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崇武
上海市虹口区离休干部
黄崇武,抗日英烈黄梅兴将军之子,黄崇武同志曾任民革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上海市虹口区政协副主席,离休干部。黄老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18期炮兵科、香港中文大学文史系。十多岁起就继承父亲遗志投身抗日战争,参加中国远征军赴缅甸对日作战。建国后,黄老作为民主人士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同舟共济,荣辱与共,直到晚年还在为祖国统一大业奔走呼吁,做出了很大贡献。黄老逝世后中央统战部副部长黄跃金同志、上海市有关领导专门唁电表示慰问。
人物生平
黄梅兴将军牺牲时,黄崇武才12岁,他立志继承遗志投笔从戎,后来经过特批,15岁进入黄埔军校18期就读,成为了黄埔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学生,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远征军装甲车部队,在反攻战役中立功。抗战胜利后,经人介绍他与国民党军著名将领,1949年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黄维将军妻妹蔡维琴女士结婚。黄维战场被俘后被关押在北京,黄崇武与夫人就承担起为他抚养女儿黄慧南的任务。对此黄慧南曾撰文回忆:“姨妈(蔡维琴)一直把我当成自己的女儿。姨夫叫黄崇武,我从小到大也一直以为他就是我的生父,上学时填的家庭关系表里,“父亲”与“母亲”一栏里,我写的都是姨夫与姨妈的名字”。解放后,黄崇武一直在生活在上海,担任复兴中学教师,后加入民革。改革开放后,曾任民革中央委员,上海市政协委员、虹口区政协副主席,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
2004年8月12日,一位瘦削的老人用满是皱纹的双手,轻轻地掀开一块红布。红布下,青铜铸成的光头将军一身戎装,豪情满怀地望着远方。他就是在“八·一三”淞沪抗战中第一位壮烈殉国的将领黄梅兴将军。为其塑像揭幕的老人,是将军的儿子黄崇武。
亲属成员
祖父:黄汝龙
祖母:张大妹
父亲:黄梅兴
母亲:赖伴松
伯父:黄桂兴
叔父:黄柏兴
妻子:蔡维勤
兄弟:黄月生、黄海平
人物轶事
 在黄梅兴的孩子中,最为人熟知的是黄崇武。他是黄梅兴随军夫人赖伴松所生。虽非一母所出,但三封落款时间分别是2004年和2005年的家书印证了上海和平远两地的兄弟情义,在信中,黄崇武的妻子敬称赖伴梅为“母亲”。
落款时间2004年8月25日的信是黄崇武亲手写的。那一年,是淞沪会战67周年。“上海各界隆重举行了纪念会,并为先父黄梅兴将军铜像举办了揭幕仪式,愚兄与统战部领导共同揭幕。现将铜像照片寄给你们,以资留念。”黄崇武称海平为“弟弟”,黄梅兴战死那一年,黄崇武刚满12岁。
黄崇武曾回平远故乡两次。解放后,他在上海一所中学任教导主任,后出任虹口区政协副主席。1986年9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为纪念抗日英烈黄梅兴、姚子青,弘扬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将城镇中学改名梅青中学,黄崇武受邀作名誉校长回家乡剪彩。
黄崇武个子很高性格开朗,是黄埔军校第十八期学员,曾参加远征军,在缅甸开过坦克车。
黄海平与这个哥哥只见过两面,但他的儿媳林美说两地的联系并未因此而中断。在林美展示的信件中,黄海平的幼子小军与上海的伯父伯母一家联系最多。黄崇武在2005年1月病逝,因弥漫性肺炎并发肾功能衰竭,最终转为尿毒症。他的妻子蔡维勤给平远家中去信,详细讲述了病情经过,说1月14日上午丈夫所任教的复兴中学、民革组织和上海市黄埔同学会联合举办了悼念仪式。
生活在上海的兄嫂并无子女,但在信中,蔡维勤让他们放心,说黄崇武患病过程中,姨外孙女贝贝与自己日夜轮流照料,“慧南和她丈夫也先后请假从北京来上海照顾伺候,”自己身体虽差,但已挺了过去,并答应小军,下次来沪定陪他去看看他爷爷的铜像。
而信中的“慧南”,便是国民党第十二兵团中将司令员黄维的小女儿黄慧南。在媒体人周海滨所著的《我们的父亲:国民党将领后人在大陆》一书中,黄慧南曾讲述与姨夫黄崇武一家的交集:黄梅兴与黄维、杜聿明是黄埔一期的同窗,黄梅兴战死殉国后,黄崇武得到他们的照顾,后与黄维的妻妹相识相恋,黄维作为战犯被“改造”的27年里,黄慧南从姨夫黄崇武处得到了父爱。
人物纪念
2005年年12月22日,逝世不久的黄崇武先生也落葬在上海海湾寝园,与他的父亲长眠在一起。上海市政协副秘书长项斯文,上海市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朱纯,民革上海市委、奉贤区等有关方面领导出席了12月22号的黄崇武同志骨灰安放仪式。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22 14:43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