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文广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
丁文广,男,回族,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甘肃省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主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主要从事环境社会学、社会发展及公益项目的研究和实践。
教育经历
1963年,丁文广出生在陇东平凉白庙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
1980年,他考入甘肃农业大学。
2001年3月-2005年6月: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环境变化与管理专业,获得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9月-1992年9月:加拿大Simon Fraser University学习“高等翻译”,获得“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翻译协会”和Simon Fraser University颁发的“高等翻译资格证书”
1991年3月-1991年7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加拿大语言中心”进修英语,获得“出国留学资格证书”
1987年9月-1990年6月: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获得农学硕士学位
1980年9月-1984年7月: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获得农学学士学位
任职经历
2003年7月起: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8年1月起: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理事长;
2016年12月起:甘肃省慈善总会副会长;
1997年11月-2003年7月:中国西部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甘肃办公室处长、副主任;
1990年6月-1997年11月:甘肃省畜牧厅项目管理处项目官员、副处长;
1984年7月-1987年9月: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系助教[4]
个人履历
*世界银行社会发展专家
*亚洲开发银行环境管理专家和社会管理专家
*联合国妇女署社会性别专家
*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专家顾问团顾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部同行评审专家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专家
*甘肃省减灾委员会委员及专家
*甘肃省民政厅社会救助专家
2020年5月,被聘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参事。
甘肃省人民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项目管理
1990年7月—1997年11月在甘肃省畜牧厅项目处负责国际合作项目,先后管理中国-澳大利亚草地农业系统合作项目、欧盟-中国乳制品及食品加工行业的技术及商务合作项目、UNDP支持的畜牧学校技术合作项目等;1997年11月—2003年7月,在中国西部扶贫世界银行贷款项目甘肃办公室负责世界银行贷款资助的甘肃省19个项目县的扶贫项目的管理,项目受益人口97万人,资助资金14亿元人民币;2002年1月—2008年12月,先后担任Oxfam HK高级项目官员和中国项目经理,负责实施了教育、卫生、灾害管理、生态扶贫、合作伙伴能力建设等多个项目,项目受益县20多个,受益人口18万人,项目资金累计3亿元人民币,并亲自指挥实施了“5.12汶川地震灾害救援项目”。通过8年的项目管理,在国际机构的参与式方法、社会性别、政策倡导、社区组织建设及项目监测评估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08年起创建甘肃伊山伊水环境与社会发展中心,与团队成员一起,经过十年的努力,已经使伊山伊水成长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发展机构之一。
从事工作
社会影响评估和尽职调查
自2015年起,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为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在中国实施的发展项目进行社会影响评估、尽职调查和移民安置评估等。代表性项目包括“世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二期项目社会影响评估”、“世行贷款甘肃职教项目社会影响评估和尽职调查评估”等。
项目需求评估和检测评估
自2001年起至今,作为受聘专家,先后负责实施了50多个政府、国际发展机构和基金会资助的项目的需求评估和60多个项目的监测评估。代表性需求评估项目包括Oxfam资助的“甘肃省平凉市少数民族社区生态扶贫项目需求评估与设计”和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资助的“甘肃省平凉市生态扶贫项目需求评估”;代表性监测评估项目包括“世界银行贷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综合发展项目监测评估”、UNDP资助的“中国文化与发展伙伴关系项目监测评估”、“世界银行贷款甘肃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一期项目监测评估”及“世界银行贷款TCC5项目监测评估”等。
研究成果
主要从事跨学科研究,在气候变化应对、灾害风险管理、环境管理、扶贫、社会性别、能源、环境政策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实证研究。突出成果包括:(1)在我国首次提出了“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该模式通过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评审,并被“精准扶贫”项目广泛推广;(2)成功探索出了适合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认知—减缓—适应的气候变化应对模式”;(3)向甘肃省政府部门提交的研究报告《联村联户可借鉴的扶贫模式和经验》得到甘肃省“联村联户”扶贫项目的广泛应用,该报告通过《社会科学参阅》内参提交于甘肃省政府部门厅级以上领导,获得广泛好评;(4)向甘肃省人大提交的研究报告《关于公众参与立法的报告》和《关于建议充分吸收妇女参与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报告》得到法工委领导的批示,并得到联合国妇女署的高度肯定;(5)灾害、能源、扶贫、环境与社会性别敏感性方面的研究报告得到国际机构如联合国妇女署的高度评价;(6)沼气技术发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并被科技部选编于《南南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实用技术手册》,通过墨西哥坎昆及南非德班举行的世界气候大会上推广到发展中国家;(7)兰新第二双线高铁建设对甘肃草原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报告得到《中国经济周刊》的深度报道,并被新华网、人民网、网易等60多家媒体的转载,经甘肃省委的《舆情信息》和甘肃省人民政府的《舆情参阅》上报后,得到甘肃省人民政府省长和副省长的批示,一万多亩受破坏的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恢复;(8)在SCI期刊Renewable Energy发表了中国首篇能源对社会性别影响的研究论文。
近年主持完成了世界银行、联合国妇女署、UNDP、GEF、科技部、甘肃省科技厅、(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香港)施永青基金、壹基金、SEE基金会、德国米苏尔基金等国内外发展机构资助的应用研究项目50多项,累计主持的项目资金超过了3000多万元。
出版专著(著作、译著)9部,近年发表论文100多篇,获国家级、省部级、国际机构奖项20多项。
