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楼西大街
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境内道路
鼓楼西大街(Gulou West Street),是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境内东西向道路,位于什刹海北岸,连接了地安门外大街与德胜门内大街。
历史沿革
元代时期,斜街始建。
明代时期,斜街保持商业街性质,众多住宅、寺观于此修建。
清代时期,斜街改称鼓楼西斜街。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至民国二年(1913年),鼓楼西斜街由土路修整为石渣路。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鼓楼西大街进一步修整,改铺砟石路。
民国时期,鼓楼西大街分为四段,即鼓楼西大街(自鼓楼至甘水桥)、甘水桥(自鼓楼大街至醇王府)、果子市大街(自甘水桥至西绦胡同)、德胜门丁字街(自德胜门至果子市大街)。
1950年,鼓楼西大街路面得到整修。
1965年,鼓楼至德胜门四段街道合并,称鼓楼西大街。
1983年,鼓楼西大街北部划入历史文化保护区域范围。
1994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将鼓楼西大街建设为特色商业街。
2017年6月,鼓楼西大街整理与复兴计划启动。
2020年9月15日,鼓楼西大街全线实现无违规占用人行步道停车,解决了该地区存在多年的违法停车问题。
线路设计
线路走向
鼓楼西大街位于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境内,于西城区北部,东起地安门外大街,经旧鼓楼大街,西至德胜门内大街。
线路互通
线路参数
配套设施
鼓楼西大街人行步道铺装仿古地砖,步道边设置1.6米宽石材条砖设施带,局部铺设古旧石板。
鼓楼西大街引入智慧化管理手段,应用多杆合一的综合杆,预留了多路扩展空间。
运营情况
票制票价
截至2024年4月,鼓楼西大街为市政道路,免费通行。
通行事项
截至2024年4月,鼓楼西大街禁止大型载客汽车(公交车除外)通行。
建设成果
2022年3月,鼓楼西大街入选《首都功能核心区传统地名保护名录(街巷胡同类 第一批)》。
文化特色
沿线建筑
鼓楼西大街两侧有广仁寺、关岳庙拈花寺宋庆龄故居等多处文物古迹。
关岳庙原是道光帝第七子醇贤亲王庙,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修建;至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建成;于民国三年(1914年)并祀关岳,称关岳庙。关岳庙坐北朝南,分三进院落,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均用黄琉璃绿剪边瓦色,正殿重檐歇山顶,殿前月台宽敞,为晚清上乘建筑。现为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京办事处。
拈花寺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于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初名千佛寺,盖因寺中千佛阁内有明代所铸的铜佛“毗庐世尊莲花宝千佛”,座如莲花,在佛座周围的千朵莲花上有千佛旋绕。
宋庆龄故居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为大学士明珠的府邸花园,乾隆年间为和珅别院,嘉庆年间为成亲王永瑆王府花园,1872年醇亲王奕譞成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宋庆龄自1963年4月乔迁于此,一直工作、学习和生活到1981年5月29日逝世。1982年5月29日起,宋庆龄故居对外开放。
元代码头遗迹位于鼓楼西大街西侧,现存条石路与棕色围栏。元代码头由刘秉忠规划设计,是元大都的商品集散地,是昔日积水潭水面宽广与元大都商业繁华的标志。
命名由来
鼓楼西大街因位于鼓楼之西而得名。
文化活动
鼓楼西大街启动“打卡鼓西、漫步斜街”文化消费活动、“领读鼓西 探秘斜街——健步读街计划”等文化活动,讲述鼓西文化故事、传播鼓西文化内涵、展示鼓西生活氛围、体验鼓西特色美食,呈现鼓西街区的文化底蕴和记忆符号。
文学作品
“鼓楼西大街”出现于《红楼梦》第五十七回:“宝钗道:‘我到潇湘馆去。你且回去,把那当票叫丫头送来我那里,悄悄的取出来,晚上再悄悄的送给你去,早晚好穿,不然,风闪着还了得!——但不知当在那里了?’岫烟道:‘叫做什么恒舒,是鼓楼西大街的。’”前门外鲜鱼口街曾有曹家的产业。鲜鱼口周边的鼓楼西大街、兴隆寺等地名都写在了《红楼梦》里。
价值意义
鼓楼西大街是北京老城中为数不多的斜街之一,是连接东西城的重要通道。(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 评)
鼓楼西大街是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的核心区域之一,也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传统商业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和商业价值。(《北京日报》 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1 08:31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