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溪河,位于
安徽省枞阳县境内,主体部分在钱桥镇境内,发源于县北桐城庐江枞阳三县(市)交界处的
岱鳌山。
麻溪河,古称麻水、麻埠河,今名钱桥河,位于安徽省枞阳县(古为桐城东乡)境内。麻溪河(钱桥河)发源于桐城、庐江、枞阳三县(市)交界处的岱鳌山,上游水系发达,主要支流有三条,河流主干部分流经今枞阳县钱桥镇境内,全长约为28.6千米,下游汇罗河(罗昌河)流进白荡湖注入长江,为长江下游的一条小支流。麻溪河被钱桥当地人视为“母亲河”,也是麻溪吴氏、麻溪姚氏(桐城吴氏、桐城姚氏)开基立业之河。明清直至民国年间的几百年,麻溪河流域的“姚王集”盛极一时,曾为全国四大“牛集”之一。
在钱家桥处顺公路往北约1公里有吴氏一世祖的坟掩映于古翠柏树下。
麻溪河中段西岸有一姚王集,是过去农耕时代中国知名的牛市之一,姚王集有一姚王庙,系为祭祀唐代玄宗开元年间宰相姚崇所建,姚崇(六五O~七二一),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传说卒后安葬于此。。
此地亦是晚清桐城派创始人之一姚鼐的故乡。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
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
散文家,与
方苞、
刘大櫆并称为“
桐城三祖”。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
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
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
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
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
古文辞类纂》。
姚鼐与创始人
方苞、
刘大櫆并称为“
桐城三祖”,被盛誉为“中国古文第一人,”其在继方、刘已有成就的基础上提倡文章要“义理”、“考证”、“辞章”三者相
姚鼐1797年作《花鸟》立轴
互为用。所谓“义理”就是
程朱理学;“考证”就是对古代文献、文义、字句的考据;“辞章”就是写文章要讲求文采。这些主张充实了散文的写作内容,是对
方苞“义法”,说的补充和发展。在美学上,提出用 “阳刚”、“阴柔”区别文章的风格。“阳刚”就是豪放,“阴柔”就 是婉约。
两大风格相互配合,.相互调剂,就产生出多样的风格。 同时,又发展了
刘大櫆的“拟古”主张,提出“神、理、气、味、格、律、声、色”为文章八要。学习古人,初步是掌握形式(格、律、声、色),进而是重视精神(神、理、气、味),才能达到高的境界。
桐城派古文到了姚鼐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姚鼐著有《
惜抱轩全集》,所编《
古文辞类纂》风行一时,有力地扩大了
桐城派的影响。鼐对传统文论的另一重大贡献是提出富有创见性的“阴阳刚柔说”,这对我国古代散文审美理论和风格特征是一次重大突破。他认为,“天地之道,
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文章阴阳刚柔的
变化,乃是作者性格、气质、品德的表现。鼐在发展前辈的文学思想上,用阴阳刚柔这个哲学概念来解释文章风格的来源和散文的风格特点,其中包含着朴素的
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姚鼐提出文章的核心在于“
义理、考据、辞章”三者的统一,这有其时代的原因。姚鼐在乾隆年间走上文坛。清代的考据风气也在这时开始盛行。人们称这种考据的功夫为“汉学”,与之相对的是势力较弱的“宋学”。学界多推崇汉学,对宋明理学比较厌弃,这往往导致文章的思想性降低。
姚鼐不赞成排斥宋学的倾向,同时又针对汉学家、宋学家对文学的轻视态度,提出义理、考证、文章三者不可偏废的主张。这成为
桐城派古文理论的纲领。
“义理”,是指当时的理学思想,主要来自宋学;“考据”,是指文章要有实据,避免空泛,主要来自汉学;“辞章”,是指文章还要有结构、文字、音韵上的文学之美。姚鼐认为三者的统一才是最高最美的境界,“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继;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当然,三者有轻有重,考据要为义理服务。姚鼐想调和汉宋,融贯三者,认为作家能兼三者之长的为好作家。这种主张实际上成为了桐城派的文学纲领。姚鼐自己也身体力行,乾隆三十九年(1774),在朝廷任职的姚鼐来到山东,登上了
东岳泰山,后来就有了著名的《
登泰山记》一文。全篇仅数百字,内容十分丰富,是融考证与辞章的典范。文章从泰山南北的
汶水、
济水写起,内容涉及
天门、
岱祠等诸多古迹,辞章优美。如写登上泰山之后“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来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义理、考据、辞章”对当时和后世都影响巨大。一方面,姚鼐实际上是站在维护理学的立场上,企图调和汉宋的争论,兼采考据的长处,以考据充实理学的
空疏,从而提高桐城派古文的价值。一方面,这一主张如果推而广之,那麽可以看作是对文章基本的要求。在今天同样有重要意义:“义理”要求言之有物,有思想性;“考据”要求立论扎实,有说服力;“辞章”要求字通句顺,有艺术性。
姚鼐以宋儒之学为治学之本,故指斥考据的汉学家为舍本逐末;但他也不废弃汉儒治经之长。姚鼐“为文高简深古,尤近欧阳修、
曾巩,其论文根极于道德,而探源于经训,至其浅深之际,有古人所未尝言,鼐独抉其微,发其蕴,论者以为词近于方,理深于刘”(《清史稿·文苑·姚鼐传》)。其为文“以神、韵为宗”(
方宗诚《桐城文录序》),形成一种迂徐深婉,一唱三叹,而又耐人寻味,意蕴无穷的风格。近代学者章太炎谓之“谨”,
刘师培称之“丰韵”,都是对其文风的富于韵味、言简意丰的高度评价。姚鼐的诗歌早年模仿明“七子”学唐诗,晚年兼取宋人,格意俱高,在当时俨然为一大家,故后人称“惜抱诗精深博大,足为正宗”(
程秉剑《国朝名人集题词》)。姚鼐的书法造诣很深,
包世臣推
邓石如、刘石庵及姚鼐为
清代书法之冠,将姚鼐的行草书列为妙品,故姚鼐非独特文美,其翰墨亦为世重。鼐著有《九经说》19卷、《三传补注》3卷、《老子章义》1卷、《庄子章义》10卷、《惜抱轩文集》16卷、《文后集》12卷、《诗集》10卷、《法帖题跋》1卷、《笔记》10卷、《书录》4卷、《尺牍》10卷、《
古文辞类纂》75卷、《
五七言今体诗钞》18卷。《
登泰山记》是姚鼐的代表作,主要描绘泰山风雪初霁的壮丽景色。写作特点:首先是以时间为顺序,以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了作者游泰山的历程和所见到的景色,剪裁得体,详略分明。
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从这里
可见一斑。
钱桥镇内有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聚落群遗址——双塘新石器遗址,名胜古迹有明弘治年间布政司都事钱如畿建造的钱家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