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
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三伏有初伏中伏末伏之分,它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的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入伏”后,全国多地将会进入持续高温模式。
简要介绍
三伏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三伏天其气候特点是气温高、气压低、湿度大、风速小。“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亦指天气太热,宜伏不宜动之意。三伏的日期是由二十四节气和干支纪日日期相配合来决定的。因为每个庚日之间相隔10天,所以初伏、末伏规定的时间是10天。又因为每年夏至节气后的第3个庚日(初伏)出现的迟早不同,中伏的天数就有长有短。
三伏天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时段。“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造成三伏天湿度高原因是,三伏天吹东南风,而东南方是海洋,空气潮湿,海风的潮湿造成了三伏天湿度大。三伏天”高温、高湿”是我国南北方大部地区的气候特点。北方内陆地区距海洋远,其气候特点是“高温、干燥”。
“三伏”与“三暑”(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暑、大暑、处暑)均代表高温极端天气时间轴和温度轴上的曲线表现基本一致:暑天来,伏天到;伏天消,暑将尽。古人之所以将一年中的极热天称“暑”,同时又找出了一个“伏”与之搭伴,除了文化含义外,另一重要目的是出于养生的考虑。
“三伏”通常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伏”表示阴气受阳气所迫藏伏地下,也是对“三伏天”起居养生的阐释,“伏”是潜伏、藏伏,应尽量减少高温下的活动,规避暑湿之气。
历史渊源
伏日起源和习俗有一个演变过程。据《史记·秦本记》所述,秦德公2年(公元前676)夏季很热,用杀狗来攘解热毒,以免谷库受热出现大量飞虫,并避免人们因天气过热而生病,便把要解毒的酷热日子称为伏日。要杀狗是因当时迷信的说法认为取狗血涂在四门方可阻止鬼物入城。“伏”字是人旁有犬,表示犬能保护人,这是伏天的原意,以后就一直沿用。作为节令的“伏日”专指“初伏”日。秦汉时期盛行“五行生克”说,认为夏日属火,而庚属金,金怕火烧融(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
《清嘉录》对三伏天也有记载:旧俗有夏九九,今已不传。但从夏至日起,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谓之“三伏天”。
中国很久以来就以伏为农时,指导农业生产。如北魏《齐民要术》在谈到种小豆时说:“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初伏断手为中时,中伏断手为下时,中伏以后则晚矣。”中国北方还流行“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的农谚。
伏天日期
日期计算
三伏天,一伏是十天,这是按照天干的十数去计算的(民间一直以“庚日”作为三伏的计算标准。庚日是农历算法中一个月的第7、17、27天)。所以,划分三伏天,就是:夏至之后的第三个天干的庚日,为第一伏的开始天。夏至大都出现在公历每年的6月21日前后一两天之内,比如2024年夏至是6月21日。从夏至日算起,第一个“庚日(庚申日)”是6月25日;第二个“庚日(庚午日)”是7月5日;第三个“庚日(庚辰日)”是7月15日,于是7月15日就成了2024年初伏(也叫头伏)的起始日。7月25日进入二伏;8月14日进入三伏。公历平年一年365天,闰年一年366天,都不是10的整数倍,因此今年某一天是“庚日”,明年就不是“庚日”。由于“庚日”的变化不定,所以每年入伏的日期不尽相同,如2022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6日,2023年的入伏时间是7月11日。
入伏时间
陈三谟《岁序总考全集·一年二十四节气详解》“小暑六月节”条的说法是:“夏有三伏,五月夏至第三庚为初伏,第四庚为中伏,立秋后初庚为末伏。”通俗说就是: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至立秋后第二个庚日前一天止,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俗称“三伏天”。对应现代阳历,三伏天一般从七月中旬开始,到八月下旬结束。
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中伏的长短也不相同,需要查历书计算,简单地可以用“夏至三庚”这4字口诀来表示入伏的日期,即从夏至后第3个“庚”日算起,初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中国古代流行“干支纪日法”,用10个天干与12个地支相配而成的60组不同的名称来记日子,循环使用。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庚日的“庚”字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个天干中的第7个字,庚日每10天重复一次。从夏至开始,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第3个庚日为初伏,第4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1个庚日为末伏。当夏至与立秋之间出现4个庚日时中伏为10天,出现5个庚日则为20天。看来,庚日出现的早晚将影响中伏的长短,所以,出现了有些年份伏天30天,有些年份伏天40天的情况。
