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族民居
海南岛独有的少数民族
黎族民居是海南岛独有的少数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凝聚着黎族人民的聪明与才智。
黎族村落
村落选址
黎族的村落多散布在盆地、河谷台地和滨海平原上。黎族聚居的地区包括五指山、鹦哥岭、黎母岭、霸王岭、雅加大岭等山区地带,地势是东北高,西南低,中南部地区为五指山腹地。黎族的居民点,黎语称“抱”( bou)或“番”(fa:n),为“村”的意思。黎族的村落有的是同姓聚族而居,有的是多姓聚居。村落内各个成员之间,大家都有“同村又同亲”的观念。
选址原则
黎族村落的选址原则具体归纳为“三靠一爽二干净”。
“三靠”:一靠近耕地,便于劳作生产,也便于在其周围的小丘陵或山坡种植杂粮。二靠近河川或溪流,便于用水灌溉农田及生活饮用,并且可以捕捞水族类改善生活。三靠近山岭及森林,便于获取日常燃料及建筑用材,还可以狩猎。
“一爽”:指地势要高爽,要有一定坡度,不占用耕地。这样可以防湿、防潮,避免房屋遭到破坏、人畜生病;同时,还可利用坡度让雨天将地表的脏杂物冲到村外或洼地田里去,保持村内卫生。
“二干净”:指居住的地方一要“干净”,死过人或有不好传说的地方不能建村;二是野兽出没少,避免山猪、猴子等对农作物的破坏。
民居类型
黎族村落传统的建筑物除了住宅外,还有隆闺、谷仓、土地庙、竹楼、晒谷场、牛栏、猪舍等。一般情况下,住宅群外围分布着谷仓、牛栏、猪舍等建筑物;村子入口处一般有土地公庙;村内公共场所有悬挂传统的铜锣以及牛皮大鼓的竹楼、晒谷场等。
住宅
黎族主要有船形茅屋和金字形茅屋两种样式。船形屋是黎族最传统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住宅。它以木条、竹子、红白藤和茅草为建筑材料,房屋的骨架用竹木构成,十分原始和简单,属于传统竹木结构建筑。船形屋有高脚船形屋与低脚船形屋之分,外形像倒扣的船篷,屋架用红、白藤扎紧,上盖茅草或葵叶。金字形茅屋是黎族人民在与周边民族交往时吸收过来的住宅类型,20世纪50年代后普遍出现于黎族社会。它以树干作为支架,竹木编墙,用稻草与泥混合后抹成泥墙。
隆闺
按黎族社会的习惯,儿女长到了13~14岁时,家长就为他们在外面建一间小房子居住。这种小房子黎语叫“隆闺”( ploɡkui),意为“不设灶的小屋”。隆闺有兄弟隆闺与姐妹隆闺之分。兄弟隆闺由男孩子自己上山备料建造,姐妹隆闺则由她们的父母亲帮忙建造。隆闺一般建在村落的村头、村尾僻静处或谷仓边,有的也在父母住房边搭建。隆闺的式样与主房相似,但规格要小得多,只有几平方米,室内只设床铺,只开一个小门。隆闺有大小之分,大的可住3~5人以上,小的只住1~2人。隆闺内不设火灶,专用于学习、睡觉、玩乐。
谷仓
黎族社会中谷仓是古代“干栏”建筑的遗存。这种谷仓上有茅草盖顶,下有架空地板,仓身多为木板、泥墙、竹席制成,有防潮、防鼠等功用。
土地公庙
大多数黎族村落都建有土地公庙,供奉奇形石头供人朝拜。黎语称之为“鬼屋”,起着镇村神、保护村庄的作用。
竹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大部分的黎族村落内专门搭建一座竹楼用来悬挂皮鼓。遇有事,如节日、庆典、祭祀祖先、捉捕盗贼、抵御外敌、庆贺丰收及全村性活动时,村长或族长便敲皮鼓来集众。竹楼可以说是人们集中议事、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种建筑类型逐渐消失。
晒谷场和晒谷架
