必其義有二,有藉而加之也。云嫴且、苟且者,謂僅有藉而無所加,粗略之䛐也。凡經注言“且字”者十有一,《鄉飲酒禮》注:“同姓則以伯仲别之,又同,則以且字别之。”言同姓之中,有伯仲同者,則呼某甫也。《少牢饋食禮》注:“伯某之某,且字也。”《士喪禮》“父某甫”注云:“某甫,且字也。若言山甫、孔甫。”《士虞禮》“適爾皇祖某甫”注云:“某甫,且字也。若言尼甫。”又《曲禮》“有天王某甫”注云:“某甫,且字也。”《檀弓》“烏呼哀哉,尼甫”注云:“因且字以爲之謚。”《襍記》“陽童某甫”注云:“某甫,且字也。”《坊記》“《魯春秋》猶去夫人之姓曰吳,其死曰孟子卒”注云:“孟子之子,盖其且字。”又《公羊傳·宣十五年》“王札子殺召伯、毛伯”注云:“札者,冠且字也。”桓四年,“天王使宰渠伯糾來聘”注云:“宰渠伯糾,天子下大夫,繫官氏且字。”定四年,“劉卷卒”注云:“劉卷氏采,不名且字。”古言表德之字,謂之且字,往往可證者如是。盖古二十而冠,衹云某甫,五十而后以伯仲,某甫者,所以藉伯仲也。故鄭注《禮》之某甫如是。何注《春秋》之札、卷、糾皆爲且字,與鄭無不合。作正義者多不能憭,致轉寫多譌,而其不譌者,固可攷而知也。經注之且字,非許書則不憭矣。若《周頌》傳曰:“萋且,敬慎皃。且,此也。”則毛公傳於故訓者也。
“从几。足有二横。一,其下地也”注:横音光,即桄字。今俗語讀光去聲是也。合鄭《閟宫》箋、《明堂位》注言之,有虞氏断木爲四足而已,夏后氏中足爲横距之象,周人足间有横,横下有跗,似乎堂后有房,故云大房。按,跗,許作柎,闌足也。闌足者,週圍之足空其底之下也。造字之時,象其直者四,横者二,置於地,故以一象地。子余切,又千也切。古音嫥在五部。
“𠀃,古文㠯爲且,又㠯爲几字”注:上“㠯爲”二字衍文也。古文且字,無二横者。鄭注《明堂位》曰“有虞氏以梡断木爲四足而已,夏后氏始中足爲横距”是也。又“以爲几字”者,古文叚借之法,几亦箸於地,故几且同字。古文字少。此字大徐本挩去,从小徐本補入。
广韵
子魚切,平魚精 ‖ 且聲魚部(jū)
且,語辝也。《説文》:“薦也。”子魚切。又七也切。四。
七也切,上馬清 ‖ 且聲魚部(qiě)
且,語辝。七也切。又子余切。一。
康熙字典
【子集上】【一部】 且;康熙筆画:5;部外筆画:4
古文:𠀇、𠀃
《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并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
又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
又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
又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
又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
又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
又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
又姓。宋且謹修,明且简。俗誤讀苴。
又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又《集韻》《韻會》《正韻》并子余切。音疽。《說文》:薦也。
又同趄。行不進也。《易·夬卦》:其行次且。別作趦趄。
又多貌。《詩·大雅》:籩豆有且。
又蝍蛆亦曰即且。《史記·龜筴傳》:騰蛇之神,而殆於即且。
又《爾雅·釋天》:六月爲且。郭註:闕詁。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熱,故曰焦。
又巴且,見司馬相如賦。《史記》作猼且,即巴焦。
又語餘聲。《詩·鄭風》:士曰既且。朱傳:音疽。語辭,與乃見狂且,其樂只且,匪我思且,椒聊且,曰父母且,諸且字皆語餘聲。
又《集韻》《韻會》《正韻》并叢租切。與徂同,往也。
又《韻會》七序切。徐去聲。恭敬貌。《詩·周頌》:有萋有且。
《正字通》:《説文》且从几,足有二横。一,地也。象藉於地形。音阻。阻詛諧且爲聲,餘義皆假借。孫愐譌用子余切。《韻會》馬韻且引《說文》義同俎,譌轉魚韻,爲孫切所蔽,音同疽,音義相矛盾。又俎本作且,且字借義既廣,故別加半肉作俎以別之。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框中两短横楷体都不与右侧竖笔相接。“ㄇ”居竖中线部位。中间两短横分写横中线上下。末笔长横与竖笔下端相接,形成宽底。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
参考资料
.汉典.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3 13:22
目录
概述
文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