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2014 Pacific Typhoon Season),是2014年
西北太平洋与南海水域中热带气旋的活跃时间段。受该年
厄尔尼诺春季萌芽、夏季寸止、秋冬季再发展与8~9月热带大气低频振荡不利相位等因素影响,该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数量偏少、峰季活跃低迷,但高强度台风数量较多且极端强度台风数量显著偏多。
风季总述
范围总述
太平洋台风季的地域范围仅局限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西的太平洋及南海的水域,于赤道以北及国际换日线以东的太平洋水域产生的热带气旋则被称为飓风,属于太平洋飓风季范畴。在西北太平洋产生的热带风暴级以上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JMA)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国际编号为14xx,而美国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会给予该地区其认定的热带低压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以正式编号,通常以三位略缩编号xxW或八位完整编号WPxx2014表示(W与WP指代西北太平洋)。
活跃特征
2014年为
厄尔尼诺萌芽与发展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总体处于上升趋势,利于南海北部至菲律宾一带建立与发展异常气旋性大尺度环流、热带夏季风槽偏东偏南偏深,从而利于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发展。但该年厄尔尼诺发展“一波三折”,相应的一系列环境因素变化亦对该年台风活动产生影响。该年春季厄尔尼诺出现萌芽标志,中东太平洋出现多轮强烈赤道西风爆发,赤道中东太平洋增暖,西北太平洋形成气旋性环流,利于台风生成活跃。夏季赤道西风爆发寸止,东北信风盛行,厄尔尼诺发展亦随之寸止,热带大气低频振荡(MJO)进入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异常偏强的不利相位,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下降,西北太平洋盛行反气旋环流,副热带高压扩大增强、挤占台风生成源地,对台风生成活跃产生抑制作用。秋季以后太平洋赤道西风再次得到发展,赤道中东太平洋重新进入增暖状态,西北太平洋对流活动重新趋于活跃,台风生成抑制逐渐解除,但由于厄尔尼诺状态对南海以及菲律宾以东地区的对流活动产生明显抑制,台风生成数量仍然偏少且生成源地显著东移南移,但台风活动频数的偏低亦使得海洋能量得以充分累积并支持台风发展至较高强度,使得该年第四季度台风活动呈现为少数量、高强度的特征。
2014年全年最终一共有23个台风获得国际编号(西北太平洋本土生成命名22个+中东北太平洋进口1个),生成数量与总体活跃程度较常年平均水平偏低,但高强度台风数量较多且极端强度台风数量显著偏多。该年台风强度两极分化明显,约一半台风未达到台风级以上强度,但达到台风级以上强度的另一半则有约三分之二达到超强台风强度,其中有7个达到中央气象台认定的超强台风水平,且其中有5个达到17级以上,4个最大风速达到68米/秒及以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五级超级台风评级数量达到7个,为该机构有记录以来最多;极端强度数量之多亦为历史罕见;台风生成源地整体偏南。该年上半年生成7个台风,较常年明显偏多但强度明显偏弱;7月出现高强度台风集中活跃;8月出现有记录以来首次“本土空台”,西北太平洋在该月无本土命名台风生成及登陆中国,仅有1个从中东北太平洋移入西北太平洋的进口台风
台风吉纳维芙获得国际编号,编号数量为有记录以来8月之最少;第四季度每个月都出现1个达到68米/秒极端强度的超强台风活跃。该年登陆中国的台风数量偏少但次数偏多,登陆极端强度达历史之最,个别灾害极端严重,
台风海贝思为该年登陆中国首台,较常年平均偏早;台风威马逊与台风麦德姆分别登陆3次,台风凤凰登陆多达4次且为25年来首个登陆上海的台风;
台风威马逊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以中央气象台认定的70米/秒强度登陆海南文昌,对华南西南地区造成极端严重灾害。整体而言,该年台风季是一个总数量偏少但高强度数量较多、极端强度数量突出且强度两极分化明显的台风季。
总述清单
活跃时间线
2014年上半年,
厄尔尼诺进入萌芽阶段,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入转暖上升阶段,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生成源地形成大尺度气旋性环流,对热带气旋活跃产生促进作用,促成了该年上半年命名台风生成数量的显著偏多。1~4月,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大部分时间较正常情况偏冷,热带西太平洋海温偏暖,使得赤道地区纬向沃克环流偏强,热带气旋活跃程度较正常年份偏高。首个命名热带气旋
台风玲玲与第二个命名热带气旋
台风剑鱼都在1月生成并对菲律宾产生影响,为1985年以来首次1月份发展出2个命名台风;2月末生成的
台风法茜成为该年西北太平洋首个达到台风级强度的热带气旋,成为2002年
台风米娜以来首个在2月生成的达到台风级及以上强度的热带气旋;4月有2个命名台风生成。5月以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进入快速上升阶段,热带大气亦逐渐对海温增暖产生响应,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开始发展增强,热带气旋活跃趋势开始逐渐减弱。5月无任一命名台风生成;6月则有2个命名台风生成,其中
