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
黄河上游的支流
黑河(又称墨曲),因两岸沼泽泥炭发育,河水呈灰色而得名。黑河发源于红原松潘两县交界岷山西麓的洞亚恰,由东南流向西北,经若尔盖县,于甘肃省玛曲县曲果果芒汇入黄河,河道长456公里,流域面积7608平方公里。与附近的白河同属黄河上游大支流,位于黄河流域最南部,流经川北若尔盖高原,两河分水岭低矮,无明显流域界,存在同谷异水的景观,加之流域特性基本相同,堪称“姊妹河”。
干流概况
黑河(又称墨曲),为黄河右岸一级支流。又称墨曲、麦曲、洞亚恰、若尔盖河。因两岸沼泽泥炭发育,河水呈灰色而得名。
黑河发源于四川红原县松潘县交界处的岷山山脉西侧洞亚恰。上游称麦曲,西北流入沼,入若尔盖县境。麦曲,是黑河在红原县境内的称呼。黑河上游的主干河流,发源于色地乡。由色地乡向西转西北,经麦洼乡流入若尔盖县境内。红原县境内长88公里,流域面积997平方公里。上游支流众多,主要河段发育于沼泽地区。河床平均比降5.07‰,天然落差446米。
若尔盖县境,折西,右纳热尔根柯;曲折西行于沼泽区中,左纳哈曲、格曲;又曲折向北,右纳热曲,曲折过若尔盖县城西,穿过沼泽区,过上村(瓦尔果尔)、中村(依各玛),转北过嫩哇乡,右纳达水曲;转西偏北过嘎沙,曲折西行,为若尔盖县与甘肃省碌曲县之界河;又西行为若尔盖与甘肃省玛曲县之界河。又西入玛曲县境,至曲果果芒汇入黄。河道长456公里,流域面积7608平方公里。其中四川省境7608km),落差475m(3875~3400),水能蕴藏量3.1万kw。
水文特征
黑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为640~750毫米,是黄河流域年降水量的高值区之一,7~9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三分之二,暴雨的量级和频次都是黄河流域的低值区,加之地面沼泽对径流的滞缓作用,无大洪峰出现。黑河若尔盖水文站1961年7月7日实测洪峰流量为191立方米每秒,历时一个月,洪水总量达3.31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黑河为18.3亿立方米,径流模数每平方公里为24.1万立方米,居黄河支流之冠。
主要支流
热曲河,系黑河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红原色地乡。河源海拔高程3660m。上游主要由嘎让括合、麻翁、热拉公玛、热拉嘎玛等大小支流组成。县境内流长60公里,流域面积383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3.78‰,天然落差227米。经色地乡流入若尔盖县境内。热曲河大致自南向北流,经汤热曲、班佑、若尔盖县城、在霍道附近汇入黑河,河口海拔高程3268m,平均比降1.06‰,全流长139km,流域面积1276平方公里。
格曲,发源于红原瓦切乡境内,向北经麦洼乡流入若尔盖县境内。红原县境内流长65公里,流域面积368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7.29‰,天然落差474米。
哈曲,发源于红原色地乡境内海拔4275米的岗嘎尔。上游称哈柯,到麦洼乡境内称哈曲。由色地乡向北经麦洼乡流入若尔盖县境内。红原县境内长74公里。流域面积425平方公里。河床平均比降6.35‰,天然落差470米。
开发治理
沿岸各县充分利用黑河、白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兴建小水电站。由于认真贯彻发展小水电建设“谁建、谁有、谁管、谁受益”的政策,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办法,到21世纪初已建成小水电站36座,装机51台,容量为6909千瓦。结束了几千年松脂照明和点油灯的落后状况。加速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在电力富裕地方,还开始实行“以电带柴”,用电来煮饭、炒菜、烧水、取暖,展现了农村电气化的美好前景。
黑河、白河的原始自然景观,独占草原风光。藏族风情、山水湖泉、珍禽异兽、民族食品,吸引着无数游客。雄伟壮观的黄河九曲,第一曲便在这里,在四川、甘肃、青海享有盛名的阵扎温泉也位于境内。此外,还有建筑奇异、历史悠久的藏族寺庙。
流域概况
地质地貌
黑河流域位于红原弧形构造的内侧,受弧形构造的控制。在早更新世时期,这里由于地质构造运动而断陷成湖,汇集周围山地水流,自成独立水系,称为唐克湖,后逐渐成为沼泽。白河、黑河就是在这一沼泽区发展而成的,所以这两条河除上游丘陵区有较明显的河谷外,大部分河段河流都在盆底沼泽间串流蛇曲,水系发育为湖串形。沼泽遍布,湖泊众多,较大的沼泽地有喀哈尔乔、乔雷乔、乔迪公玛、黑青乔、鄂列格纳和日十乔等,较大湖泊有哈丘、措拉坚、莫乌错尔格等。湖沼面积共4322平方公里,其中白河流域1020平方公里,黑河流域3302平方公里,分别占各河流域面积的18.6%和43.4%。这些沼泽地区,河道平缓,排泄不畅,底层又为粘性土质,渗透性差,土壤经常处于饱和状态,而且日照强烈,植物生长繁茂,有利于泥炭、沼泽发育。在这种自然地理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了中国最大的沼泽地。泥炭层厚可达十几米以上,储量19.1亿吨,分布集中,质量也比较好,据当地试验,泥炭的发热量很高,每公斤可达3000大卡,大致与木柴相仿。泥炭不仅是一种能源,而且可以作为良好的有机肥料,还可以提炼稀有金属和化工原料。
流域内丘缓谷宽,曲流发育,多牛轭湖,下游段多湖沼,水草丰茂。黑河流域有沼泽地33万hm,泥炭储量丰富。并有辽阔的若尔盖草原,当年红军长征在若尔盖的班佑召开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巴西会议。
