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
24小时尿蛋白定量亦称为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是通过收集24小时的全部尿液,来测定其中的蛋白质的含量,进而计算出24小时内的蛋白总量,正常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极微,正常水平在150mg/24h以下。肾脏疾病和某些生理情况如剧烈运动等,尿蛋白含量可显著增加,24小时尿蛋白定量是肾病患者不可缺少的检查之一。
一、概述
正常人尿中蛋白含量甚微,尿蛋白的持续增多不仅是肾脏损害的标志,也是肾功能减退的危险因素。蛋白尿的检测对指导慢性肾脏病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和判断预后都具有重要意义。24小时尿蛋白定量法是最准确的测定尿蛋白的方法。由于要求留取尿液时间长,常常存在定时不准确、留尿时部分尿样丢失、病人依从性差等的问题,影响结果的判断。清晨第一次尿或随意一次尿尿蛋白/尿肌酐(urinary pmtein/creatatineP/C)测定,这种方法简单易行,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肾功能的肾脏病人。
二、尿液的保存
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留取样本和妥善保存并及时送检是得到准确检验结果的基础。对患者来说,收集24h尿液的缺点是麻烦、费时、不方便,且标本收集准确性差,尤其是儿童、门诊患者。而病情危重、少尿、休克、昏迷、年老体弱的患者更加难以准确地收集24h尿液。留尿后提取标本时未充分摇匀、尿液浓缩或稀释、过度活动等均可影响尿蛋白含量,进而影响临床医师的判断。尿液中的尿蛋白成分不稳定,温度对尿蛋白测定影响较大,在室温条件24h内可致尿蛋白测定假性升高,故测定24小时尿蛋白需将标本放置在2~8摄氏度冰箱保存,一般不应加入防腐剂,如遇特殊情况需加入防腐剂时宜使用二甲苯
三、测量方法:
24小时尿蛋白总量测定主要有尿蛋白沉淀和双缩脲法测定蛋白浓度两个过程。尿蛋白检测过程中有时会受到尿液中诸如盐之类结晶、药物代谢产物、尿液中色素等因素的影响。双缩脲法测定蛋白质具有稳定、可靠、重复性好等优点,是可信的实验室方法,一般用于某些需精确观察蛋白排出量情况的研究。
四、临床意义:
正常尿中有少量蛋白,一般≤150mg/24h,或≤4mg(/m2·h),当尿蛋白含量>150mg/24h,或>4mg(/m2·h),蛋白定性试验阳性反应即称为蛋白尿。
1.蛋白尿分类
1.1:蛋白尿的性质分类分为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所谓“生理性”蛋白尿指在发热、剧烈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患者肾脏无器质性病变;而病理性蛋白尿则是肾脏有器质性病变造成的蛋白尿,一般多为持续性蛋白尿。诊断“生理性”蛋白尿要特别慎重,因为肾脏器质性病变早期也可以有类似的表现,长期对患者进行随访还是非常必要的。
1.2蛋白尿的来源分类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管性蛋白尿、溢出性蛋白尿、分泌性及组织性蛋白尿。
1.3蛋白程度分类轻度蛋白尿:尿蛋白含量<0.5g/24h;中度蛋白尿:尿蛋白含量0.5~2.0g/24h;重度蛋白尿;>2.0g/24h。
1.4蛋白尿的选择性分类分为选择性蛋白尿和非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对蛋白质分子量大小有选择性滤过,当尿中有少量大分子蛋白质排出时,为选择性蛋白尿;当尿中有大量大分子蛋白质排出时,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2.生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指完全没有疾病的症状和其他表现,蛋白尿为惟一症状的状态,可分为功能性蛋白尿及体位性蛋白尿。生理性蛋白尿定性一般不超过(+),定量常<0.5g/24h,多见青少年。
