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尾鸥
鸥科鸥属鸟类
黑尾鸥是鸥形目鸥科鸥属鸟类,别名叼鱼郎、打鱼郎。体长47厘米。嘴黄色,尖端红色,具黑色环带;虹膜淡黄色,眼脸朱红色;头、颈白色;背和两翼深灰色,两翼长而窄,外侧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深灰色尖端白色,形成翅的白色后缘,合拢的翼尖上具四个白色斑点;腰、尾上覆羽及整个下体为白色;尾白色而具宽大的黑色次端带;脚黄色,爪黑色。
形态特征
夏羽两性相似。头、颈、腰和尾上覆羽以及整个下体全为白色;背和两翅暗灰色。翅上初级覆羽黑色,其余覆羽暗灰色,大覆羽具灰白色先端。外侧初级飞羽黑色,从第3枚起微具白色先端,内侧初级飞羽灰黑色,先端白色,次级飞羽暗灰色,尖端白色,形成翅上白色后缘。尾基部白色,端部黑色,并具白色端缘。
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头顶至后颈有灰褐色斑。
当年幼鸟通体褐色,具灰色羽缘,尾羽黑褐色;第2年幼鸟头、颈白色而沾灰色,尾近端黑斑宽达60~90毫米,最外侧尾羽仅基部两侧白色,飞羽从第6枚起至三级飞羽灰褐色,先端白色。翅上覆羽灰褐色。从第三年起完全变为成鸟羽毛。
虹膜淡黄色,眼睑朱红色;嘴黄色,先端红色,次端斑黑色;脚绿黄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体重♂425~675克,♀400~633克;体长♂433~510毫米,♀435~460毫米;嘴峰♂42~51毫米,♀43~49毫米;翅长♂351~390毫米,♀355~382毫米;尾♂128~150毫米,♀125~144毫米;跗跖♂47~59毫米,♀49~58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沿海海岸沙滩、悬岩、草地以及邻近的湖泊、河流和沼泽地带。
生活习性
常成群活动。成天在海面上空飞翔或伴随船只觅食。也常群集于沿海渔场活动和觅食。有时也到河口、江河下游和附近水厍与沼泽地带。
主要在海面上捕食上层鱼类为食,也吃虾、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等。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
旅鸟:澳大利亚、加拿大、墨西哥、泰国、美国。
繁殖方式
繁殖期为4~7月。常成小群集群营巢。在好的营巢地,也集成数十对的大群营巢。通常营巢于人迹罕至的海岸悬崖峭壁的岩石平台上,也营巢于海边小岛和海岸附近内陆湖泊和沼泽地中的土丘上。巢呈浅碟状,由枯草构成。巢的大小直径为外径15~25厘米,内径10~13厘米,深1.5~2.2厘米。巢间距最近为0.75米。最早于4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产卵通常2枚,偶尔多至3枚。卵的颜色为蓝灰色。灰褐色或赭绿色,密被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点;卵的大小为56~74×39~49毫米,重57~68克。卵的形状为卵圆形或梨形。雌雄轮流孵卵。孵化期为25~27天。雏鸟孵出后全身被有灰褐色绒羽,嘴先端具红斑。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食物主要为鱼和昆虫。雌性期主要由亲鸟半消化后再吐出喂养。大约经过30~45天的喂养,幼鸟即能飞翔。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LC)。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非常大,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2022年11月26日上午,长汀县观鸟爱好者在河田镇河田塅的稻田里拍摄到一只正在觅食的怪鸟;27日中午,新罗区观鸟爱好者在东肖水库观察鸟类时也抓拍到一只捕食的怪鸟。经龙岩市观鸟协会权威人士张闽辨认,发现这两只“怪鸟”同是黑尾鸥,为龙岩市首次发现的鸟类新记录种。
放归自然
2024年8月13日,在青岛森林野生动物世界举行黑尾鸥放归自然活动仪式。这属于国内首次黑尾鸥野化放归,36只黑尾鸥回到野外。
参考资料
Larus crassirostris.The IUCN Red List.
黑尾鸥(图).北京科普之窗.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7 14:36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