台风海贝思成为该年中国登陆首台,且在登陆出海之后二次发展为热带风暴。该年上半年共生成7个命名台风,较常年平均显著偏多,但整体强度仍明显偏弱且寿命偏短。
进入7月,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保持偏大偏强状态且低纬热带对流依旧保持活跃,促成多个热带气旋生成活跃与发展强大。7月共生成5个命名台风,其中4个都达到强台风级以上强度,
台风浣熊、
台风威马逊、
台风夏浪达到超强台风级,
台风麦德姆达到强台风级;生成的5个命名台风均对周边国家地区产生影响并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其中
台风威马逊登陆海南省
文昌市翁田镇沿海的风速达到中央气象台认定的70米/秒,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然而,该年夏季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西风爆发寸止,盛行风转为较强偏东信风,厄尔尼诺发展进程亦随之寸止,导致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逐渐转为下降,西北太平洋盛行大尺度环流逐渐转为反气旋并至8月发展成熟,热带大气低频振荡(MJO)在8月进入西北太平洋台风活跃异常偏强不利相位,导致副热带高压异常偏大偏强偏南、挤占台风生成源地,跨赤道气流与南海季风明显偏弱,无法形成稳定的季风槽,导致西北太平洋台风生成源地盛行偏东风,对台风生成活跃产生抑制作用,导致该年8月除了唯一的从中东北太平洋移入西北太平洋的
台风吉纳维芙成为该月唯一获得国际编号的台风外,西北太平洋无任一本土命名台风生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首次。进入9月,虽然热带大气低频振荡仍然处在较不利相位,但赤道中东太平洋西风得到重新发展,趋冷的海水重新回暖,厄尔尼诺再次进入发展阶段,西北太平洋反气旋环流及台风生成抑制逐渐解除,使得9月重新有较多命名台风生成,生成数量达到5个,但生成的台风整体强度与累计能量仍然明显偏弱。
随着秋季以来
厄尔尼诺的重新发展与热带大气低频振荡的正常周期相位回归,2014年第四季度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活跃强度明显增强,但由于厄尔尼诺状态对南海以及菲律宾以东地区的对流活动产生明显抑制,台风生成数量仍然偏少且生成源地显著东移南移。但台风活动频数的偏低亦使得海洋能量得以充分累积并支持台风发展至较高强度,使得第四季度每个月皆出现了一个达到68米/秒极端强度的超强台风活跃;但该季度生成的5个台风强度两极分化严重,其中3个达到68米/秒极端强度超强台风水平,但另外2个仅有热带风暴或强热带风暴级。9月生成的
台风巴蓬于10月发展至高强度;10月共生成2个命名台风,其中
台风黄蜂生成于西北太平洋远洋低纬水域,并于当月达到68米/秒极端强度;
台风鹦鹉则生成于菲律宾以东近海,并于次月11月达到68米/秒极端强度,且在转温后在白令海发展为极端强度炸弹气旋。11月命名台风生成数量仅1个,即
台风森拉克,穿越菲律宾后在南海获得升格命名。12月生成2个命名台风,其中
台风黑格比生成于西北太平洋远洋低纬水域并达到68米/秒极端强度,起初被预期将如前一年
台风海燕一样极端重创菲律宾,但由于登陆前的显著减弱与当地防灾的积极准备使得灾情较预期显著偏轻;该年末台
台风蔷薇仅达到热带风暴级,但对菲律宾南部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灾情,持续数日后终于2015年1月1日消散,成为2000年
台风苏力以来西北太平洋首个跨越两个日历年的命名台风。至此,2014年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活动全部结束。
机构业务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中央气象台)将热带气旋划分为六个等级,最弱的三个等级和日本气象厅所规定的是同样风速,“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日本称“猛烈台风”)和日本气象厅不同。中国采用二分钟平均风速来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注:本词条中描述每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的最高强度以中国国家气象中心认定的二分钟平均风速为准。
日本气象厅将热带气旋划分为四个等级,最高“台风”等级再细化为三种不同的强度,最弱的三个等级与中国气象局规定风速相同。日本气象厅是西北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气旋区域专责气象中心(RSMC),热带风暴及以上等级气旋会被日本气象厅命名,采用联合国亚太经社会/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认证使用的台风命名系统进行命名。日本采用世界气象组织建议的十分钟平均风速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注:日本的“猛烈”“非常强”“强”之说法分别对应中国的“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之说法,且对于同一强度的热带气旋,由于计量标准不同,台风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定强数值方面日本十分钟平均风速<中国二分钟平均风速<美国一分钟平均风速。
美国
联合台风警报中心采用
