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塔,位于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柳埠街道四门塔风景区内。根据龙虎塔的材质、造型、雕刻风格等,判定基座至塔身部分应建造于
盛唐时期,砖塔檐应建于
北宋绍圣(1094~1098年)以前。
历史沿革
根据龙虎塔的材质、造型、雕刻风格等,判定基座至塔身部分应建造于盛唐时期,砖塔檐应建于北宋绍圣(1094~1098年)以前。
1974年,济南市文化局主持维修龙虎塔塔刹。
建筑特色
结构
龙虎塔为石塔,平面呈方形,通高10.8米,因塔身雕有龙虎而得名。由基座、塔身、塔檐、塔刹组成,塔下情况不明。
龙虎塔基座为自下而上略内收的三重石砌方形须弥座。轮廓简洁而曲折,每层出挑三层。第一层束腰部,每面各雕石龛两个(可能原置有造像)。第二重束腰每面转角处开方龛。第三重须弥座与之前两重不同,线条圆润,下为下枋,下枋以上为复莲,束腰每面中部开三个壶门。以上采用仰莲雕成的挑檐。
龙虎塔塔身由四块巨石扣合而成,平面呈方形,每面中央各开一刻有火焰状纹样的空珠券门。塔身表面浮雕精美图案,其中南、北两壁分别由一块整石雕刻而成(北壁风化严重,细部雕刻似未完成),东西壁两石与南北壁两石侧面共同组成完整图像。四壁下部中央各开一门洞,门内为塔心室,平面呈长方形,中央为塔心柱,其形制与
四门塔相似。
龙虎塔塔身之上为双重塔檐,用青砖筑成,作仿木结构的
斗拱。下重斗拱上承椽、飞子和檐口,上重塔檐上用砖雕斗八形式的山华蕉叶两层。最上部为塔刹,原用青砖、石、瓷等材料构筑,残毁严重,无法做完整复原。1974年,维修时,参考同时期其它实物资料,先以青砖砌三层线脚和束腰方座,方座上再雕圆形露盘,其上置相轮,顶端置宝珠。
特点
龙虎塔其结构得体,充分利用石的耐压、坚固、能雕刻和砖的搬运方便、易于砌筑的性能特点。塔身高浮雕布局合适,宾主分明,繁而不乱,雕刻精美,呈现出玲珑华丽的轮廓,显示出盛唐时造型艺术的独特风格。
文物遗存
龙虎塔基座和塔身雕刻较多佛像、飞天、动物等雕像。
龙虎塔基座第二重束腰每面转角方龛内雕乐伎或舞伎,四面共八个。第三重须弥座束腰每面中部开三个壶门,内雕乐伎、动物(有象、狮、马三种),四个转角处亦有壶门,雕力士,四面共开十六龛。
龙虎塔塔身南北两门两侧雕出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南方增长天,西方广目天,北方多闻天),一手持剑戟,一手持舍利宝塔,脚下踏三夜叉,来守护正法,保护天国安宁。东西两侧,雕有释迦二大弟子,迦叶和阿难。塔身还雕有佛、菩萨、飞天、龙、虎、云等。塔身内有方形石柱,四角各雕盘龙,中雕佛像一躯,上雕飞天等,形成小佛龛。四面龛中的佛像均是突胸细腰,脸型较瘦长。
历史文化
一说,龙虎塔并非是因塔身上的龙虎浮雕图像,而应当是由于该塔坐落在青龙山和白虎山所包围成的谷地中,因山名而得名。
文物价值
龙虎塔优美造型与高浮雕相辅相成,显示着盛唐雕刻、造型艺术的独特风格,为雕塑家们提供了宝贵研究资料。龙虎塔建筑造型比例匀称,形式优美,是石刻艺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佳作。
文物保护
1988年1月13日,包括龙虎塔在内的
千佛崖造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一、四季度8:00~17:00;
二、三季度7:30~18:00。
40元。
自驾:京福高速——济南绕城高速——济南南出口下——向南直行至
柳埠街道——沿四门塔景区指示牌行驶约2千米——四门塔,下高速后约10分钟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