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圣寺
云南省大理市寺庙
崇圣寺,东对洱海,西靠苍山,位于云南省大理古城北约一公里处,点苍山麓,洱海之滨。历史上有9位大理皇帝在崇圣寺出家,在金庸武侠小说《天龙八部》中称为“天龙寺”。
历史沿革
崇圣寺的建于南诏时期,具体建造情况说法不一,《蒙段诸异僧》记载:“原崇圣寺初建于诏初,为诏王阁罗风与吐蕃国师赞错证盟处,为吐蕃使臣驻地。”大理国内史《大理国僧分五类》载:“蒙氏崇道敬佛,而于城西建八大寺、四道观。其中最壮观为崇圣寺,国师居寺中”。到了南诏劝丰祐时,重用海寿大法师,法师献策:“以南诏为佛国,重修崇圣寺为护国大崇圣寺”。另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白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当时崇圣寺与主塔建造时,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祐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经南诏之后的大理国,佛教较南诏更为发展,有“佛国”“妙香国”之称。崇圣寺建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崇圣寺所崇之“圣”为观音,当时,大理地区对观音崇拜极为胜行。大理国二十二代皇帝中,曾有九位到崇圣寺出家为僧。公元1056年,缅甸国王曾两次来崇圣寺迎佛牙,大理皇帝段思廉在寺中以玉佛相赠。
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埒(相等)”。
明正德九年(公元1514年)五月六日,大理发生强烈地震,崇圣寺遭受严重破坏,“塔裂三尺许”,史籍载“城郭人庐尽圮,中塔折裂如破竹,旬日复合,宛然无璺”。除雨铜观音殿尚存外,其余殿堂楼房尽毁,贵重文物丧失殆尽。李元阳重修,并写《崇圣寺重器可宝者记》,文云:“寺中重器有五:一曰三塔,二曰鸿钟,三曰雨铜观音,四曰证道歌佛都匾,五曰三圣金像。”其中的苍山胜概楼大型建筑于明代《云南通》载:苍山胜概楼,在府城西北三里崇圣寺,创自唐贞观年间,上悬鸿锺,唐咸通间铸。至徐霞客到大理时,崇圣寺前仍有“三塔鼎立,……诺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
崇圣寺的在清咸丰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20世纪80年代以来连续进行了崇圣寺的恢复重复。1997年重修钟楼,重铸了“建极大钟”。以后又修建了“聚影池”、重建了“雨铜观音殿”等。
为了改变有塔无寺的状况,大理文化局于2004年斥资1.82亿元人民币重建了崇圣寺,重建工程以保护三塔为核心,在保持已建成的钟楼、雨铜观音殿、前导区环境格局的基础上,建筑群落按主次三轴线、八台九进十一层布局,主要建筑有金翅鸟广场、山门、护法殿、弥勒殿、十一面观音殿、大雄宝殿、阿嵯耶观音阁、望海楼、罗汉堂、祖师殿、千佛廊等;各殿堂佛像以《张胜温画卷》(又称《大理国梵像卷》)及明代梨广修所塑的筇竹寺“五百罗汉像”和三塔中发现的文物为蓝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禅宗密宗兼容并蓄的特色布局浇铸,617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铜浇铸而成,其中599尊(件)贴金彩绘。整个仿古建筑群落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0080平方米,属于汉传佛教寺院。2005年4月22日,崇圣寺重建工程全部竣工。
