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河镇,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辖镇,位于宿城区西南部,距城区约25千米,辖域面积107.12平方千米。龙河镇地处两省、三市、四县交界处,有“鸡鸣闻四县、一步跨两省”之称。截至2023年6月,龙河镇辖5个社区和22个行政村。2021年末,龙河镇总人口为69698人。
历史沿革
清朝,属宿迁县孝义乡。
民国,属宿迁县埠子市孝义乡。
解放后,属宿迁县埠子镇。
1956年,属埠子区。
1957年,撤区并乡时,由龙河、蔡圩、新生、戚圩等乡的部分村庄组成龙河乡。
1958年,成立龙河人民公社。
1961年,受“文革”影响,龙河人民公社改称农河人民公社。
1981年,恢复龙河人民公社。
1984年,恢复乡村制,称龙河乡,属宿迁县领导。
1987年,撤销宿迁县,成立县级宿迁市,龙河属之。
1996年,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宿城区、宿豫县。龙河属宿豫县。
2000年,建镇。
2004年,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豫区,龙河镇析出,划入
宿城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2年,龙河人民公社下辖朱大兴、龙集、大卢、夹河、双蔡、大新庄、大罗、陈大庄、桥庄、窑庄、朱王、沈桥、陈楼、挑沟、戚圩、秦圩、董王、和平18个大队和龙河农科站。
1983年,恢复乡村制,公社改称乡(镇),大队改称村(居)委会,生产队改称村(居)民小组。
2001年,乡村合并,由18个行政村(居)合并为15个行政村(社区)。
2020年,析出朱大兴社区部分区域,设立将军里社区。
2021年,因乡镇合并,从
罗圩乡划入11个行政村(社区)。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龙河镇辖5个社区、2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朱大兴社区境内,办公地址为新街路18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龙河镇位于宿城区西南部,是宿城区边缘乡镇,龙河镇东抵
埠子镇、
陈集镇、
洋河镇,南界
泗洪县归仁镇,北邻
睢宁县凌城镇、
埠子镇,西北至西南依次与睢宁县凌城镇、
泗县山头镇、泗洪县归仁镇毗邻。龙河镇版图呈“U”型分布,面积107.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龙河镇境内地势平缓,平均地面高程21.5米,地处平原地带,无山丘、盆地分布。
气候
龙河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旱少雨,冬寒晴燥,年平均降雨量在900毫米左右,降水量年内分布不均,约50%的降雨量集中在6—8月份,降雪主要集中在1月、2月、12月。
水文
人口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龙河镇以及原罗圩乡总人口为67146人,总人口中0~14岁有15706人,占23.39%;15~59岁有36694人,占54.65%;60岁及以上有14746人,占21.96%。具有区域户籍的63251人,占94.20%;非区域户籍的3895人,占5.80%。
2021年3月,龙河镇户籍人口10.11万。2021年末,龙河镇总人口为69698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龙河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8亿元,比上年增长5.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59.8万元,比上年增长-32.7%;居民人均收入可支配收入20002元,比上年增长8.6%。
第一产业
20世纪50年代以前,战乱不断,土匪横行,自然灾害频繁,龙河镇一片荒凉,小麦亩产只有35千克,皮棉亩产9千克。新中国成立后,龙河镇兴修水利,推行旱改水,大面积种植水稻。2018年,龙河镇耕地面积3468公顷(土地确权面积),水面面积133公顷,林地面积133公顷,水稻种植面积约2200公顷,小麦种植面积约3066公顷;全年流转土地800公顷,其中适度规模经营面积600公顷。农业龙头企业4个,其中区级农业龙头企业1个,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个;培育农业家庭农场60余家。
第二产业
龙河镇的工业起于1985年,当时只有砖瓦厂、电器配件厂、龙河贸易公司以及几家私营小厂,固定资产56万元,从业人数不足1000人,产值不到80万元。进入20世纪90年代,龙河镇的乡村工业迅速发展,新建起毛纺厂、油脂厂、面粉厂、种鸡场等。2018年,龙河镇新签约项目4个。全年完成企业兼并重组2个,技术改造3个,新增规上企业2个。完成某科技公司3万平方米厂房、某制衣公司7000平方米厂房与和平3400平方米、姚庄272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群力7000平方米厂房正在进行基础施工。采取定点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实现农业招商固定资产投资4000万元,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000万元,完成招商引资额2亿元。全镇工业企业上缴地方入库税收1049.89万元,同比增长62.6%,重点工业企业开票销售同比增长18.1%。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新中国成立前,龙河镇只有一个少年识字班,当时称“学堂”,设在朱大兴村(现朱大兴社区),是由当时中共地下组织创办的。该学堂后改为朱大兴初级小学。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兴办了龙河初级中学。至1994年,境内小学多达19所,初级中学2所,在校生人数达5800余人。后来生源减少乡村小学相继撤并,至2018年,境内小学5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其中小学在校生人数2800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8年末,龙河镇境内有图书馆、文化站1个,剧场、影剧院1个,体育馆1个。