从2015年至2024年,中国已连续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
天气特征
三伏天,中国南方和北方有着显著区别。 三伏时段与中国“七下八上”这段时间相对应,即7月下旬和8月上旬,这段时间湿热的夏季风已经推进到中国北方,主雨带也北上到黄淮、华北到东北区域,这些区域夏季暴雨增多,空气湿度大,所以是这些区域一年中高温、高湿和高极端天气风险的时期。而中国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则以“干热天气”为主。例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伏天主要出现在梅雨带北移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的时期。这时天气晴朗、高温、少雨、干燥。
物候特征
在小暑时节里,有一个特别的节点,就是入伏。这时雄鹰开始远离地面,翱翔在清凉的高空中,以躲避蒸烤大地的滚滚热浪。故而在季夏的傍晚,很容易见到鹰击长空的壮观景象。“鹰始鸷”又作“鹰始击”。《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曰:“击,搏击也。应氏曰:杀气未肃,鸷猛之鸟始习于击,迎杀气也。”
古时,人们将大暑分为三候,分别是:“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意为每到大暑时节,由于气温偏高又有雨水,许多枯死的植物潮湿腐化,到了夜晚,经常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寻找食物。另外,土壤高温潮湿,很适宜水稻等喜水作物的生长。
《毛诗》曰:“熠耀宵行”,另一种也,形如米虫,尾亦有火,不言化者,不复原形。土润溽暑,溽,湿也,土之气润,故蒸郁而为湿暑,俗称龌龊热是也。大雨时行,前候湿暑之气蒸郁,今候则大雨时行以退暑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民俗活动
三伏天有各种民俗活动:好施舍的人家,会在门前赠送各种养生疗疾的药物,广结茶友。日常用品有蒲扇、苎巾、麻布、蒲鞋、草席、竹席、竹夫人、藤枕等,沿街挑担售卖这些货物的人络绎不绝。人们还会用纸剪成方形、圆形、六角或八角的灯笼,以及画舫、宝塔、舟车、伞、扇等样式,或者把鸭蛋掏空,壳上贴上用五彩画了鱼儿的彩画,从蛋壳的小孔里放入萤火虫,叫“萤火虫灯”,供小孩子玩耍。澡堂也暂停烧火。
农事活动
“三伏天”也是农事活动较多的时节,庄户人家要顶着酷暑锄草施肥,做好各项田间管理工作,故《汉书》对伏天有“田家作苦”一说。中国很久以来就以伏为农时,指导农业生产。如北魏《齐民要术》在谈到种小豆时说:“夏至后十日种者为上时,初伏断手为中时,中伏断手为下时,中伏以后则晚矣。”中国北方还流行“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种荞麦”的农谚。在南方,恰逢“双抢”(收早稻、种晚稻)时节,是一年中最紧张的时段。农民凌晨两三点就得下水田扯秧扎把,为的是赶在早晨第一缕阳光出来时把秧苗分插,避免正午火辣辣的太阳把秧苗晒枯。黄淮平原的夏玉米一般已拔节孕穗,即将抽雄,是产量形成最关键的时期,要严防“卡脖旱”的危害。
传统农耕年代离不开船,修船一般安排在三伏天里。一是人们在三伏天里的水中翻船洗刷船体不会冻伤身体;二是船体上岸以后干得快,抹了油后防水效果好。
食俗
北京人一年四季都爱吃饺子,在伏天饺子的品种及用馅也多种多样,有水煮饺子、烫面饺子、油煎饺子、锅贴饺子等。锅贴饺子也叫“伏(福)贴”或“贴伏(福)”饺子,“伏”与“福”谐音,有纳福吉祥富贵之意。
二伏天已是暑天最热之时,老北京的主妇们都爱在此时制作简捷又顺口的面条做主食,所以称“二伏面”。伏天吃面条的民俗早在三国时期已有,《魏式春秋》上云:“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关于大热天本来就酷热难耐,还吃让人淌汗的热汤面的原因,南朝时有书论述是:“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因古时人们认为农历五月是恶月,到了六月就应该辟恶,而“以热制热”法一向是中医养生专家提倡的夏暑养生良方。此外,二伏时正值夏收刚结束小麦丰收之际,人们素有“尝鲜儿”的习惯,用新小麦做成汤面吃上两碗,淋漓地出一身大汗,既尝鲜又驱瘟疫邪气。
每年的三伏,都在立秋以后,气候已比中伏凉了一些,主妇们就可站在炉前为家人烙饼了。老北京时街市上到处都有饼铺,以制作千层饼为主,供应平民百姓买食,持家的主妇们一年四季经常要烙制葱花油饼、发面饼、馅合子、脂油渣饼、麻酱糖饼等作为主食。在三伏天时多爱烙脂油饼、大荷叶饼,再煮锅绿豆粥,摊上几个鸡蛋,买点酱猪头肉,拌个蒜茄泥,拌个凉粉或拨鱼,一家合而食之。
在一些地方还有三伏天吃伏羊的文化习惯。例如在安徽萧县,“吃伏羊美食节”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在山东单县,吃伏羊的传统美食文化与节令相融合后更是充满文化味道。据悉,单县羊肉汤的制作工艺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载入《中华名食谱》,享有“天下第一汤”的美誉。在单县,“伏天吃伏羊”的历史可追溯到尧舜时期。传说,某年伏日,单县一带莫名疫情肆虐,民众恐慌。舜帝招募神医,拯救百姓,经百日百药,群防群治,成效不佳。城外一富家却安然无恙,群众费解。舜帝遣人探究,获悉其全家喜好酷暑吃羊肉。众皆效仿,疫情被克。
茶坊用金银花和菊花做成饮品,叫作“双花”。面馆里增添了半汤大面,早市和晚市卖的,有臊子面,把猪肉切成小方块作为浇头,又叫卤子肉面。再配上黄鳝丝,叫作“鳝鸳鸯”。沈钦道《吴门杂咏》诗:“流苏斗帐不通光,绣枕牙筒放息香。红日半窗刚睡起,阿娘浇得鳝鸳鸯。”
相关文化
一伏芝麻二伏粟,三伏天里种绿豆。