主要景点
寺前景点
崇圣寺三塔,由这一大二小组成。大塔叫千寻塔
千寻塔与南北两个小塔的距离都是70米,呈三足鼎立。千寻塔现存高度是69.13米,底宽9.9米,为方形密檐式空心砖塔,一共有16级,是中国现存座塔最高者之一,与西安大雁塔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造型上也与西安小雁塔相似,为唐代的典型塔式之一。塔身内壁垂直贯通上下,设有木质楼梯。
大鹏金翅鸟广场
在崇圣寺大门正前方的大鹏金翅鸟广场上,铸有高6.9米的双面大鹏金翅鸟雕像。它是以三塔出土文物金翅鸟为蓝本创作而成。原件高18.5厘米,净重125克,此尊雕像经过复制放大而成。大鹏金翅鸟栖息在一朵盛开的莲花上,昂首引颈,头顶饰羽冠,头及尾羽屈起作火焰状,尾羽镶水晶珠5颗。广场上防件亦在双翅上嵌有仿制水晶珠,整件雕像为铜铸贴金。
南诏建极大钟
南诏建极大钟铸于公元871年,南诏建极十二年,故名南诏建极大钟。据徐霞客《滇游日记》记载:“钟极大,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为崇圣寺五大重器之一,与三塔同为镇寺之宝,毁于清咸丰、同治年间(公元1856年—1872年)的战乱。
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重建南诏建极大钟钟楼、重铸建极大钟。由北京古钟博物馆据历史资料设计,南京晨光机器厂铸造。重铸的建极大钟钟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饰六幅波罗密图案,下层饰六幅天王像,高3.86米,直径2.138米,重16.295吨,重铸的南诏建大钟为中国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所铸的第四大钟,云南省第一大钟。
雨铜观音殿
《南诏野史》云:崇圣寺的雨铜观音像铸成于唐昭宗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即南诏最后一个王舜化贞时期,为“立像,铜铸而成,高三丈。”是一尊鎏金观音像,头著宝冠,细腰跣足,左臂下垂执甘露瓶,右臂上举,袒胸下裹薄裙。雨铜观音殿前廊有大钟,天井南北各有一尊小塔,大殿的漏阁中供地母神,大殿对面还塑韦陀菩萨。清咸丰年间,雨铜观音殿毁于大火,铜像之两手及衣角亦有损坏。直至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时任大理提督的蔡标,方将其损坏部分修复。然而,原有的雨铜观音由乌铜铸成,后来补铸上的部分由青铜铸成,其光泽和质量就不如原有所铸。20世纪50年代初,雨铜观音殿尚有法号为超尘、超俗的两位和尚守护。及至文化大革命时期,被作为“破四旧”的对象砸碎回炉。
1999年雨铜观音殿在原先的旧址上扩大重建,殿高29.99米,占地面积8100平方米,建筑面积4384平方米。殿内居中的2.2米高的汉白玉须弥座上,有1.8米的贴金铜铸莲花座,莲花座上站立有8.6米高铜铸贴金的雨铜观音。重铸的雨铜观音根据清末遗存照片精心复制,重11吨。慈祥、善良的女性的脸,结实挺拔的男性身材,是南诏中、晚期大理地区男性观音向女性观音过渡时期的造像。
寺内景点
石雕