2018年,龙河镇成立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团,在企业、村居、机关、校园、社区等地开展宣讲活动,全年开展55场宣讲。新增各类公益广告500多处、乡风文明志愿站(岗)16个,组建35支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活动,开展文明引导、法制宣传、环境保护等志愿活动100余次;全年举办30余场文艺演出;举办第二届群众广场舞比赛。弘扬乡贤文化和好人文化,建成全区首家镇级乡贤馆,不定期组织乡贤开展“我为家乡发展献一策”金点子征集、“新时代、新乡贤、新乡风”主题观摩等活动。开展“文明家庭”“美德少年”“好婆媳”评选活动,评选出170户文明家庭。
医疗卫生
截至2018年末,龙河镇境内有医疗卫生机构7个,病床125张,执业(助理)医生40人。
社会保障
截至2018年末,龙河镇境内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个,床数120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8000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0600人,低保户1136人。
2018年,龙河镇新建标准厂房3万平方米,新增500个就业岗位;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9.8%,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人员5.06万人,覆盖率99.6%,为五保、低保及贫困户缴保费300余万元,为300多名特困户办理住院“零付费”绿色通行证;举办各类技能培训20余次,培训人员1000余人次。建成社会养老基地1处,配套设施齐全,提供床位120张。
镇村建设
2018年,龙河镇完成
235国道、
347省道两条道路扩展保障用地;新建将军里灯光篮球场,完成将军里广场改造升级、微生物发酵垃圾分类处理站和用电服务中心建设;实施镇区3所公厕改造升级,建设和平村生态文体公园。推进村庄环境提品升级,建成群众休闲广场4个计1400平方米,改造和铺设下水道7600米,安装路灯200盏,改造墙体7000米。
交通运输
新扬高速、235国道、347省道、耿龙路交汇贯穿。龙河镇西到徐州观音国际机场50千米,北到
宿迁站15千米,南水北调备用水源徐洪河穿境而流,可通航1000吨货船。
历史文化
地名溯源
龙河镇由流经境内的河流“龙河”而得名。龙河:传说在历史上龙河镇遭遇千年不遇的旱灾、庄稼枯黄。托塔天王
李靖路过这个地方,目睹旱情后急回天宫向玉帝禀报。玉帝急下圣旨,令东海一条水龙前去降雨救灾。相传水龙到达龙河镇境内时,落地翻身打滚,天空大雨倾盆,地面上便神奇地出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河道,致使当地庄稼复苏,从此百姓过上富裕的日子。为感谢上苍恩泽,百姓就把这条长约10千米河道尊称为“龙河”。
民间艺术
董王高跷
龙河
董王高跷源于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董王村,已有400余年的历史。龙河董王高跷,属民间舞蹈,俗称踩高跷。舞者扮成各种人物,手持道具,双脚踩着木跷。木跷高3尺,矮1尺不等,是以木棍中间装上蹬,脚踩蹬绑在小腿上,以跷代足。演员在锣鼓声中直立起舞,不断变换队形,善踩者行走自如,能做跌扑、翻滚,扑蝴蝶等动作。
著名人物
朱瑞(1905年—1948年),学名朱敦仲,字剑侠,江苏宿迁县人,中共党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奠基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出生于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朱大兴居委会。历任中央特派员、中共中央长江局军委参谋长兼秘书长,红军总司令部科长、红军学校教员、红三军政治委员等职。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0月起任东北民主联军和东北军区炮兵司令员,兼炮兵学校校长。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0月1日,朱瑞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战斗中牺牲,时年43岁,是中国解放战争中红军牺牲的最高将领。为纪念他,中央军委决定将东北炮兵学校命名为“朱瑞炮兵学校”。2009年9月10日,朱瑞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蔡崇惠(1873年—1942年)字沛恩,宿迁龙河人。出身地主家庭。爱读书,喜习武,有爱国爱民思想。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他响应八路军苏皖纵队司令员江华关于组织抗日自卫武装号召,在蔡乱庄组建宿迁抗日大队,江华委其侄蔡玉辉为大队长。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夏,宿迁抗日大队上升为八路军主力。时凌城日伪军400多人窜犯蔡乱庄。年过六旬的崇惠老人率60多个自卫队员与敌奋战10余小时,毙日军指挥官1名,毙、伤日伪士兵四五人。 不久,日伪200多人窜犯蔡乱庄附近沈桥,崇惠召集四乡自卫队,将敌围困2天1夜。青阳、洋河数百日伪军赶来增援,被困之敌才得突围逃命。
罗毅堂(1896年—1971年)字致远,宿迁龙河人。民国九年(1920年),师范毕业后曾任教师、县视学。中国国民党党员。民国十四年(1925年)8月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7月,曾是国民党宿迁县党部负责人之一。民国十六年(1927年)任宿迁县国民政府第三科科长,主管教育事业。他积极培训师资,选贤任能,注重改革教育方法,努力筹措教育经费。并参与纂修县志,为清宣统《宿迁县志》参校、监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沭阳县国民政府秘书、代理县长等职。抗战胜利后,曾在江苏省国民政府教育厅工作。建国后,为1—4届县政协委员。
蔡家彬(1847年—1918年)字宜亭,宿迁龙河双蔡圩人。清末诸生。绘画工,尤善人物山水。曾遍游大江南北,着笔无俗态、意境高远,名闻宿、泗各县。曾作蟠桃会图,3年始成。画中人物300余,人各其面;兽各其势。无一雷同,无一不工,为当时艺林盛称。画藏于蔡寿昌家,后被驻军旅长田子刚索去。1912年(民国元年),应耀徐玻璃有限公司之聘,绘画玻璃镜面,皆饶情趣,行销各大都市。曾纂辑《中朝纪要》。
荣誉称号
2019年11月21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龙河镇入选第三批全国“扫黄打非”进基层示范点名单;同年12月,龙河镇入选“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乡镇”。
2021年1月15日,被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授予“2020年全国“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