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恨
1948年费穆执导京剧艺术片
《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摄制,梅兰芳、姜妙香、萧德寅主演的京剧艺术片。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宋代。金兵南犯,程鹏举与韩玉娘先后被金将张万户掳去为奴,且强令二人婚配。婚后,韩玉娘力劝程鹏举逃回故里。事泄,张万户将韩玉娘转卖,并将程鹏举赶出。程慌乱中将一只鞋遗落,被韩玉娘拾起收存。程鹏举携自绘的军事地图投奔抗金元帅宗泽,宗泽得图,如虎添翼,一举将张万户击溃。程鹏举升任襄阳太守,因思念玉娘心切,派家将赵寻携带包袱以鞋为证,往原地寻访时韩玉娘几经转卖,历尽磨难,寄居于义母李氏家中。赵寻遍访不得,只得复命。岂料在返襄途中与韩玉娘巧遇,玉娘见鞋,悲痛万分,突发重病。鹏举闻讯赶来,玉娘已卧床不起,夫妻相会,抱头痛哭,玉娘一恸而终,夫妻遂成永诀。
演职员表
▪ 装置:王月白
▪ 化妆:顾宝森;达旭
▪ 彩色洗片:马玮;何超
▪ 剧务经理:姚玉芙
▪ 剧艺主任:李春林
▪ 剧艺副主任:郭效青
▪ 剧务主任:金兆元
▪ 剧务干事:王云;屠松谦;周家声
▪ 剧艺顾问:王少卿
▪ 操琴:王少卿
▪ 二胡:倪秋萍
▪ 场面领导:王燮元
演员表
职员表
幕后花絮
电影中原有“磨房”一场,唱西皮原板“自从为奴在番营,蓬首垢面受苦辛,买卖奴隶家国恨,任他宰割比畜生,皮鞭打来鲜血淋,一死艰难且偷生,王师北伐何日进,父母的冤仇海样深”。可惜由于影片结构,接片时删去,未留有音响。
幕后创作
京剧《生死恨》,是20世纪30年代初中华民族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危急时刻,一向忧国忧民的梅兰芳,为激发国人爱国热情而组织编写的一出古装戏。据梅兰芳多年后回忆,从20世纪20年代末开始,他就积极酝酿编演一台鼓舞国民同仇敌忾抵御外来侵略的戏。经与齐如山讨论决定,将明代董应翰所作《易鞋记》传奇改编上演。齐如山很快便完成初稿,共39场戏,剧名仍为《易鞋记》。梅先生看了改编本,认为故事内容过于冗长,尚需推敲,所以当时没有投排。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国内形势越发严峻,不久后梅先生举家迁往上海。面对日益紧张的政治形势,梅先生为实现宣传抗日的夙愿,决定再度改编《易鞋记》,因齐如山不在上海,他改邀许姬传参与编写,对齐如山草成的剧本重新结构,大家一起集思广益,由许姬传、李释戡执笔写词,剧名改为《生死恨》。新改本删去原本里的旁枝杂叶,篇幅从原来的39场缩短为21场,按照梅先生思路,突出表现被敌人俘虏的悲惨遭遇,以此唤醒大敌当前某些醉生梦死、苟且偷安之人,立即投入全民奋起的抗敌洪流中去。剧本定稿后,立即投入排练。梅兰芳饰韩玉娘,姜妙香饰程鹏举,刘连荣饰张万户,从1936年2月26日起在上海天蟾舞台首演3场,剧场效果十分强烈,却引起上海社会局日本顾问黑木的不满,他通过社会局以非常时期编演新戏须经审查批准为借口干预演出,梅兰芳则以票已售罄为由,移至南京大华戏院又演了3场,更是火爆异常,据当时报纸报道,排队购票的群众竟然将票房的门窗玻璃挤碎。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沦陷,梅兰芳蓄须明志,罢歌罢舞,直到抗战胜利后才重登舞台。1947年冬天,著名电影导演费穆以华艺影片公司的名义,邀请梅兰芳拍一部京戏影片,经商议确定拍《生死恨》,并且大胆启用颜鹤鸣,用这部影片试验冲洗彩色胶片技术,摄制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第一部彩色影片。
受电影容量所限,导演费穆与许姬传共同对舞台剧本再次增删裁剪,从原来21场缩成19场。一切准备就绪,于1948年6月27日在上海开拍。韩玉娘、程鹏举仍由梅兰芳、姜妙香扮演,张万户改为萧德寅扮演。其他配角分别由朱斌仙、李庆山、李春林、新丽琴等人担任。乐队伴奏则由王少卿操琴,王燮元司鼓。头一天开拍,戏剧界、文化界、新闻界许多朋友都赶去助阵,从当晚9点一直拍到天亮。梅兰芳卸妆时,这部影片的摄影师黄绍芬不住声地称赞梅兰芳“摄影机一动就进到戏里去了,这在电影演员里也很难得”。
中国电影有史以来第一部彩色影片《生死恨》顺利完成剪接后,于1949年3月在上海首场公映。这部戏曲影片在剧本改编和电影与舞台艺术相结合等方面,为后来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影片评价
《生死恨》较梅兰芳过去所拍的影片,各方面均有进步。他的圆润唱腔,优美身段,富有内心感情的眼神和面部表情,在银幕上别具魅力。特别是洞房、尼庵、夜诉、梦幻等场,表演深刻,传达了人物心理和性格。
影片用16厘米彩色影片摄制,再放大成35厘米标准影片。又因摄制时灯光不足,色温不稳定,缺乏拍摄彩色片的经验,以致影片的彩色不够理想;但它却是中国摄制的第一部彩色影片。
该片源于舞台艺术,高于舞台艺术,对唱腔、表演以及场次、灯光、布景、化妆、服装等作了一系列革新。梅先生在舞台、银幕上塑造的韩玉娘的艺术形象,把京剧艺术美学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参考资料
生死恨.中国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01:43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演职员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