崇圣寺以福建省的细白麻石、莆田青草石和汉白玉大理石为主要材料,在寺内雕刻了众多石雕艺术作品。其中山门前的龙池是以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对“天龙寺”的描写为素材,以在原址挖出的一块高5米、宽4.5米的大青石的自然形状为基础,雕刻成了一个高4.5米、宽4.2米的巨型龙头。龙头下建成宽7米、半径3.7米、深0.6米的水池。阿嵯耶观音阁前的九龙浴太子喷泉以九龙浴太子传说为题材,将九龙和太子以石雕形式雕刻成一组景观,并采用石雕和高科技喷泉结合,体现浴佛的真实效果。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为仿北京故宫太和殿,清代重檐九开间,有三层台基,殿面阔51.7米,高26米。《张胜温画卷》被雕刻成高1.8米,长117米的木雕长卷,安装于大雄宝殿内墙四壁的高2.03米,长119米的巨型佛龛内。而将“佛本身故事”(如来佛祖从诞生、出家、成佛、创立佛教、广传弟子、普及佛教、敬为佛祖、圆寂的故事)绘成18幅图案,雕刻成大雄宝殿的十八扇格子门。大雄宝殿,是崇圣寺等级最高,处于寺院中心位置的建筑。
药师殿:在药师殿供奉着一尊高1.6米的坐姿药师佛像。药师佛是梵文音译,全称是“药师琉璃光如来”,亦名“医王善逝”,“大医王佛”。
护法殿:为仿明代单檐庑殿顶五开间,采用庄严的金龙金凤和玺彩,中间供有高5.7米的大黑天神,两旁供有高5米的四大护法天王。
弥勒殿:为仿宋代单檐七开间庑殿顶建筑、采用庄严典雅的和玺彩。中前供弥勒佛,背后供韦驮像,两边列天龙八部。
十一面观音殿:为仿明代重檐五开间建筑,内供9米高的十一面观音像及观音八化身(立、坐像,高4米)。
阿嵯耶观音阁:为四周环林的仿唐代高台三重檐楼阁,中间供12米的阿嵯耶观音像。
山海大观石牌坊:白族特色牌坊,上书苍劲有力的“山海大观”几个大字。
望海楼:又称藏经阁,为三重檐明清式楼阁。藏经阁是崇圣寺的最后一幢重要建筑,是收藏佛教大藏经及其它佛教典籍、法器的场所。
罗汉堂:罗汉堂内供五百罗汉与二个明王,五百罗汉像平均高1.8米,为铜铸贴金。
转经筒:体现了藏传佛教的思想,经筒上刻有经文。
金刚杵:俗名降魔杵,原系印度的一种兵器,后来成为密宗的—种法器,常为金刚力士护法所持。而三塔所出土金刚杵,均为阿吒力僧诵经时手持之物。崇圣寺5件金刚杵,最大的1件,高6米,直径1米。
财神殿:殿内供奉有高4米,骑于虎上的金甲财神像。
高僧殿:高僧殿里铸有9位大理国出家为僧的皇帝,像高4米。
祖师殿:殿中有达摩慧可僧灿道信弘忍慧能禅宗六祖,禅宗六祖都为坐像,通高6米,不贴金。
出家传说
关于大理国皇帝逊位为僧,有十人之说,也有九人之说。至于出家原因,一则与南诏大理国实行的政教合一统治有关,二则有四因:
第一、在争权中失败,被废为僧。(如段思英
第二、政权不稳而为之。(如段正严
第三、高氏专权人心向背,被迫下台。(如段寿辉段正明
第四、惯例所致,新国王即位后,原国王退位让贤,出家为僧,以安定人心。
九位大理国出家为僧的国王分别为:段思英:大理第二世国王;段素隆:大理第八世国王;段素贞:大理第九世国王;段思廉:大理第十一世国王;段寿辉:大理第十三世国王;段正明:大理第十四世国王;段正淳:大理第十五世国王,也是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之父;段正严:大理第十六世国王,也是金庸《天龙八部》中段誉;段正兴:大理第十七世国王。
艺术特色
建筑主体钢混结构为主,斗拱门窗及细部装饰全用上好红椿木精雕细刻,中轴线建筑采用最高规格的金龙金凤荷喜彩,两次轴线建筑采用庄重典雅的玄紫彩,廊阁内院采用活泼诙谐的苏式彩。
崇圣寺佛像以《宋时大理国画工张胜温画倦梵像》等为蓝本按大理多元文化、佛教禅宗密宗兼容的特色布局雕塑五百九十八尊件佛像法器,均用青铜烧铸而成,除禅宗元祖和九位出国为僧的皇帝系凡人不贴金外,其馀五百七十四尊都贴金彩绘,建筑群落采用细白麻石和青草石进行墙地面铺贴和台阶踏步的支砌,柱础佛台均用大理石汉白玉,整个群落石料整齐划一恢弘大气,体现大理石文化特色。
佛事活动
