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成石经
唐代的十二经刻石
开成石经,唐代的十二经刻石。又称唐石经。始刻于文宗太和七年(833),开成二年(837)完成。为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
简介
唐文宗(李昂)太和七年(公元833年)由艾居晦、陈玠等人用楷书分写,约用了七年时间刻成的一部石经。
唐初诏命经学大师贾公彦孔颖达订正经籍。至文宗太和年间,在郑覃、唐玄度的建议下,依汉故事镌石太学,计有《周易》等12种经书。共刻114块碑石,每石两面刻,共刻经文650252字。每碑经石高约1.8米,面宽0.8米。下设方座,中插经碑,上置碑额,通高约3米。1949年以前“碑林管理会”将碑石去额平列,成现存的形状。开成石经的版面格式与汉魏石经不同,每碑上下分列8段,每段约刻37行,每行刻10字,均自右至左,从上而下,先表后里雕刻碑文。每一经篇的标题为隶书,经文为正书,刻字端正清晰,按经篇次序一气衔接,卷首篇题俱在其中,一石衔接一石,故不易凌乱。可见当年刻石是颇费一番构思的。
历史由来
公元830年,唐文宗接受国子监郑覃的建议,由艾居晦、陈介等用楷书分写,花费大约七年时间,到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成的《开成石经》,由114块巨大的青石组成,每块石碑有2米多高,它们比肩连接,绵延百米,两端有石柱夹护。碑上共镌刻了650252个字。内容包括了儒家最重要的12部典籍。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穀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由于唐朝当时的印刷技术不发达,与考试有关的儒家经典专著供不应求,很多人只能用传抄的方式来记录这些名著,很容易造成各种混乱和大量笔误,也影响了科举考试公正性和严肃性。当时的朝廷之所以兴师动众地做了刊刻石经这么浩大的一个‘文化工程’,其目的也是为了保证经典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刻成后立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同时也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所以有人说,《开成石经》是中国最早的‘高考教材 ’。
排列状况
唐石经原来的排列状况,今不可考。自宋移置于今址,皆坐北朝南,中留缺口断开为东西两厢。东厢石经次序,由南至北,折向西行,旋向外侧,计57石,自《周易》卷一起,有《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至“五经文字序列”及“九经字样”。西厢的石经次序,亦如东厢,自《春秋左氏传》、《公羊传》、《穀梁传》、《孝经》、《论语》、《尔雅》,至“呈进状子”等,亦57石,整齐有序。
开成石经的拓本
明以前完整拓本今不存。明代关中大地震之后,碑林所藏开成石经损毁严重,现有拓本多有残缺。
民国15年,公元1926年,皕忍堂根据石刻本,依原拓字体影模刻板,残缺处按宋本补足,共成书线装七十四册,取名《景刊唐开成石经》。
公元1996年11月,中华书局根据皕忍堂本重新缩印,分四册出版。
2002年12月,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十三经辞典》,在辞典每册之后均附有开成石经的拓片,该拓片源于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与百忍堂本有一定区别。
附:两书拓片对比:
古经复活
2014年,中华文化元典《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正式出版。此次出版的《开成石经》以馆藏民国精拓为底本,并由碑林博物馆18名专家及文物出版社资深古籍编辑专家历时两年完成。同时,项目获得2013年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资助项目,这是国家级最高荣誉。
《开成石经》大型文化典藏是石经刊刻1180年以来第一次原大影印,完美阐释了中华文化复兴与传承的重要意义。
《开成石经》不仅在碑刻史和书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且为后人研究儒家典籍,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版本,是一件弥足珍贵的国之重宝。由于1556年关中大地震造成石经断裂,完整的拓本已经很难找到,目当前碑林博物馆出具的拓本属于关中段氏‘翰墨堂’收藏的民国精品拓本,从拓本的完整度到装帧都为上品,因而保证了《开成石经》资料的准确性和权威性。”西安碑林博物馆党委书记强跃说,《开成石经》这套影印册的出版,无疑有利于中华原典的保护和传承,对西方而言这将是中国版的《圣经》,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文化符号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2 13:29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