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口乡
江西省修水县下辖镇
杭口镇位于修水中部,文化名人黄山谷故里,总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10个行政村,驻有22个县直、镇属机关部门和厂矿企业。杭口是一个经济重镇,除生产粮食外,还生产蚕桑、中药材、山羊、茶叶、杭猪、红木家俱等。镇政府机关驻地距修水县城20公里,省道柯龙线和县道茅溪线交汇于此,贯穿境内,修江主流经过这里流向下游,形成了水陆交通网络
概况
杭口镇风景赣西北边陲杭口乡是个风水上乘之乡,此地十里秀水。山峦苍翠,修竹茂林。有著名的杭山。杭山脚下,北宋大书 法家黄庭坚的家乡双井就坐落在那里。杭山秀美灵气,杭山脚下的子民和后代,聪灵好学,才高品优。杭山儿女,沿续勤奋读书的美德,深受浓郁诗风的熏陶,人才辈出。杭口乡在2000年正式更名为杭口镇
杭口自古人才辈出,十里秀水孕育着济济英才。这里是宋代文化名人黄庭坚的故里,是南宋佑丞相章杭山的出生地。在宋朝仅双井黄氏一族就有48名进士,其中2名官至尚书,人才荟萃,群星灿烂,被传为佳话,不仅宋代罕见,自宋以后的中国历史也是凤毛麟角。
行政区划
暮色杭口镇面积:53k㎡
人口:17308人
邮编:332435
代码:360424107
辖:杭口街居委会,双井、中高塅、下杭、雷岭、皂源、茅坪、杨坊、坪下、杭口、厚家源等10个村委会。
旅游景点
黄庭坚纪念馆门楼杭口镇境内山山水水皆成画图,是理想的观光旅游胜地。以南宋丞相章杭山名字命名的杭山矗立在修江岸边,削壁千尺、怪石嶙峋、云蒸霞蔚,十分壮观。傍山而筑的白鹤寺,望江而立,终年香火不绝,相传古代一位白鹤仙师贪恋杭山的秀丽风光而栖居于此,后人为了纪念她就建立了这座古寺。已有千年历史的杭口古镇,经岁月苍桑,尽管面目全非,古镇石级街道,两旁的旧墙残坦,遗留着历史的足迹。
杭口老桥,相传是南宋丞相章鉴所建,距今已有800余年,桥为双孔,长100余米,宽4米,青色水磨石砌成,既秀丽又坚固。桥下流水淙淙,桥头古木参天,凉风习习,人到此处,如入洞天府第,有爽心悦目之感。
山谷故里双井村山奇水秀,美不胜收。面积约1.5平方公里的村庄,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中间是一马平川的盆地。北面的观音山,群峰耸立,巍峨险峻,风景宜然;南面的修江水依偎着莽莽青山,格外温顺宁静,十里水道,偃波息浪,平展如镜,水深数,清澈见底,游鱼可数,天光云影徘徊其间,泛舟河上,使人体味到“碧水丹山”的独特韵味。
黄庭坚纪念馆位于县城南山崖,前身为江西省修水县历史文物陈列室,1984年筹建纪念馆,1985年11月开馆。南山崖相传为黄庭坚的栖游读书处。一直还存留着他的“佛”、“钓矶”等摩崖石刻及手植薜荔崖等遗迹,还有他的法书碑刻 100多通。1959年被列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该馆馆藏文物427件,标本1万多件。其中黄庭坚撰文并书写的《王纯中墓志铭》及《宋故徐纯中墓志铭》均为宋墓出土,所作行楷在传世黄庭坚书法作品中少见。
村内处处茂林修竹,古道幽径,人行其中,顿觉回归自然。更有山谷墓、明月弯、钓鱼台、上天梯、高峰书院、十里秀水等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双井独特的自然美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特色文化
茶文化节闭幕式现场独特的茶俗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自古以来修水人喜欢茶,家家户户种茶,制茶,天天饮茶。修水人把饮茶与吃饭看的同等重要。好客,遇客先敬一碗茶,俗云“客至主人欢”,“坐下当,戏下当,吃碗茶当”。修水茶区别于外地茶的特点是以佐料下茶,故称喝茶为“吃茶。
以茶待客极讲礼仪、宾客光临,男主人陪坐,女主人奉茶,泡茶不宜太满,俗云:“茶泡浅,酒斟满”,又云“姨婆(不懂礼者)泡茶满盅盅,大姑(懂礼者)泡茶大半盅”。 接待贵客,茶料须下得丰富,所泡之茶要做到“麻子盖面,菊花跑边,上不见水,下不见底,一吹三个浪,一刷三条巷”。向客人敬茶,侧身上前,同时道声“请吃茶”,上完茶后,退时 侧身而退。客人吃茶也有一定规矩,接茶要用双手,茶碗一般端在手中,暂时不吃,不能随意放地上应放在桌子或茶几上,茶吃完,应自行将茶碗送回茶盘,告辞时应讲“多谢茶”。
千百年来,茶俗广涉百姓的生老病死,迎亲嫁女诸方面。修水人每遇红白喜事,主人都设一茶房,请几位妇女专门准备茶水,不时给亲朋好友敬茶此活称“司茶”。旧时,民间青年男女有以“送茶”相亲的习俗。相亲是婚姻第一道程序,俗称“看大姑”。相亲之日,男方4-10人至女方家,女方奉上一盘待客茶。此时,男女双方见面,男方不同意,可以告辞,女方不中意,则不传第二次定情茶。双方中意,女方在传定情茶时,男方放礼金 于茶盘内,称“压茶盘”,女方则设午宴招待男方来宾,婚事便算初定。
参考资料
杭口乡.行政区划.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04 07:06
目录
概述
概况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