三遍耪在三伏天,三个棒子一升尖。
三伏不热有秋旱。
三伏不热,一冬无雪。
三伏对三九:三伏不热,三九不冷。
三伏之中天不热,世上五谷都不结。
三伏挟衣走,三九加衣服。
三伏不尽秋到来。
其它相关
最热原因
夏天最热不是夏至,而是三伏天,其主要原因是地球被浓密的大气层所包裹,太阳光首先加热地面,地面再通过红外辐射、空气对流和水分蒸发把热带给空气。每平方米的地表上面,有大约10吨的空气可以储存大量的热。这就使地表的温度不会太高。到了晚上,这些热量又使地表的温度不致过低。这样,地球上的昼夜温差只有几摄氏度到十几摄氏度。因此,每天的平均温度就不完全取决于从太阳得到多少热量,而是每天得到的热量和散失的热量之间的差,即积累的热量的净变化。
夏至过后的几十天中,虽然太阳的位置较高、日照时间较长,每天接收到的热量还是超过散失的热量,所以温度不断升高。
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另外,夏季雨水多,空气湿度大,水的热容量比干空气要大得多,这也是天气闷热的重要原因。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在副高的控制下,高压内部的下沉气流,使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地面辐射增温,天气就更热。
饮食调理
 “入伏”后空气湿度增大,再加上持续高温,极易发生“中暑”现象。中医把一年分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季节,长夏位于夏末秋初,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气候特征是湿热蒸腾。而湿为阴邪,易伤阳气,长夏养生重防“湿”。中医认为“夏季暑湿,适宜清补”。
在烹调方面,凉拌清炒是夏季最佳吃法,能最大程度地保持蔬菜的营养;再辅以适量的醋、酱、葱、姜、蒜和芥末,可促进食欲和消化外,还抑菌、降脂、调血压西瓜苦瓜冬瓜、黄瓜、丝瓜、番茄等瓜茄类果蔬有利尿补水的作用,是首选祛暑食物。此外,入伏饮食还要注意增加营养,食物以易消化为宜,少吃油腻和辛辣的食物,少饮酒、少抽烟。
此外,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大量流失,使血液中形成胃酸所必需的氯离子储备量减少,从而影响胃液中盐酸的生成,不利于铁和钙的吸收,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补水汤茶饮料是个不错选择。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而茶水可生津提神,减轻疲劳。不过,这些汤茶热着喝才最能起到解暑的功效,因为温热的茶饮能通过舒张汗腺体表温度降低1~2℃,消暑效果远优于冷茶。
防暑常识
酷暑临近,连日来,医院里感冒发烧头疼、胃肠不适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渐增多,有的老人还诱发了心脑血管疾病
夏季防暑小知识:
一、夏天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
二、要多喝白开水,并且要定时饮水,不要等口渴时再喝,口渴后不宜狂饮。应少喝果汁、汽水等饮料,其中含有较多的糖精电解质,喝多了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刺激,影响消化和食欲。
三、不宜过量饮酒。人体在夏季受气温影响极易积蕴湿热,而湿热过盛又是诱发皮肤发生疮痈肿毒的病因,若大量饮白酒,更会助热生湿,无异于火上浇油。
四、饮食不宜过于清淡。夏天人的活动时间长,出汗多,消耗大,应适当多吃鸡、鸭、瘦肉鱼类、蛋类等营养食品,以满足人体代谢需要。夏天的时令蔬菜,如生菜、黄瓜、西红柿等的含水量较高;新鲜水果,如子、杏、西瓜、甜瓜等水分含量为80至90%,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
五、午睡时间不宜过长。午睡时间过长,中枢神经会加深抑制,脑内血流量相对减少会减慢代谢过程,导致醒来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
六、忌受热后“快速冷却”。炎夏,人们外出或劳动归来,喜欢不是开足电扇,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这样会使全身毛孔快速闭合,体内热量反而难以散发,还会因脑部血管迅速收缩而引起大脑供血不足,使人头晕目眩。
七、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
八、不宜佩戴金属首饰。金属装饰品中的某些金属沾上汗水,所接触到的皮肤可能出现微红或瘙痒等症状,容易引发接触性皮炎
九、夏天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时在烈日下行走。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最好涂抹防晒霜
十、生活起居要规律,不经常熬夜,保证充分的睡眠也是预防中暑的有效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扇下。
十一、出门还要随身携带防暑降温药品,如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以防应急之用。
十二、炎热天气要做好冷热环境的过渡,温度骤降可能刺激人体血管收缩,诱发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应避免大汗淋漓时进入空调房。
十三、衣服选棉麻材质,晚睡早起,预防“中暑情绪”。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1 00:18
目录
概述
简要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