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分级法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采用一分钟平均风速作为持续风速来区分热带气旋等级。
以下是等级表:
注:三级台风以上等级的热带气旋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中属于“
强飓风”(Major Hurricane)水平,持续风速达到150英里/小时(130海里/小时)以上的热带气旋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非官方分级中属于“超级台风”(Super Typhoon)水平。
注:下表的风速数据为各机构在台风公报中所给的最常见的数据,定强依据来自德沃夏克分析法等主要分析方法。本表只反映相对大致对应强度,实际定强并非完全与本表数据一一对应。
以下是对应表:
预测展望
香港天文台台长岑智明于2014年3月17日由天文台所召开的记者会中表示,本年预计进入香港500公里范围的热带气旋数目约有4至7个,属于接近正常的水平,预计香港风季将于6月或以后开始。其后香港天文台修正预测台风数量,由4至7个改为3至6个,并强调台风最多于9月份出现,市民仍要多加警惕。
台湾省气象部门预报中心主任郑明典表示,2014年下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发展机会大,台风生成位置距离台湾较远,台风季一开始的台风往北偏机率较高,但还是要留意台风于8~9月吹袭台湾的现象。
台湾省气象部门在2014年6月27日发表新闻稿中表示,2014年北太平洋西部海域台风生成总数预估约为29至32个,多于气候平均值(25.7个)。截至6月底,北太平洋西部海域已有7个台风生成,较气候平均值(4.3个)多。至于侵台台风方面,预估2014年有3至5个台风侵台,气候平均值为3.6个。
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在2014年5月30日发表夏季季度气候预测中表示,夏季期间厄尔尼诺现象发展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本年度影响澳门的热带气旋个数为接近正常(约 4~6个),而需要悬挂8号风球或以上的热带气旋信号约为1个。
中国气象局2014年夏季全国气候趋势及主要气象灾害防御建议指出,预计2014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生成的台风个数为26~27个,接近常年(26个),登陆中国的台风个数为6~8个,接近常年(平均7个),平均强度接近常年(31.6米/秒),登陆地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初次登陆中国的时间较常年(平均6月28日)偏早,末次登陆中国的时间较常年(平均10月6日)偏早。台风活跃季节(5~10月)前期台风多,后期相对少。
中国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其2014年度全国海洋灾害预测会商意见则指出,预计2014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将有23~25个台风生成,比常年(25.6个)略偏少;其中有6~7个在中国沿海登陆,比常年(7.6个)也略偏少,在华南沿海登陆的台风比华东沿海偏多。另外,2014年还将有1至2个台风北上影响北部海区。
命名法则
综述
1997年11月25日至12月1日,在中国香港举行的世界气象组织(简称WMO)台风委员会第30次会议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并决定从2000年1月1日起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WMO所属的亚太地区的柬埔寨、中国、朝鲜、中国香港、日本、老挝、中国澳门、马来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菲律宾、韩国、泰国、美国以及越南等成员国提供,每个国家或地区提供10个名字。这140个名字分成10组,每组14个名字。按每个成员国英文名称的字母顺序依次排列,按顺序循环使用,同时,保留原有热带气旋的编号。
名称方面,凡进入或产生于菲律宾责任范围(PAR)以内的热带低压及以上级别的热带气旋,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都会给予其菲律宾当地命名,作当地警报用途,因此有时一个西北太平洋台风会有两个不同的英文名(国际名及菲律宾名)。另外由于中国气象局、香港天文台、澳门地球物理暨气象局采用同一翻译名,而中国台湾省气象部门的译名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同一个热带气旋也可能会有两个不同的中文名。
国际名单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是由日本气象厅东京台风中心命名(即国际命名)。当该热带气旋被日本气象厅升格为热带风暴后,就会使用下列名单中的名称。名称是根据以下名单而定,不按年度划分。风暴名称是由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成员提供,14个成员国和地区各自提交10个名称,并以该国英文名称按字母顺序排列。
2014年的风暴名称与2001年至2002年、2007至2008年的部分风暴名称相同。如果有从中北太平洋或其他洋区进入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日本东京台风中心同样会给予其国际编号,西北太平洋命名名单上的名字的国际编号将依次顺延一位。
以下是名单:
