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考古学家掘出庞然巨物,手工奇劣,一看竟是麦子仲肥又一废物出土!麦子,名兜,字仲肥,是我国一位吃饱撑的思想家、发明家。正当大家不知如何处置这大而无当之物,一位怀疑是麦子十八代后人的小朋友,麦兜,正与妈妈麦太一起在香港发呆。麦兜很慢,很乖,很钝,被评定为多元低智能。麦太也好不了多少,半辈子乱冲乱扑,却都在扑空。为了自己,为了麦兜,麦太决定带麦兜闯天下。
到了武汉,麦太忍痛先把麦兜送到山上一武术学校“太乙春花门”寄宿。山上生活清苦,掌门道长滞口滞面。麦兜无心习武,最大的乐趣是跟小同学偷入炼丹房煮方便面;还有一位可亲的助教“熊宝弟弟”,不时照顾麦兜。“世界幼儿园武术大赛”即将举行,“太乙春花门”小朋友软手软脚,看来只有挨揍份儿。同时,道长发现祖传炼丹炉竟有方便面碎,震怒之下,重罚麦兜。小同学四散,麦兜也偷偷下山找电话,望麦太把他接走。山下,麦兜
原来一直鼓励着麦兜的熊宝弟弟,竟是道长扮的!麦兜知道后,大为感动,决定回到山上,好好跟道长学习推手。“国际幼儿园武术大赛”,麦兜迎战各地好打小朋友。这时,麦兜祖宗麦仲肥的巨物突然当、当、当的响起。原来这是个一年等于一秒,每三千六百年才报一次时的大钟…大成若缺,大器晚成。麦兜忽然领悟出太极拳,以至自己生命的道理…回到香港,麦兜跟麦太以自己的步伐一步一步,往以后的日子进发。
2009年7月24日(周五)上映的《麦兜响当当》首日票房突破千万,首周末票房更是达到3300万元,一举超过由《
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保持的首日和首映周末800万和3000万的国产动画片票房纪录。截至2009年8月6日,全国票房已达6300万元。
《麦兜响当当》的电影制作本身相对前三部来说,已经在技术上完成了一定程度的超越,电影中2D和3D段落皆是美轮美奂,在画面处理和人物细节处置上已经较前作有所改进,其中有一处用清明上河图形式描述“麦子肿肥”的段落,更是匠心独具,看得出谢立文这次独立做导演所下的苦心。但不足的是结尾草草收尾,逻辑上稍显囫囵。
《麦兜响当当》的故事编排有很大问题,肆意跳跃,胡乱添加。照理麦兜系列的片长都偏短,由于凌乱突兀,影片到了后面有一种断了气又苟延残喘上一口的崩溃体验,死不绝的感觉实在要不得。很想给《麦兜响当当》多说一些好话,但是我发现不能昧着良心。武当山上的弟子,狮子山下的麦兜,谁在食人间烟火。打太极还不如抢包山,麦二胖跟菠萝油的风采相去甚远,《麦兜响当当》失去了时代感,也失去了真正令麦兜这个卡通形象显得特殊的一些东西。这只“合拍猪”的名字还叫麦兜,却跟酒里兑水一样,难以下肚。(网易娱乐评)
麦兜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故事片或喜剧片。麦兜的四肢那样短,打功夫的模样亦专业不到哪里去。而练武功从蹲茅坑开始,练成时金光闪闪、瑞气千条,足令人哭笑不得。阿May暑期上的培训班叫作“
袁和平吊钢丝班”,也显然是对这位著名武指的善意调侃。但如果不把它当喜剧或故事片来看,谢立文、麦家碧夫妇散落在所有桥段和台词里的童心,单纯的人很容易就能体会。仅就技术层面而言,它的视听风格讨人喜欢。水彩、水墨、3D多种风格调和成淡雅清新的画风,将长江、三峡大坝、武汉港、硚口美食街一一入景,还做出一幅“清明上河图”,足以令人叹为观止。片中中西音乐调和,从《田纳西华尔兹》、《小小世界》到《凤阳花鼓》及麦兜主题歌,充满想像力,听来同样很有意趣。(《长江日报》评)
如果《麦兜响当当》不是那么反高潮,在比武大会中,麦兜大喝一声“你们一起上吧”,结果不是麦兜被打得七零八落,而是把其他人打得七零八落,那肯定可以满足香港人北上的神话,就像
周星驰电影小人物打赢了巨无霸,那票房会好好多。偏偏麦兜是那么地写实,麦兜两母子,在香港不得志,以为北上内地就能大展宏图,结果还是一样,黯然回到香港。《麦兜响当当》虽然是香港作品,但内地许多在社会上挣扎求存的小人物,能产生深刻的感受和共鸣,可惜香港人并不想有这种共鸣——生活中不断重演的事,谁还要去戏院内再重温?生活的折磨还不够吗?(《深圳商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