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墓
修水县杭口乡双井村的墓
黄庭坚墓位于修水县杭口乡双井村。经昌九高速公路、316国道到达。距九江市区220公里。
黄庭坚生平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涪翁,分宁(今修水)人,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其诗歌严于修辞,讲究法度,为“江西诗派”开创者;其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著有《山谷集》。崇宁四年(1105)卒于宜州(今广西宜山),大观三年(1109)归葬故里。
墓园与文物保护
宋代以来曾多次对墓园进行维修。《四库全书 江西通志》记载,黄文节庭坚墓在宁州(今修水)双井。黄庭坚在1105年病逝于广西宜州南楼,1109年归葬修水双井。
宋代王炎有《过涪翁墓二首》云:(一)水行双井陆沉沉,洗我胸中三斗尘。人物只今虽寂寞,溪山依旧自清新。(二)千古诗中老斫轮,久埋玉树去修文。野人指点青山下,此是黄家鲁直坟。南宋右丞相章鉴回乡时,深感愧对黄庭坚的大节,写下了“半夜过双井,不敢见先生”的诗句。因为黄庭坚就安葬在修河边,黄庭坚虽然官拜六品,但章鉴出于对他人品的敬佩,不愿白天从他坟前路过,生怕惊醒熟睡的先生。
南宋宋宁宗嘉定间(1208-1225年)分宁知县李仁方修整黄庭坚墓,重建墓祠。南宋兵部尚书黄畴若(双井族裔)为之记。明朝弘治间(1488-1506年)都御史林俊增修黄庭坚墓园。
1959年11月被公布为省保文物单位。1982年由江西省人民政府拨款予以全面维修,增筑围墙及一批附属物。墓园占地面积600平方米,大门为牌坊式门楼,进门为碑刻式屏风,中为黄庭坚自题小像,两侧为“看黄庭有味,笑白发无闲”对联。墓坐北朝南,封土高1.92米,直径2.76米。墓前有4柱3碑,中刻“宋谥黄文节公之墓”,两旁刻其传略。
双井村后倚杭山,前临修河,山清水秀,清幽雅静,有明月湾、钓鱼台等名胜,有黄庭坚手书“双井”等多处摩崖石刻。村中所产“双井绿”,为上乘佳茗。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30 16:51
目录
概述
黄庭坚生平
墓园与文物保护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