由于在应用研究、扶贫和环保领域贡献突出,被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中国经济周刊》、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德国《明镜周刊》、《科学中国人》等媒体进行了多次深度报道,先后受到国家领导人刘云山、刘奇葆、刘延东和甘肃省长刘伟平、省委副书记欧阳坚等领导多次接见。
人物事迹
面对仍处于贫困落后的农村地区,丁文广毅然放弃优越海外生活,回到条件艰苦的家乡,借助公益力量,发挥专业所学,积极扶贫济困,支持乡村建设,努力践行服务社会、报效祖国的人生理念。
自加拿大留学归国后,丁文广便长期关注甘肃省农村贫困地区发展,立志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贫困地区公益项目服务。他先后带领项目团队,对传统沼气池的重大缺陷进行了改造,并把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的改造成果无偿提供出来,手把手指导3000多位农户如何使用这些新型专利技术,为提高农村能源使用效率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为了使更多人从中受益,他还将这项技术的成功经验推广到发展中国家,在利比里亚等非洲国家使用后,效果非常显著,获得当地农民和政府的高度评价,为我国的气候外交赢得声誉。针对农村易发多发的泥石流、沙尘暴等灾害,他还创新性地在我国首次提出“灾害风险管理—生态恢复—生计改善耦合模式”,在预防农村灾害气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5年丁文广获得“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颁奖词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他的成就:一位研究资源与环境的专家、教授、博导,却自觉地以扶贫攻坚为己任,义无反顾地承担起一个又一个扶贫项目,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效果。这不是简单的慈善之举,而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情怀,在这位“扶贫教授”身上最真切的传承。
主持项目
1.2016年5月—至今:作为专家组组长,主持亚洲开发银行贷款甘肃特色农业及金融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环境与社会管理系统(ESMS)
2.2016年1月—2016年10月:主持世界银行贷款甘肃省职业教育发展项目社会影响评价
3.2016年6月—2017年12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甘肃省社会救助瞄准与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6BSH135)
4.2015年11月—2017年12月:世界银行TCC6项目“社会救助瞄准与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体系研究”
5.2015年10月—2016年6月:主持世界银行贷款甘肃文化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二期项目社会影响评价
6.2012年1月—2015年12月: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气候变化对沙漠化影响与风险评估技术(批准号:2012BAC19B09)
7.2015年4月—2019年12月: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总项目监测评价”
8.2015年—2019年12月: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环境质量监测评价“
9.2015年—2019年12月: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土壤肥力监测评价“
10.2015年—2019年12月:主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世界银行贷款可持续发展农业项目地下水监测评价“
11.2015年10月—2016年12月:主持甘肃省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项目
12.2015年10月—2016年7月:参与实施天水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研究项目
13.2014年12月-2015年7月:主持民政部民政重点课题委托研究“区域差别对民政政策创制的影响研究”项目
14.2013年7-12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穆斯林生态自然观研究”(项目批准号:13FSH002)
15.2011年4月—2012年10月:负责主持联合国妇女署资助“倡导立法系统出台气候变化应对政策需关注社会性别敏感性条例”
16.2009年-2015年12月:负责主持施永青基金(香港)、嘉道理慈善基金会(香港)、德国密苏尔基金和UNDP等国际合作项目50多项
17.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参加中央高校重点培育项目“西北荒漠区高效节水植被恢复技术体系研究”
18.2013年1月—2014年12月:参与中央高校重点培育项目“大敦煌生态圈”生态-水文-社会发展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项目
发表论文
获得专利
专著专集
荣誉获奖
1.2016年获得“2014-2015绿色中国年度人物候选人”;
2.2016年获得“2015 感动甘肃·十大陇人骄子”;
3.2016年获得甘肃省“十大慈善之星”;
4..2015年获得“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5.2015年获得“全国社科联优秀学会工作者”;
6.2015年获得“兰州市城关区“文明使者”;
7.2015年获得“兰州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8.2014年获得“第四届甘肃省道德模范奖”;
9.2014年获得“福特汽车环保奖二等奖”;
10.2014年获得“旭化成水环保专项基金水环保公益人物奖”;
11.2014年获得“陇原先锋岗”;
12.2014年获得“兰州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3.2013年获得“甘肃省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
14.2013年获得兰州大学“联村联户,为民富民”先进个人;
15.2013年获得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
16.2012年5月:“以PPP推动农村贫困社区应对气候变化项目”荣获“2012芯世界公益创新奖”一等奖(10万元);
17.2012年1月:“协作共赢,创建灾害管理新模式”项目荣获壹基金灾害救援奖—组织行动奖(5万元);
18.2011年6月:获环保部和巴西跨国集团“淡水河谷”联合颁发的“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个人突出贡献奖(1万元);
19.2010年12月:“中国西北干旱区以社区为本的气候变化应对项目”获得“2010福特汽车环保奖”节能减排环保奖一等奖(20万元);
20.2010年12月:《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研究—以甘肃省为例》(科学出版社,2008)获得“第十二届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3万元);
21.2010年7月:“生态环境政策与贫困危机研究—以甘肃省陇中黄土高原区退耕还林为例””获得2010甘肃省环境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2.1997年5月:“新西兰、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战略及对我们的启示” 获得甘肃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委员会三等奖。
23.荣获2013中国民间救灾贡献奖、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个人突出贡献奖。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3 21:20
目录
概述
教育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