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魟
魟科魟属动物
黄魟(学名:Dasyatis bennetti)是魟科、魟属的一种鱼类。体盘菱形,前缘斜直,与吻端约成60度;体盘宽比体盘长约大1.1倍。吻端尖,吻长约等于体盘长的1/4,约比眼间隔大2倍。眼中大,稍突起;眼径几与喷水孔等大。口小,口前吻长比口宽大2-2.3倍。口底中央具显著乳突3个,外侧另各具细小乳突1个。尾细长如鞭,尾长比体盘长大2.7-3倍;在尾刺后方的背侧面无皮褶,而腹侧面则有低窄的皮褶,约延伸至尾刺后之1/4的尾长。幼体完全光滑。成体体背中央具一纵列小棘;肩带两侧亦各具一短列小棘。体背黄褐色或灰褐色,有时具云状暗色斑块,体盘边缘浅淡;腹面呈淡白色。
动物学史
黄魟(Dasyatis bennettii)是在1841年,由德国鱼类学家及生理学教授米勒(Johannes Peter Müller,1801-1858)与德国医生、病理学家及解剖学家亨勒(Friedrich Gustav Jakob Henle,1809-1885),在《横口鱼的系统描述》(Systematische Beschreibung der Plagiostomen)中,根据采自日本西南沿海的个体,以“贝内特氏三角魟(Trygon bennettii)”之学名首次被记载。
黄魟学名的由源,属名Dasyatis是希腊语“dasys”的拉丁语“dasy”及希腊语“atis=batis”的拉丁语“batis”的并合,意思是“多毛”的“鳐”,而种名bennettii则是英国动物学家贝内特(Edward Turner Bennett,1797-1836)姓氏的拉丁语化名。
中国香港邻近海域“黄魟”的最早文献,见于1846年,由苏格兰海军外科医生及博物学家理查森(John Richardson,1787-1865),在《大英科学促进协会报告》(Report of the 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中《中国与日本海的鱼类学报告》(Report on the Ichthyology of the Seas of China and Japan),根据居澳门任职英国东印度公司(British East India Company)茶叶检察官的英国博物学家里夫斯(John Reeves,1774-1856)的绘画(无标本记录)以“肉色三角魟(Trygon carnea)”的学名记载的为首个记录。香港有关本种的最早鍳定确认,除一些未刊印的早期政府资料,仅见于著者1990年代于香港西部海域考察记录。
形态特征
成鱼体一般长约1米。体盘亚圆形,微带斜方形;前缘斜直,与吻端成60°;体盘宽为体盘长的1.1倍,最宽处在于体盘中部。吻颇尖,微突出,吻长约等于体盘长的1/4,比眼间隔约大2倍。眼中大,稍突起;眼径约与喷水孔同大;眼间隔平坦或微凸。前鼻瓣连合为口盖,伸达上颌,后缘细裂,中部微凹。口小,波曲,口前吻长为口宽的2-2.3倍;腭膜中部凹入,后缘细裂;口底中部具显著乳突3个,外侧各具细小乳突1个。齿细小,平扁,在上颌每行约40余纵行。鳃孔中大,第三鳃孔宽约等于第五鳃孔间距离的1/4。腹鳍前缘斜直,后缘平切或微凸,前后角都圆钝,里缘分明;鳍脚平扁,后端颇尖。尾细长,为体盘长的2.7-3倍;上皮褶完全消失,靠近尾刺后面区域,仅留痕迹;下皮褶很低狭,伸达刺后尾长1/4处。
幼体光滑,长大者背上与尾上具平扁鳞片和结鳞。
背面黄褐色或灰褐色,有时具云状暗色斑块,边缘浅淡,尾刺前面至腹鳍后面暗黑,尾的后部黑色。腹面淡白色,边缘浅褐色;尾的基部白色。
生活习性
黄魟为底栖性鱼类,大多活动于沿岸沙泥底地区,有时亦可于河口发现。生活时常将身体埋入沙中, 仅露出两眼及呼吸孔,尾刺具毒性。摄食虾蟹、贝类及鱼类等各种底栖动物,具季节性洄游习性,生活水深5-100米。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主要分布于柬埔寨、中国、印度、日本、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存在不确定)。在中国分布于东海、南海、台湾沿海。
繁殖方式
主要在春夏季繁殖,表现出卵胎生,胚胎最初以卵黄为食,然后通过特殊结构间接吸收富含粘液、脂肪或蛋白质的子宫液,从而从母亲那里获得额外的营养。具有独特的拥抱配对行为。一般在沿岸下游河口咸淡水及浅海繁殖,产出的幼鱼在吸收完卵黄后,于河口及沿岸发育。
保护现状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07年 ver 3.1)——数据缺乏(DD)。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陆封种群)
参考资料
黄魟.台湾鱼类资料库.
黄魟.中国动物标本资源库.
Bennett's Stingray.iucnredlist.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4 23:22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