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青口镇杨厝村有一座楼阁,名叫龟山阁。楼阁取名为“龟山”,可村里并没有龟山这样一座山。那么,这个名称从何而来呢?原来,“龟山”取自宋代理学家杨时的号。杨时,出生在福建三明,从小天资聪颖,4岁从师,8岁善诗文,人称神童。
杨时学识渊博,毕生精研理学,对理学的传播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他“倡道东南”,对闽中理学的崛起可谓功不可没,后人尊他为“闽学鼻祖”。为了让后人世世代代记住自己的祖先杨时,杨厝村民在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建造了这座龟山阁。上世纪九十年代,因年久失修,龟山阁濒临倒塌。1994年,龟山阁得到全面修复,得以再展丰姿。
龟山阁建筑面积约500平方米,是全木结构的二层楼阁,建于水池中。基础用方形条石垒迭成“井”字形墩式基,上铺方形磉盘石,鼓形石柱础。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穿斗式木构架,重檐歇山顶。上下两层用栏杆环护四周,设有临水美人靠,门窗用花格拼饰,工艺考究。
漫步在这水上阁楼,你不免被古人的智慧所折服。流动的水为龟山阁增添了一份动感,两者相得益彰,仿佛合奏一曲美好乐章。站在楼阁的正门抬头望,“龟山阁”的匾额写得苍劲有力。据村里老人说,这几个字是朱熹写的,龟山阁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朱子阁。那么,朱熹跟龟山阁又有什么关系呢?
朱熹出生于福建三明市尤溪县。他不但是南宋诗人、哲学家,还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理学是宋代
儒学大家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儒家学说。程颢、程颐是两兄弟,史称“二程”。杨时是“二程”的弟子,朱熹又是杨时学生李桐的弟子。朱熹曾游历福州,到杨厝村拜访了龟山阁。朱熹站在师祖的塑像前,想到恩师传授理学、研究学问,才有自己今天的成就,他百感交集,提笔写下“龟山阁”三个字,并在龟山阁开课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