2.1功能性蛋白尿
指机体由于剧烈运动、发热、低温刺激、精神紧张、交感神经兴奋等所致的暂时性、轻度蛋白尿。在临床中颇为常见,据统计,在青年人其发生率可达5%。功能性蛋白尿本身无需处理,但应注意与肾脏疾病所致病理性蛋白尿相区别。短暂的循环变化可能是造成功能性蛋白尿的主要原因。诱发因素消失,尿蛋白也迅速消失。其中以热性蛋白尿、运动性蛋白尿最为重要。
2.1.1热性蛋白尿
在急性热病的早期出现的蛋白尿,随着发热减轻而消失。除蛋白尿外,尿中还可有白细胞、上皮细胞和管型,但红细胞较少见。尿蛋白量一般较少,<0.5g/24h。尿蛋白组成成分的特点是球蛋白增加,蛋白电泳中白蛋白/球蛋白比值缩小,α2球蛋白明显增加。这是由于在发热性疾病时,血中α2球蛋白增加,并从通透性增强的肾小球滤出所致。
2.1.2运动性蛋白尿
健康人在剧烈运动后出现的一过性蛋白尿。这种功能性蛋白尿持续的时间与运动强度相关,通常在24h内消失,激烈而长时间的运动(如马拉松等)所引起的蛋白尿可持续1~3周,甚至3周以上,有时伴有轻度的血尿和管型尿,一般不引起肾实质障碍,尿内增加的蛋白质白蛋白占主要成分。运动强度大时,分子质量较大的球蛋白相对地增加。
虽然运动性蛋白尿存在着缺血、肾毛细血管壁屏障作用或肾组织结构的变化、肾单位出现急性损害等可能原因,但这种情况都是短暂的,不存在持久的病理变化基础。
2.2体位性蛋白尿或直立性蛋白尿
是指由于直立体位或腰部前突时引起的蛋白尿。发生机制可能与直立时左肾静脉受压(即胡桃夹现象),或直立时肾的位置下移,使肾静脉扭曲而至肾脏处于淤血状态以及淋巴、血流受阻有关。本症常见于青春期青少年,占儿童和青少年的2%~5%,尤其是体型瘦长者,通常尿蛋白<1.0g/d,>2.0g/d者罕见。其预后良好,随访20年大约有80%以上尿蛋白消失,部分虽有尿蛋白持续存在,但血压、肾功能正常。
体位性蛋白尿有时被分类于生理性蛋白尿之外。许多学者认为,体位性蛋白尿仍有可能隐藏着器质性肾脏病的背景。根据其出现时间的不同,又可区分为“一过性”(间歇性)及“固定再现性”两类。前者只是暂时性,变换体位后有时出现、有时不出现。后者每逢体位改变即可出现,这种情况甚至可持续5~10年以上。大多认为间歇性直立性蛋白尿属于功能性者居多,而固定性直立性蛋白尿有可能包括一部分极早期或轻型的肾小球疾病,需要临床上高度重视。
3.病理性蛋白尿
主要是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障碍的结果。其特点常为持续性的,蛋白量较多。且常伴有红细胞尿、白细胞尿、管型尿及相应临床表现。可分为肾前性、肾性、肾后性蛋白尿。
3.1肾前性蛋白尿
多为溢出性蛋白尿,是由于血液流经肾脏前的疾病引起,例如多发性骨髓瘤骨骼肌严重损失、急性溶血等,这些疾病导致尿中出现大量低分子量蛋白。如本-周蛋白、肌红蛋白血红蛋白
3.2肾性蛋白尿见于肾小球或肾小管疾病。
3.2.1肾小球性蛋白尿:
是因炎症、中毒等原因导致滤过孔径或电荷屏障破坏,出现通透性增加至血浆蛋白大量滤出,其中70%~80%是白蛋白大量进入Bowman囊,超过近端肾小管对蛋白质的重吸收所致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尿蛋白含量常≥2g/24h或≥40mg(/m2·h);
3.2.2肾小管性蛋白尿:是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重吸收功能减退而致的蛋白尿,以β2微球蛋白、α1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溶菌酶等增多为主,一般尿蛋白含量较低,常<2g/24h或<40mg(/m2·h);
3.2.3混合性蛋白尿:肾小球与肾小管同时受累导致的蛋白尿,尿中低分子量和中分子量蛋白同时增多,甚至可见大分子免疫球蛋白;
3.2.4组织性蛋白尿:是肾小管代谢和肾组织破坏分解产生的蛋白,由于炎症等因素导致此类蛋白排出增多形成的蛋白尿,见于重度肾小管炎症。
3.3肾后性蛋白尿尿中混有多量血、脓、黏液等成分导致尿蛋白定性阳性,主要见于泌尿道炎症、结石肿瘤、损伤出血等,一般不伴有肾脏本身损害。
最新修订时间:2018-09-25 13:03
目录
概述
一、概述
二、尿液的保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