植物、生物多样性资源若尔盖县木材资源丰富,植物127科1162种,主要有冷杉、云杉、油松、高山柏、桦木等若尔盖县林木资源,有紫果云杉等珍贵林木。药用植物有121科1094种,盛产贝母、虫草、秦芫、羌活、大黄、鹿茸、雪莲花等名贵中药材,境内动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29目65科251种,其中:兽类62种,鸟类162种,爬行类4种,两栖类4种,鱼类19种。主要有黑颈鹤、藏鸳鸯、白鹳、梅花鹿、小熊猫等珍禽异兽。盛产麝香、虫草、贝母、鹿茸、雪莲等名贵药材,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大熊猫、豹、野驴、四川梅花鹿、黑颈鹤等10种;二级保护动物有狲猴、黑熊、小熊猫、疵鼻天鹅、秃莺、蓝马鸡等。
矿产资源至2010年底,若尔盖县矿产资源有泥炭、煤、铁、铜、铀、金等30多种,特别是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储量达41亿立方米。
若尔盖县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地带,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黄河与长江分水岭将其划为东西两部。四邻分别与甘肃省玛曲、碌曲、卓尼、迭部四县和州内阿坝、红原、松潘、南坪四县接壤。东西与南北最大距离约150km,土地总面积10436.58km个乡,全县人口6.41万人。若尔盖县地域辽阔,资源富集,优势突出。畜牧资源得天独厚,有天然草原1212.6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978万亩,常年饲养牦牛、藏系绵羊、河曲马等草食牲畜100混合头,其中牛42.5万头、羊54.3万只、马2.4万匹、猪0.8万头,是四川省重要的草饲畜牧业基地。境内森林茂密,林地面积210万亩,活立木蓄积量3123。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有脊椎动物25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种,二级保护动物41种;有野生植物1100余种,盛产贝母、虫草、秦艽、羌活、大黄、鹿茸、雪莲花等名贵中药材。县藏医院研制的珍珠七十丸、夏萨德西丸及仁青系列藏药享誉藏区。矿产资30多种,特别是泥炭资源极为丰富。可开发的水能资源3.37万千瓦。2002年底,全县GDP达24943万元,较1978年翻了三番多,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548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87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173万元,三次产业结构已由传统的“一二三”结构转变为“一三二”结构,其比例为62:29:9。2012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完成11011万元,同比增长6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688万元,同比增长40.6%。
若尔盖县是四川通往西北省区的北大门,国道213线贯穿县境,省道209线在县城与国道213线相汇。经国道213线,若尔盖县城至松潘140km,至九寨沟222km;至成都487km;至兰州524km;经省道209线,若尔盖县城至红原133km,至成都596km。
气候特点
黑河流域属大陆性寒温带气候,又是“松潘低压”常年所在地区。地面高程在海拔34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只有0.7~1.1℃,极端最低气温达-33.7℃。气候特点是“冬长、夏无、春秋短”。多年平均气压为666~670毫米,变幅不大,水的沸点很低只有88℃左右。空气中的含氧量约相当于内地平原的40%~67%。
经济文化
黑河流域境内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首先是森林资源,共有原始森林面积153万亩。其中云杉、冷杉、落叶松、桦木、白杨等都是优势树种,紫果云杉被誉为杉类之王,材质特别优良,已有30万亩列为国家保护的稀有珍贵树木。其次是矿产资源,现已查明的矿产有煤、铁、铜、铀、钙、黄金、泥炭等20多种,其中泥炭储量居全国之首。再次是药材资源,所产野生中药材、常见的有100多种、大宗药材有贝母、甘松、大黄、羌活、柴胡、独活、秦艽、黄芪、麝香、虫草等,其中尤以松贝为最著名,远销东南亚和日本等地。再次是动物资源,珍禽异兽有黑颈鹤、盘羊、藏马鸡、白马鸡、大天鹅、小天鹅、林鹿、马鹿、扭角羚、水獭、金猫、猞猫、猕猴、蓝马鸡等,国家重点保护的动物就有14种。
黑河、白河流域内的红原、若尔盖两座县城,都有光荣的革命史迹。红原,过去是历代政府政令难以到达之地,建国以后的1960年8月、开始建立县制,就因为红军长征经过草原,才取了这个县名。中国工农红军在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途经红原县,爬雪山、过草地,夜间露宿草潭,白天采食野草、树根,在广大藏挨同胞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胜利越过茫茫草原,到达巴西。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过亚克夏山时英勇牺牲的红军战士,雄伟的烈士墓碑巍然屹立在亚克夏山上,永远为各族人民所敬仰。若尔盖,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草地的重要地区,党中央曾在此召开了历史上著名的巴西会议。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7 13:16
目录
概述
干流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