2006年7月9日至14日,大理崇圣寺开光大典系列文化活动在大理崇圣寺举行,活动的主要内容为7月9日迎请阿嵯耶观音回家。7月11日贯彻首届世界佛教论坛共识座谈会。7月12日大理崇圣寺开光大典系列活动剪彩仪式;高僧大德合影留念;大理崇圣寺开光大典;崇圣寺佛教研究院揭牌仪式;高僧大德同植菩提树活动;佛教文物展剪彩仪式;佛光普照焰火晚会。7月13日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释崇化荣膺方丈升座庆典;文物装藏仪式;书画家笔会。7月14日祈祷世界和平、祖国统一、民族团结、风调雨顺——观音祈福法会;各国高僧签名祈愿并敬装入千寻塔活动。
2007年1月29日,为落实国家宗教局叶小文局长关于缔结中日友好寺院的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中日佛教界的相互了解,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2007年1月29日至2月5日期间,组成了大理崇圣寺佛教文化访日代表团赴日考察访问。通过对日本寺院的参观和考察,加深了解和友谊,加强了大理崇圣寺与日本日中临黄友好交流协会的交流和沟通,为缔结友好寺院提供依据。
2007年4月16日,“首届大理佛教文化研讨会”在大理崇圣寺成功举办。会议邀请全国著名的佛教文化研究专家、学者、大德高僧40余位参会,研讨会以“和谐、共荣、进步”为主题,以大理佛教文化与社会和谐、大理佛教的传承与发展、大理崇圣寺的历史沿革为主脉展开研讨。出版了研讨会论文集《崇圣寺》(创刊号)。
2007年10月7日至11月2日,根据中国佛教协会《关于同意大理崇圣寺暨九莲寺传授三坛大戒的批复》,由云南省佛教协会主办,崇圣寺、宾川鸡足山九莲寺承办的“云南省佛教协会首届‘传授二部僧戒’法会”举办。本次传戒活动是云南省自解放以来的首次二部僧戒,规格高,规模大。
2008年5月29日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0万元,并为震区灾民举行为期一周的消灾祈福法会。
2010年3月4日,由大理州佛教协会主办、大理崇圣寺承办的抗旱赈灾祈福法会在大理崇圣寺举行,来自大理州各县市各大寺院的高僧大德、法师、居士近300人诵经祈福,祈愿风调雨顺,人民安乐。为体现佛教慈悲济世精神,法会进行了募捐仪式,共收到126504.1元善款,将作为专款投入抗旱救灾工作。
2012年11月19日,崇圣寺举行首次传授居士菩萨戒法会。来自全省各地的650多名新戒弟子齐聚大理崇圣寺,参加为期一个星期的受戒仪式。法会最后,在三师七证的印证下,众居士菩萨登千花台,圆满菩萨戒,领受戒体。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地震后,大理崇圣寺僧团及护法居士于4月24日为四川雅安地震灾区同胞做为期7天的诵经祈福超荐法会,祈愿雅安罹难者往生净土。
2013年10月11日至18日,崇圣寺举行了第一届的“众姓万缘水陆法会”。此届法会共设七个坛口,大坛设在大雄宝殿。整个寺院各殿堂分别设有:“诸经坛”、“法华坛”、“净土坛”、“华严坛”、“楞严坛”,内坛和外坛的法事布置鲜花供养。各大德、法师如法如律地举行诵经、礼忏、持名、请圣、斋天、放生、施放瑜伽焰口、普佛、说幽冥戒、送圣等法事活动。
2015年10月28日至29日,在大理崇圣寺举办了“2015崇圣论坛”。正式提出“时代特色人间佛教”理论,为缔结“东南亚南亚佛教命运共同体”(CBDSASA)提出《动议书》,引领世界佛教达成共识,这是崇圣论坛在经过五届历程的不断探索后,终于有了实质性突破。
交通信息
公交
大理古城北门乘坐19路在“三塔公园”站下即可。
步行
崇圣寺所在景区离大理古城北门只有1.5公里左右,沿214国道往北走,马路左边即是。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8 15:2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