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符,汉语词语,龟形的
符节,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
符箓。南朝齐
谢朓《为王敬则谢会稽太守启》:“鸿恩妄假,复授龟符。”《说郛》卷二引唐张鷟《朝野佥载》:“汉发兵用铜虎符。及唐初,为银兔符。至伪周,
武姓也,玄武,龟也,又以铜为龟符。”清·叶廷琯《海录碎事·帝王上》:“干戈揖让取之也殊途,
鼎玉龟符成之也一致。”
(1).《黄帝出军决》:“
黄帝伐蚩尤到盛水之侧,立坛祭以太牢,有元龟衔符从水中出置坛中而去。 黄帝
再拜稽首受符,视之乃所得梦符也,广三寸,长一尺,於是 黄帝 佩之以征,即日擒 蚩尤 。”后遂用作典故称颂帝王顺应天命。 南朝 梁
张正见 《御幸乐游苑侍宴》诗:“凤下书丹篆,龟符著绿编。” 唐李庾《东都赋》:“贤相圣营,龟符墨食。” 宋
司马光《迩英阁读毕蒙恩赐筵诗》:“兴衰炳辙迹,
淑慝粲龟符。”
(3).龟形的符节。 南朝 齐
谢朓 《为王敬则谢会稽太守启》:“鸿恩妄假,复授龟符。”《说郛》卷二引 唐
张鷟 《朝野佥载》:“ 汉 发兵用铜虎符。及 唐 初,为银兔符……至伪 周 , 武 姓也,玄武,龟也,又以铜为龟符。”
此件上铭“九仙门外右神策军”,据考,九仙门为大明宫西侧靠北之城门,
神策军为唐代中央禁军,负有保卫宫庭之责。时神策军分有左右厢,此中右当为此意!
龟作为吉祥长寿的象征,被古人广泛地应用於不同的领域,如以龟论官,战国时「大将之旗以龟为饰」,汉代规定「大将军黄金印龟纽」,唐代女皇武则天按官品高低分为金龟袋、银龟袋、铜龟袋,这就是李商隐诗「
无端嫁得金龟婿」的由来。
这个美称出自唐代诗人
李商隐的《为有》诗:“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
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写一贵族女子在冬去春来之时,埋怨身居高官的丈夫因为要赴早朝而辜负了
一刻千金的
春宵。
将丈夫称为“
金龟婿”,与唐代官员的佩饰有关。据《新唐书·车服志》载,唐初,内外官五品以上,皆
佩鱼符、鱼袋,以“明贵*,应召命”。鱼符以不同的材质制成,“亲王以金,
庶官以铜,皆题其位、姓名。”装鱼符的鱼袋也是“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武后天授元年(690)改内外官所
佩鱼符为龟符,鱼袋为
龟袋。并规定三品以上
龟袋用金饰,四品用银饰,五品用铜饰。可见,金龟既可指用金制成的龟符,还可指以金作饰的
龟袋。但无论所指为何,均是亲王或三品以上官员。后世遂以
金龟婿代指身份高贵的女婿。但在现代汉语中,其“贵”的含义正在逐渐减弱,而“富”的含义却有逐日加强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