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晶
石英的一个变种
黄晶(Citrine)是石英的一个变种,化学成分为SiO2,颜色为浅黄至深黄色,无解理折射率为1.544至1.553。
基本属性
文化象征
中国
中国对黄晶的认识和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黄色”是皇家独占的颜色,是王权的象征。皇帝的龙袍是明黄色;受宠的臣子被赏赐黄马褂;皇帝出行要打杏黄旗等等。由于黄色和宗教的关系,某些宗教用品也用黄色。人们相信“黄色”象征着和平和友谊。于是黄晶就成了“友谊之石”。以黄色为基本色的黄晶,表达了人们渴望友爱、友好相处的愿望,符合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和平友好共处的原则。
西方
优化处理
黄晶是水晶的一种,水晶的常见优化处理有:
颜色
黄晶是黄色宝石的代表,颜色为浅黄至深黄色。
相似宝石
黄玉是与黄晶名称相近的宝石,有以下两种含义:
托帕石
黄玉(Topaz),常音译为托帕石(这主要是为避免混淆),成分为含氟的硅酸盐,莫氏硬度八级,常见颜色有无色、粉红色、黄色及蓝色等。
黄色玉石
黄玉,即黄色的软玉,是软玉中的一个品种,产于中国新疆若羌、青海、辽宁岫岩等地。不同产地的黄玉又具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在颜色差异、玉的温润程度等方面。黄玉的黄色,成因为自色,也就是由于致色离子进入矿物晶格所引发的,是本身的颜色,即原生色,而非次生色,这是判断黄玉的重要依据,像糖玉的颜色、沁色等就是次生色。
黄玉的使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期就已被应用于器物制作上。比如,红山文化当中就可以见到使用黄玉制成的器物。使用黄玉较多的年代大体有两个,一个是战国至汉代,一个是明清。战国至汉代是黄玉比较集中使用的一个时期。这一时期非常典型,也留下了大量的器物,其中典型器物以礼器为主,多见玉璧以及动物件。
在明清,黄玉也有较大的使用量。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对于玉以及黄玉有这样一段描述:“玉以甘黄为上,羊脂次之;黄为中色,且不易得,以白为偏色,时亦有之,故而令人贱黄而贵白,以见少也……”据此分析,明代士大夫玩玉、赏玉,以黄玉为贵。及至清代,黄色由皇家独尊,皇家对于黄玉的推崇将黄玉的地位推向了一个了巅峰阶段。
明清黄玉制作的代表性器物为器皿类,体量较大。可以推测,当一种珍贵玉料被用于器皿这样大型器物制作,其应该有相当的产出规模,这些体量大、质地好的明清黄玉器皿屡屡见于拍卖场上,也常拍出较高的价格。20世纪黄玉已产量很少。
参考资料
珠宝玉石 鉴定.国家标准全文公开系统.2017-10-14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24 16:43
目录
概述
基本属性
文化象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