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山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和雷波两县交界处山脉
龙头山(彝语:所诺阿举嶓),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和雷波两县交界处,是黄茅埂山脊东南端的主峰,海拔3724米,山形似一艘船,有龙头山大断崖、云海等景观。
形成演变
横断山脉是形成横断山、大凉山、大雪山等南北向山系的构造基础,主体是一系列强烈东西向挤压的褶皱断裂组成的南北向褶断群。此带向北延伸到龙门山、六盘山、贺兰山。由于受其它构造体系的干扰和处在地壳西升东降的深大断裂带上,地壳活动剧烈,火成岩分布广泛,因而也是一个蕴藏着丰富多金属的成矿带。构造上属凉山褶皱带。
龙头山处于青藏高原的边缘部位,为大凉山主峰黄茅埂的余脉。由于长年累月流水的冲刷,在高原面形成巨大的断崖,使龙头山成为中国最典型的山原。
位置境域
龙头山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和雷波两县交界处。
地理环境
地质
龙头山区内地层古老,褶皱变质作用强烈,岩层破碎,泥石流、滑坡崩塌等地质物理作用在山区较为严重,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亦较频繁。
地貌
龙头山是一座船形断崖山,俯瞰山体表面是一块近似于长方形的马鞍形高原面,一条河流从鞍部流过,沿西北方向缓缓上升至海拔4000米的高原面黄毛埂,东南方向缓慢抬头至海拔3500米的龙头顶断崖。龙头山山顶也较平坦 。龙头山悬崖下发育着一片面积约10平方千米的‘张家界式’地质景观古里大峡谷
植被
龙头山的表面被各种类型的植物地毯式地包裹着,小叶杜鹃和刺竹是主力群落,大叶杜鹃也有分布,在不同季节展示其异彩。在黄毛埂一带,看到大面积的采伐迹地,一米以上的树桩依稀可见。山顶有草场约50万亩。
水文
龙头山境内溪沟、山泉较多,水源充足。
所属山脉
龙头山所在的黄茅埂属大凉山山脉中段,是黄茅埂山脊东南端的主峰。广义的黄茅埂不是一座山,是一座山脉,它山势由北向南延伸,北起大风顶,南至龙头山,南北跨度近100千米。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大小凉山之间,其实它也是大小凉山的一道分水岭,往东、往北属小凉山,往西、往南则属大凉山。
资源状况
生物资源
龙头山自然资源丰富,山脊的东西两侧,特别是东侧,拥有大片原始森林,主要树种为杉、桦、松、柏和硬杂木林等。龙头山的表面被各种类型的植物地毯式地包裹着,小叶杜鹃和刺竹是主力群落,大叶杜鹃也有分布,在不同季节展示其异彩。在黄毛埂一带,看到大面积的采伐迹地,一米以上的树桩依稀可见。
水资源
龙头山山顶较平坦,有草场约50万亩,溪沟、山泉较多,水源充足,是良好的天然牧场。
历史文化
人文典故
在凉山地区内马家黑彝都是家门,彼此都还没有开亲,黑彝家门之较为团结,也是凉山彝族社会中有名曲黑彝家支之一。
自曲尼曲布而下,二十六代至季弥乌阿,二十七代至乌阿阿尔,此为阿尔家名称所由来的始祖。
自阿尔以后,四传到阿素牢藉,这位阿尔家的笔母,在当时和后世都是远近闻名的。阿素牢藉本人虽然是云游凉山各地,但其家支则分布在凉山中心车子河流域各地。相传郎住在车子尔陀。阿尔家向美姑河以东发展,是从阿素牢藉的第四代后裔阿兹宜尔的两个儿子,宜尔车子和宜尔季坡开始的。据说宜尔生三子:长子宜尔百兹,初仕侯布列陀。后来,又有一部分子孙迁往龙头山下面。
发现历史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法国人多隆(Vicomte D’ollone)以西昌为起点,穿越了昭觉、美姑、雷波,过金沙江到达宜宾城。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中科院院士曾昭抡先生在西南联大期间,率队进行了一趟历时101天、行程上千公里的远行。他们于1941年7月2日由昆明步行出发。曾昭抡和学生裘立群为甲组,选择的是最艰难也是此行主要的考察路线。他们雇请当地彝族人带路,顶风冒雨,攀上凉山绝顶黄茅埂,在牧羊人的临时羊圈里过夜,半夜大雨倾盆,衣被皆湿,只好起来围着火塘坐了一夜。自黄茅埂下山后抵雷波县,然后取道屏山到宜宾。
2018年,《中国国家地理》上,地质专家第一次从专业角度揭秘包括龙头山在内的凉山地理奇观。
2022年起,在短视频平台,博主们喜欢冠以“地球的边缘”以旅行短视频的形式推荐龙头山大断崖。有的开场白是“世界上的断崖有很多,但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称为‘世界边缘’的,只有龙头山一处。”博主们多以越野车或摩托车前往,一些网民会分享在云端驾车和在草甸纵横驰骋的刺激体验。
保护研究
2022年8月,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多部门发布通告,对龙头山大断崖区域实施长期封山管控。
参考资料
探秘凉山地理奇观——“地球边缘”龙头山.凉山彝族自治州自然资源局.2022-10-14
龙头山.四川方志.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2 22:06
目录
概述
形成演变
位置境域
地理环境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