在黎族村落中,经常会见到数户人家用细的树枝或竹片筑成围墙,共同圈围一块场地做成晒谷场。围墙用来阻挡家禽家畜闯入,常设有一个小门作为出入口。在晒谷场旁常设晒谷架。晒谷架用直径约20~30厘米的青梅木等打桩作为竖架,用稍细的竹子绑在上面(双面)作为横架,搭成网格状。山栏稻、水稻等从双面对插挂在晒谷架上。晒谷架高达2.5米以上,上下需要借助梯子。
到1990年时,五指山地区的部分黎族群众在从事零星的“砍山栏”生产时,常在山栏园地边架起晒谷架,收割山栏稻时直接把稻谷晒在上面,等晒干后才挑回家。别的地方已少见晒谷架。
牛栏
黎族每个村落都有牛栏,水牛白天耕作、搬运或放牧,傍晚就被赶进牛栏。牛栏多数是露天牛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建起了有茅草盖顶的牛栏。黎族的牛栏有圆形与长方形两种形式,圆形较为古老、原始。这些牛栏都是以木条打下边桩,然后用较细的树枝或粗藤编成篱笆,栏高约1.5米左右,入口处用结实的木枋做门角柱,装上数条活动的横木为插拴。牛栏的面积一般约有10多平方米,可容纳1~2头牛,农业合作社时期的牛栏面积较大,可容纳10~30多头牛。
猪圈
黎族村庄里几乎家家户户都建有猪圈。猪圈习惯建在斜坡上,以便于雨水冲刷猪粪,保持猪圈的清洁卫生。建造猪圈时,将两根木柱插入斜坡上作支承,与平地上的两根木柱围成一个长方形的圈栏,四周以疏木棍作栏杆,用藤皮扎紧。顶部铺有茅草盖,猪圈顺着斜坡方向倾斜。前高后低,下雨时雨水可顺势冲刷圈内污垢。
山寮房
黎族的山寮房一般建在山栏园或水稻田边的坡地上。黎族的山栏园一般离村子很远,村民们经常要带着简单的行装和铁锅住在山栏园里,于是就在山栏园内搭建一个简易的高架小茅草房,作为巡园、休息、用餐和驱赶野兽的临时场所。
发展演变
综述
黎族传统的住宅形式是船形屋。船形屋是黎族人民吸收了我国古代西南各民族的“干栏式”建筑,并结合海南岛特殊的地理环境创造出来的独特的建筑类型。船形屋具有船的特征,黎族村落中最古老的一种住房形式——高脚船形屋,就犹如一条倒扣起来的船只。
黎族的住宅形式经历着三个阶段的演变过程,第一、第二阶段是住宅形式自身的演变发展,第三阶段是受外来居住形式的影响而发生的演变。
第一阶段
第一阶段由穴居逐渐变为巢居。晋代时“珠崖人皆巢居”的记载说明当时黎族人民已普遍从地面住到了树上,远离猛兽虫蛇的侵害。
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是黎族船形屋住宅形式的不断演化。黎族人民的居住形式由巢居转为干栏式船形屋。宋代各史籍中都有记载黎族人居住船形屋的情况。
“居室形似覆舟,编茅为之,或被以葵叶,或藤叶,随所便也。门倚脊而开,穴其旁以为牖。屋内架木为栏,横铺竹木,上居男妇,下畜鸡豚。熟黎屋内通用栏,厨灶寝处并在其上;生黎栏在后,前留宅地,地下挖窟,列三石,置釜,席地炊煮,惟于栏上寝处。”
直到清代,船形屋仍然是黎族地区普遍存在的住宅形式。在社会生产力提高,居住环境改善后,船形屋的发展变化会有所不同。尤其是在人类用火技术成熟之后,抵御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船形屋的发展演变就更为迅速。船形屋一般遵循着由高脚船形屋——低脚船形屋——落地船形屋——半船形屋的演变方向。高脚船形屋是黎族最古老的一种住宅形式,由柱子架空地面约1.5~2米,多选在坡地修建,与地形巧妙结合,上面住人,下面养牲畜,以木梯上下。其主要为白沙黎族自治县润方言地区黎族特有的住房。20世纪40年代后逐渐消失。
低脚船形屋与高脚船形屋相似,只是楼板高度降低,一般在0.7~1米之间,屋底失去圈养牲畜的功能。落地船形屋直接建在地面上,没有架空地板,拱形屋盖一直贴至地面,但内部的居住面仍架离地面30厘米左右,保留了干栏式建筑的痕迹。半船形屋直接建在地面上,船篷状的屋盖不再直落到地面,而是在纵侧面建起矮小的檐墙,其檐口离地一般有0.8米。船形屋在其演变过程中没有失去黎族传统住宅的独特风格,其船篷结构形式得以保存,只有居屋高度发生了变化。
