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县志
1994年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龙泉县志》是记述龙泉县自然、政治、经济、军事、人文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一本书。
县志节选
大事记
乾元二年 (759)
分松阳县龙泉乡和遂昌县部分地置龙泉县,属括州。
五代
贞明五年(919)
龙泉金村、刘田(今属小梅镇)等地制瓷作坊已具规模。
北宋
太平兴国二年 (977) 建造华严塔(俗称金沙塔)。
太平兴国七年 (982) 宋太宗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兼理龙泉窑务。
天禧二年(1018) 建县学(儒学)于县东隅,学额二十。
治平四年(1067) 吴深、鲍康尧、季裒、吴克、鲍强五人同登进士,县民建五桂亭(绍圣中更名籍桂堂)于县东崇因寺左、大溪之涯,题名于亭。
元丰四年(1081) 县令黄发,兴学校,给诸生讲课,入学者众。
元祐五年(1090) 苏东坡为龙泉灵溪之洲命名为留槎洲,并为留槎阁书榜。继而陈舜俞题诗。时谓阁之雄伟,榜之道劲,诗之警拔为三绝。
元祐七年 (1092) 七至十二月,疏浚龙泉溪。处州各县均仿效。于是昼夜行舟,不再有沉覆之危。 宣和三年 (1121) 龙泉县改名剑川县。绍兴元年(1131)复名龙泉县。
宣和中,因朝廷制样需索,龙泉青瓷益加工巧。
靖康元年(1126) 知县姚珏以郑公垟堰为基础,修筑蒋溪堰;新凿云水渠。冬,兴工,次年仲秋竣工。可灌溉畈田三十顷。
南宋
建炎四年(1130) 五月下旬,溃兵杨勃扰龙泉,毁县学,仅存大成殿。绍兴二年(1132)秋,重建。 绍兴二年(1132) 十一月,福建农民起义领袖范汝为余部范忠率起义军攻克龙泉。
庆元三年(1197) 分龙泉县南松源乡及延庆乡部分地置庆元县。
开禧三年(1207) 岁旱,修蒋溪堰和云水渠。次年虽续旱,但李山畈受益于渠堰灌溉,水稻获丰收。 嘉定二年(1209) 县人何澹修纂《龙泉县志》。
……
文物古迹
【牛门岗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址,距县城1.5公里。
【大窑青瓷古窑址】在县城南35公里大窑村,有五代至宋元明古窑址50多处。196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1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源口青瓷古窑址】在县东源口村,为宋、元时瓷场,198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剑池湖】在县南1.5公里,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欧冶子铸剑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永和桥】在县东安仁镇。明成化间募建为悬臂式廊屋桥,长125.7米,宽6.4米,廊屋42间,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泉县志》第十九编)
县人民代表大会罢免了拆塔事件的主要责任者。(《龙泉县志》第十九编)
参考资料
文津搜索.国家图书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07 23:13
目录
概述
县志节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