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道”起源于战国时期的高台建筑,随着建筑高度的降低,其道前高后卑,下塌于地。逶迤屈曲,宛如龙尾下垂,故谓之龙尾道。
释义
唐代含元殿
唐代含元殿前的甬道,自上望下,宛如龙尾下垂,故名。
示例:
唐
张籍《赠赵将军》诗:“身贵早登龙尾道,功高自破 鹿头城 。”
《新唐书·逆臣传上·安禄山》:“ 禄山 计天下可取,逆谋日炽,每过朝堂龙尾道,南北睥睨,久乃去。”
宋代太极殿
《宋会要辑稿》记载当时的西京洛阳宫城正殿太极殿前有龙尾道。
大内宫城,据京城之西北。宫城周回九里三百步。旧名紫微城。南面三门:正南曰五凤楼,国初建名;东曰兴教,西曰光政,隋、唐旧名。东面一门;曰苍龙,隋、唐曰重光,后改。西面一门:曰金虎,隋曰宝城,唐曰嘉豫,后改。北面一门:曰拱宸,隋、唐曰玄武,大中祥符中改今名。五凤楼内正南内太极殿门,隋曰永泰,唐曰通天、乾元,太平兴国三年名太极门,景德四年改今名。门东西各有门,唐初曰万春、千秋,今无榜。太极殿门外东西横门曰左、右永泰门,隋曰东、西华,唐曰左、右延福,后改。正殿曰太极殿,隋曰乾阳,唐初曰乾元、明堂,后改含元,梁曰朝元,后唐曰明堂,晋曰宣德,后复为明堂,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殿前有左、右龙尾道,日楼、月楼,东西横门曰日华、月华。殿后有柱廊,次天兴殿,旧曰太极后殿,太平兴国三年改今名。后有殿阁,其地即隋之大业,唐之天堂,后门北对建礼门。”
借指朝廷
示例:
宋梅尧臣《赐酒》诗:“近亲龙尾道,远袭雀头香。”
清
赵翼《邸抄》诗:“黄发召归龙尾道,翠云焚却雉头裘。”
旧时城外至城上盘旋而上的隥道
示例:
《资治通鉴·唐昭宗乾宁元年》:“ 王先成 请筑龙尾道,属于女墻。” 胡三省 注:“自城外筑墱道,陂陀而上,属于城上短垣。其道前高后庳,后塌于地,若龙之垂尾然,故谓之龙尾道。”
相关资料
典源
《西京记》:“西京大明正中含元殿,殿东西翔鸾栖凤阁,下肺石登闻鼓,左右龙尾道。”
《
宋会要辑稿》:“(西京洛阳)正殿曰
太极殿,隋曰乾阳(
乾阳殿),唐初曰乾元(
乾元殿)、
明堂,后改含元,梁曰朝元,后唐曰明堂,晋曰宣德(宣德殿),后复为
明堂,
太平兴国三年(978年)改今名。殿前有左、右龙尾道,日楼、月楼,东西横门曰日华、月华。”
《
能改斋漫录》卷七〈事实·龙尾道〉:“清,献赵公,嘉祐六年,言陈旭与御药王世宁通家亲戚,用是迁副枢。未行,遂丐出知虔州。有诗云:“乍乱龙尾道,来刺虎头城。盖唐含元殿前龙尾道,自平阶地,凡诘曲七转。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尾下垂于地焉。两垠栏悉以青石为之,故谓之龙尾道。”
《越绝书》《吴地传》:“无锡西龙尾陵道者,春申君初封吴所造也。”
《
资治通鉴》:“(尉逻)迥窘迫升楼, (崔)弘度直上龙尾追之。”
龙尾道遗址
含元殿前,有一条极负盛名的龙尾道。这条由丹风门内龙首渠桥头直达殿庭的御前大道,已被历代掘土和挖沟严重破坏,但古籍中的记载较多,结合考古发掘的现象,大体上可揭示其遗址面貌。 龙尾道是南北向的三条平行的斜坡台阶道,铺以砖石,长78米,其下即南端与平地上的御道衔接到达龙首渠桥头。发掘出的龙尾道中间一条宽为25.5米,两侧的两条各宽4.5米,距中间道的两边均是8米左右。由龙尾道的两侧出土的大量砖头和朱红色的石灰片来观察,可知原来道的两边均砌着砖壁,表面抹着一层朱红色的石灰面。道的形制是北端上殿的一段为台阶式。长14米多,但台阶只存底部的四五级,上面所铺砖石均已不存。向南则为平(稍呈漫坡形)、坡(徒坡)的长阶,每级长7米许。龙尾道上的铺砖都已破坏无存,但在拢土中却有大量素面的和莲花纹的方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