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是黎族传统船形屋演变为金字形茅屋。
这种茅草屋是在与汉族等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吸收过来的建筑类型。金字形住房在采光、通风、建筑技术等方面有显著的优点,能在黎族社会普遍流传。
金字形茅草屋为人字或金字顶,四面为泥墙,有窗户与门口,与汉族住宅相似。金字形茅草屋属竹木结构,顶上覆盖茅草;另一种金字形屋就是砖瓦结构房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崖县、陵水县、东方县、琼中县、乐东县等县的一些黎族群众已采用汉式的金字形屋,一些富裕人家则已建起汉式的金字形砖瓦房。黎族人住进砖瓦房后,多数在居屋外另建小厨房,厨房内除沿用火塘和三脚架外,灶台多数改变为马蹄灶和台灶。黎族传统住宅的内部结构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到1990年,黎族村落里的金字形砖瓦房占绝大多数,并且出现了钢筋水泥式的平顶房、楼房。金字形茅草屋多数只作厨房用。
民族特色
居住地点
主要聚居在五指山市、保亭、乐东、琼中、白沙、陵水、昌江等地。一般以同姓聚居,一个村庄的村民大多数都是同一姓氏。如今,这种现象在逐步改变,同姓聚于一村的比率在大大降低。黎族村寨都依山傍水,村寨建在山坡上,一间 间一幢幢的茅屋、竹楼,还有小河在村前流过,构成了一幅田园式的生活。河水是村民们取水的主要来源。 黎族民居以各个支系的不同而各具特色。通过民居的不同特点可以区分出的支系来。如:杞黎以船形屋为代表,而润黎则以龟形屋为代表。
房屋特点
在不同形状的房屋中,船形屋是最 具有原始风貌的建筑,相传在三千年前的殷周,黎族的祖先乘木船漂流过海,克服了种种险阻,来到了美丽富饶的海南岛,并决定在此定居,于是木船就成了他们避风挡雨的屋舍。后代为了纪念祖先并崇拜祖先,木船形的草屋便代代相传,而且取名叫“船形屋”。如今,船形屋已不多见了,主要保存在五指山腹地。
传统的船形屋,高约三、四米,宽约两米左右。以竹木为架,茅草为屋顶。地下以木板或竹子为主,可以防潮。一般离地面1米左右。屋里设有火塘。
龟形屋是润黎所特有的。龟形屋远看像只乌龟,是所有黎式民居中较大的一种。屋呈圆形,主要以竹木为墙架。
黎家茅草屋的搭建是非常有趣且十分原始的。首先,以竹木捆扎的方式,搭成屋的框架。然后,把选好的稻草根放在水里泡三天,等到腐烂以后与有黏度的红土掺和在一起,再把它一块一块捞出来,糊在搭好的竹架上。当“墙”修好后,就开始搭建屋顶。屋顶的主要用料是茅草和竹条。先用竹条把晒干的茅草一捆一捆夹好,运上屋顶后,再把一捆一捆的茅草间用竹条捆扎连结,这样屋顶就非常结实。即使是倾盆大雨,还是台风,都没有被风吹倒和漏雨的现象。屋顶的茅草1——2年换一次。
在黎族家的屋门上,常会悬挂牛头和牛角。这是他们喜爱牛、崇敬牛。如果跟随自己十几年的牛死后,他们会把牛的额骨、牛角留下,悬挂在自家门口。牛角是成对搭配的,一只公牛、一只母牛,母牛角置于公牛角的上边。黎族人以这种方式表达对牛的怀念和喜爱,同时也象征着主人要像牛一样勤劳与不畏艰辛。
文化艺术
文化书籍
黎族虽然没有本民族文字,但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口头文学。其形式活泼,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世代相传。主要包括故事、传说、神话、童话、宗教家谱等。比较著名的有《人龚的起源》、《五指山大仙》、《洪水的传说》、《甘工鸟》、《鹿回头》等。既反映了社会历史,总结生活经验,传播各方面的知识,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寄托了黎族人民的美好希望和追求。
