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X线照片时,必须避免主观片面的思维方法,养成全面观察的能力。当拿到照片时,首先必须注意照片的质量、照相体位及检查方法,然后按一定顺序深入细致地观察,以免注意力集中于照片上最明显的征象,忽略不明显的但又有重要意义的征象,而引起误诊和漏诊。根据需要,应照不同体位的照片,还需调阅以往照片或定期复查,从病变演变帮助诊断。
分析X线照片上影像,首先应辨别是否正常,而后才能提出异常征象。从这些异常征象中,找到一个或几个主要征象,与患者现阶段病情有密切关系。对待这些征象,应从其密度、形态、边缘及周围组织状况等分析,推理归纳,得出诊断。例如肺内大片致密影,密度均匀一致,边缘模糊,如果邻近组织向患侧移位,则可能是
肺不张,如无移位,则可能是
肺炎。
只是从照片片象出发,分析归纳,得出的诊断有时还不够正确,还须结合临床资料来作结论。有些X线征象具有特征性,例如骨折、
气胸、
龛影、结石等等。但多数X线征只反映病变的基本病理,缺乏明确的特征。例如肺浸润性病变,可能是肺炎,也可能是结核,必须结合临床加以分析。
肺内致密影如为斑片状,则可能为
炎症、结核或其它非肿瘤性病变。如致密影外形为圆或慢性愈合期中的表现;反之,如病变边缘模糊,一般反映炎症病变正的侵润,且有活动性。
恶性肿瘤在进展阶段,有时边缘也稍模糊。
病灶的大小,是单发抑或多发,有一定的鉴别意义。例如骨结构的死骨多而小,为多个米粒样;
化脓性骨髓炎的的死骨则少而大,为单个或几个长条状。
病变密度的大小及其均匀性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例如肺内块状影密度高且不均匀,内有钙化,多诊断为
结核球;密度不太高且均匀一致,多诊断为肿瘤,少数
良性肿瘤也有钙化。
骨密度增高反映
骨质增生及硬化,骨密度减低表示
骨质疏松或骨结构破坏。
邻近器官、组织的改变对诊断有一定意义。如肺内大片状致密影伴有胸腔体积缩小的邻近组织改变:如病侧
肋间隙变窄、
横膈上升及气管向病侧移位,多见于
肺不张;反之,如胸腔体积增大,则诊断为胸积液。
某些X线征象只表明病程中现阶段状况,缺乏特征性,若以检查前后照片相比较,可了解病变发展动态,易得出诊断意见。如肺内块状致密影,究竞是结核瘤抑或
恶性肿瘤?如该影已存在数年之久,且大小又无明显变化,则可诊断为良性病变,常见为结核瘤,反之,短期内块影长大,则应考虑为恶性肿瘤,而急性
炎症的进展比恶性肿瘤更快,病变消散也快。
现病史对疾病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例如肺内大叶性实变,临床有突然高烧、咳嗽、咳铁锈色痰,
白细胞增多等表现,就在充足的理由诊断为
大叶性肺炎。但如患者长期
低烧、
慢性咳嗽、痰中带血、血沉快,则应考虑
干酪性肺炎的可能性,如实变致密度不均匀特别是痰内查到
结核杆菌,诊断就能确定。
同样的征象在不同的年龄和性别,有不同的诊断意义。全例
肺门淋巴结增大,在儿童多见于肺门
淋巴结核,在老年多见于
肺癌。盆腔内肠道外肿块,在妇女有可能为卵巢或
子宫疾病。
化验、
超声波、
心电图、同位素扫描及病理活检对疾病的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例如
化脓性骨髓炎在X线征象未明确前,已有
白细胞升高的表现,应该近期复查照片,以便及早确诊,对
腹部包块或肝肾疾病,常结合超声波及同位素扫描分析。
如第一次就诊不能决定诊断,可予约近期复查,动态观察病变情况,例如肺上部模糊片状致密影,诊断不能确定为结核或
肺炎,经抗炎治疗后再复查,如病变迅速消散,则可诊断为肺炎。又如,肺内块状致密影,经抗炎抗结核治疗,长期无效,应警惕
肺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