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纹
指鹿身上的花纹
鹿纹原指鹿身上的花纹,古代人民认为鹿是一种神物,是人升仙时的乘骑。人们将其多用于瓷器装饰纹样。玉器中最早出现鹿纹是在商代,以后各代屡有发展变化,各具时代特征,其造型丰富多彩,寓意吉祥,应用广泛,既是深受国人喜爱的装饰纹样,更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简介
青铜器纹饰之一。《说文》:“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一般构成多两鹿相对,回首,作跪伏状。有的有角,也有的无角。施于卣,簋的口部或底部。通行于西周前期。在春秋晚期和战国时青铜器上,也见有少量鹿纹。西汉初期诗赋《楚辞·哀时命》:“骑白鹿而容与。”所以古代装饰以鹿为题材的不少。如河南洛阳西汉壁画墓隔墙上,有一对称的三角形雕砖,各刻一白鹿纹。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墓漆棺上,画有仙人骑鹿。在石刻,铜器和漆器上,也常见到各种鹿纹。
来历
鹿是古代人民心目中的一种瑞兽,有祥瑞之兆。《符瑞志》载:“鹿为纯善禄兽,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因此古代玉器中鹿纹图案较多,造型亦千姿百态,丰富多彩。它们或卧,或立,或奔跑于山间绿野,或漫步于林间树下,皆秀美生动、典雅可爱。尤其是唐宋以后,古代汉族人民借鹿与禄之谐音,以象征福禄常在,官运亨通,应用更加广泛。随着朝代的更替,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变化,以及琢玉工艺的进步、提高,玉器上鹿的形象日渐丰满,画面内涵也更加丰富,充分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吉祥之意趣。对历代鹿纹图案进行探讨和研究,既可以使我们了解鹿纹的发展、演变过程,也可以为包括古玉在内的鉴定、断代提供一个依据。
从考古资料看,史前玉器中动物纹较为少见,仅在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中发现了一些形制简单的动物形象,如龟、鱼等。直至商代晚期,玉器上的动物造型才逐渐丰富起来,张口露齿的虎,缩头缩尾的龟,温静可爱的鹿,虽然形象拙朴,但线条简洁生动,反映了当时的琢玉技术已经能够在坚硬的玉器上雕琢出复杂的动物形象。
演变
商代鹿纹
造型模式化是商代玉器上鹿纹的重要特点。这一时期的玉鹿造型简单,以片状体居多,圆雕器物少,最大的8厘米左右,一般在3~4厘米,常呈短腿直立回首状。琢玉工匠刻意突出鹿角、耳以及眼睛,其它部位则一带而过,仅具其形。如鹿角主要有以下几种:一种没有角,一种为三歧形角,另有一种是双角对分,或对称或不对称。眼睛可分为小圆眼、臣字眼、菱形眼、橄榄形眼等,而且大都是由阴线刻画而成。躯体上多无纹饰,有的只有几条阴刻线作为分界线,把躯体和四肢分开。穿孔多在颈部、臀部,可供佩戴。1991年山东滕县前掌大商代墓葬出土的玉鹿,高5.4厘米,宽4.3厘米,厚0.5厘米。两面平雕,纹饰相同,两角枝杈突出,作回首状,翘首圆眼,上下颌、鼻、嘴分明,颈间有涡纹,圆臀小尾,后腿略弯,颈间有一穿孔,兼具写实、夸张之美。
周代玉鹿
周代玉鹿也多为片状,光素无纹,仅有几条简洁的轮廓线,一般比商代的略大。有回首、前视、伏卧、站立等各种造型,气宇昂然,姿态优美,刀锋爽健,磨工细腻。鹿大耳、大眼,角的分杈像小树一样直立头顶,有对称、不对称两种,其中不对称的长角相对较多。足粗蹄大,大多是半蹄状,整个躯体显得较肥壮。但其身体与树形长角相比,常有头重脚轻的感觉。穿孔也多在颈部、臀部。1974年陕西省宝鸡市茹家庄出土两只玉鹿,一昂首前视,一回首顾盼,皆纹饰简洁,形态逼真,栩栩如生(图二)。同时有很多周代的玉鹿表面光洁度非常强,像水银一样,被称为“水银光”。
战国玉鹿