风俗习惯
黎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音乐和舞蹈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民间音乐有自己的传统乐器:鼻箫、口弓、叮咚板、独木皮鼓、蛙锣等。民间歌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海南汉语作唱词,以黎族民歌韵律为唱腔,称作“汉词黎调”;一种是用黎语作唱词,称为“黎谣正调”。内容多样,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颂歌、仪礼歌、叙事歌、杂歌等。歌者即兴作词、吟唱心曲,引人入胜。并有独唱、对唱、说唱、联唱、领唱等不同形式。曲调旋律,各地区略有不同。
有歌就有舞。黎族人民不仅善唱歌,也爱跳舞,他们的舞蹈来源于生产和生活,来源于对祖先的崇拜。内容主要有生产舞、生活舞和宗教仪礼舞。较著名的舞有《招福舞》、《打柴舞》(竹竿舞/打竹舞)、《舂米舞》等。舞时,往往歌声、打击乐和喊声相融,场面欢快。
造型艺术
黎族的造型艺术,以织锦工艺最为著名。利用各种不同的纺织工具,从轧棉、弹棉、纺线、染色、理经、织布、刺绣,直到生产出色彩斑斓的锦、被、单、筒裙、花带等,已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生产工艺。而且至今,著名的“崖州被”和“双面绣”,以其技术精巧细密,花色艳丽又富于特色而驰名。此外,黎族的独木器制作和竹藤编织工艺,也十分著名。
现只是一些群众保存有黎族传统服饰及生产、生活工具,棉麻制品有男女上衣、女筒裙、头巾、木棉布料、麻布料、麻被、麻袋等。黎族妇女服饰主要有上衣、下裙和头巾,黎族女上衣长61厘米,腰围55厘米。麻布料长3.08米,宽25厘米,木棉布料长4米,宽17厘米,麻布料首公上衣,衣为灰色,仿铜纹,黑色浅绿,衣长76厘米,腰围57厘米,衣袖通长115厘米。首饰品有铜耳坠、银耳环、银项圈、铜铃、银手镯、银质袍钮扣、银戒指等。生产、生活工具有木竹藤制品、织锦工具、独木舂血,编压斗笠工具、纺纱工具、园木平耙、藤箩、藤罐、独木凳、捕鱼工具、狞猎工具、箩筐、斗笠、独木牛铃、男女刀篓、陶瓷、陶罐等生产、生活用品。藤罐有一圆形盖子,通体呈褐黄色,高16厘米,口径10厘米,底径12厘米;捕渔工具用麻的纠维织的,直径58厘米,陶瓷是黎族自己制烧的,褐色,素面完整,肩部有7个乳针钿,口径23厘米,高38厘米,底径22厘米。
女上衣、筒裙、棉质布料、麻质布料、头巾、腰带、彩带等,其中头巾的两侧绣有汉文字,巾长155厘米,宽23.5厘米。黎族女上衣衣的款式前下摆长,后下摆短,衣胸两侧绣花纹,长55厘米,腰围40厘米,衣袖通长106厘米,筒裙长50厘米,腰围38厘米,棉质布料彩带长4米,宽20厘米,这个彩带是黎族结婚时习惯绕在床顶边。服饰式样都显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首饰品有铜耳坠、铅手镯、银质钮扣、珠子、耳铃、脚镯、项饰、发饰等,铜耳坠顶部有一弯扣,下端一弯勾,橙黄色,铅质手镯:镯身锻成一簿铅片圈,内平滑,外原两凸起的铅片弯勾而成,表面有绳纹,弦纹。生产、生活工具有藤箱、藤萝、竹笠、鱼笼、露儿叶席、狩猎工具、捕渔工具、多种独木器物等。
参考资料
第十节 风俗习惯.海南史志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29 21:07
目录
概述
黎族村落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