菲律宾名单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PAGASA)使用一套当地的热带气旋命名法,作于该国风暴责任范围内的热带气旋命名之用。与日本气象厅不同,只要该热带气旋会很间接地吹袭菲律宾或会影响周边国家或地区(不论强度高低,热带扰动以上强度级别,不包括热带扰动),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即会使用以下之热带气旋名单对其进行当地命名。名单每四年循环使用一次,故2014年名单与2010年名单相同,其中新名称“Jose”“Karding”分别取代已除名的“Juan”(
台风鲇鱼,国际名称未除名)“Katring”(
台风暹芭,国际名称未除名,本地名称由于与1987年与1994年重影响台风本地名相同而追加除名,初替换为Kanor,但因涉及劣迹社会人物而再替换为Karding)。
以下为名单:
除名台风
台风威马逊(1409/Glenda):台风“威马逊”为2014年单一极端严重致灾台风,对菲律宾、中国等多地造成严重灾害,导致菲律宾至少106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380亿比索;中国至少88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440亿元;各地累计超过220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80亿美元。因该台风对在菲律宾和中国造成重大损失,经中国申请提名,于
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47届会议中退役。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亦宣布将“威马逊”本地名称“Glenda”退役,次年宣布由新名称“Gardo”替代。在次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48届会议中,“威马逊”一名由泰国提供的新名称“博罗依”替代,意为泰式甜品椰奶。
其他菲律宾本地除名台风:
台风威马逊为2014年唯一国际除名台风,除此之外无其他台风被提出国际除名。但其他台风方面,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还根据当地损失宣布将对当地造成超过10亿比索经济损失的
台风夏浪(Jose,经济损失约16亿比索,2人死亡)、
台风凤凰(Mario,经济损失约34亿比索,18人死亡)、
台风黑格比(Ruby,经济损失约56亿比索,18人死亡)与
台风蔷薇(Seniang,经济损失约13亿比索,66人死亡)的本地名称从本地命名表中移除,且未对上述任一台风提出国际除名,并于次年宣布由“Josie”替换“Jose”,“Maymay”替换“Mario”,“Rosita”替换“Ruby”,“Samuel”替换“Seniang”。
活跃系统
国际命名系统
其它系统
除了被日本气象厅命名的热带气旋外,还有一些热带气旋为未获得国际命名的热带低压,或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认定为热带风暴,或获得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本地命名。
风季影响
每年太平洋台风季热带系统的活跃都将对人类社会产生一定影响。下表列出所有于2014年在西北太平洋活跃的热带气旋相关影响数据,包括该热带气旋影响地区、登陆地区、人员伤亡以及经济损失总计等。括号内的名称为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所使用的当地命名;未获日本气象厅国际命名的热带低压,则采用由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提供的热带气旋编号(如果有)或中国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热带低压编号(如果有)或菲律宾本地命名(如果有)。
2014年太平洋台风季期间西北太平洋周边国家地区所受台风灾害较为严重,个别台风灾害影响极端且叠加灾情影响突出。其中
台风威马逊在登陆菲律宾与中国前两度出现近岸快速爆发增强,成为有记录以来登陆中国的最强台风与2000年以来影响海南省最严重的台风,对中菲两国皆造成重大人员与经济损失;而后
台风麦德姆三次登陆中国并对中国东南华东地区造成显著影响;
台风夏浪虽未直接登陆菲律宾,但其激发的西南季风亦对菲律宾造成较重经济损失;
台风海鸥过境前台风威马逊琼粤桂灾区并产生严重叠加灾情影响;
台风凤凰过境菲律宾北部时引发的强降水亦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而后四次登陆中国,成为25年以来首个登陆上海的台风;冬季
台风黑格比以较高强度吹袭菲律宾中部并造成严重灾害,但具体灾情因准备相对充分而较预期偏低;而后
台风蔷薇对前台风黑格比灾区产生叠加吹袭影响并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值得一提的是,该年重影响台风中,除
台风威马逊被中国提出除名外,其他被菲律宾本地名称除名的台风均未被提出国际除名。
据统计,2014年中国台风灾害共造成全国12省(自治区、直辖市)2659.5万人次受灾,111人死亡失踪,177.3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5.2万间房屋倒塌,62.6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483.1千公顷,其中绝收348.7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693.4亿元。总体来看,2014年中国全国台风灾情属中等水平,与2000~2013年均值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