战国时期的玉鹿可以分为立式、跪式两种,其中立式较多,造型简练逼真。与西周的玉鹿相比,有以下特点:1、以单角者多见,出现了分杈大独角,枝杈后弯到臀部,角枝比西周粗壮。2、足部结构明显,特别是蹄尖近似牛蹄。3、眼形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种眼梢向上挑的圆眼,是采用斜挖压磨的技法雕刻的,这种方法使眼珠凸出,很有神采,为战国时期独有的典型特点。4、颈部细长,常用短细的阴线表现细毛,身体较前代稍瘦,显得瘦长而苗条,躯体上出现了小的圆圈纹,纹饰较前代更加写意化。战国晚期出现了新的造型——奔鹿,这是鹿纹演变的一个转折点。这种经过刻意美化的奔鹿,姿态生动,清新活泼,一改前代呆板的程式化造型,为后来的玉鹿装饰奠定了基础。
汉代玉鹿
汉代的玉鹿很少见,大多呈奔跑状,特别是夸张的四肢和奔跑姿态有很强的艺术感,在画像砖上经常可以看到这种奔鹿的形象。与前代相比,汉代玉鹿颈部、腿部瘦长,展示给人以善跳、适跑的形态。躯体上大多出现梅花点,还有的躯体上出现刻纹以及简单的飞翼,纹饰生动自然,饶有生气。飞翼在周代就有发现,但这种图案化布局到了汉代才真正出现。
南北朝代玉鹿
南北朝时期玉器上的鹿纹不多见,主要有两种,一种作奔跑状,一种作伏卧状。鹿的四肢细长,前后直伸拉得很平,短尾、双角用弧形线刻划,线条柔中带刚,用细小的圆圈作身上的斑点,即可密又可疏。身上的飞翼短小,有单线和双线两种。纹饰上出现了鸟状的单勾、双勾云纹,大多采用浅线刻技法刻在鹿的脚下,以加强奔鹿的速度感。这一时期的鹿角以一线相连,头颈连接处饰细毛,躯干上圆圈较密,增加了其美感。
唐代玉鹿
到了唐代,玉器的现实主义风格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面向自然,取材生活,开创了玉雕艺术世俗化、玩赏化、多样化、写实化的崭新风貌。《论语》言:“人有命有禄,命者富贵贫贱也,禄者盛衰兴替也。”因为“鹿”与“禄”同音,凡是与爵禄有关的图案,都以鹿为代表,因此这一时期以鹿为题材的挂件很多。
唐代鹿纹的雕刻技法比以前大为丰富,既有深刀挖地的浅浮雕,也有精细的浅刻,极大地加强了鹿纹的艺术表现力。从造型上看,唐代玉鹿的头颈较长,形态优美,以匍匐状的较多,奔鹿造型不太多见。角多为单面勾云形和单杈形。眼睛多数用较短的阴线雕刻,分为菱形眼、三角形眼、六条线组成的兽类眼、方形的圆圈眼、圆点眼和滴水眼等。另外出现了一种肿骨鹿的造型。
唐代玉鹿承上启下,在造型、技法方面有继承也有创新,所以在玉器史上具有转折点的重要地位。其主要特点是:1、分杈独角,角形与龙角相似,为长脚的勾云角。2、眼形有多种。3、鹿的脸部讲究写实,额、鼻、腮部结构分明。4、体态丰满,四肢细长,且弯度很大。5、纹饰、线条运用粗细结合的办法,粗线条表示轮廓线,用细密的短线表示体毛,刻法能达其意,运用也颇娴熟。6、肿骨鹿的角呈花朵形,造型以匍匐状为多,姿态有回首、前视、缩颈三种,这是唐代玉鹿的特殊风格。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唐代青玉卧鹿,高2.8厘米,长4.4厘米,宽1.8厘米。
宋代玉鹿
宋代玉鹿基本上沿袭了唐代风格,但没有唐代的丰满,而是体态苗条,形象古朴有余,矫健不足。有立体圆雕,也有片状挂饰,特别是带饰板上的鹿纹在宋代较为盛行。造型以肿骨鹿为多,角大多为扇形,上有阴刻线,尖端见锋,背部有用短的阴刻线勾勒的体毛纹,其刻纹比唐代稍粗,排列也不整齐。眼形有两种:菱形眼和小圆圈眼。腿部虽细长,但弯曲度比唐代小。腹部、腿部以简单的阴刻线划分,颈部、头部连接处有阴刻线。有穿孔,孔洞自上而下直穿背部,为圆角长方形,跟唐代相似。北宋青玉卧鹿,高6.5厘米,长10.6厘米,厚2.2厘米,1962年北京师范大学施工时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
辽金玉鹿
辽金玉鹿虽受宋代文化的影响,但也具有鲜明的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这一时期的雕琢手法和技术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雕琢技术配合深层立体镂雕,突出了器物的立体感。加之辽金时尚狩猎,有春日捕鹅、秋天猎鹿的习俗,玉器上出现了山林熊鹿的题材,称“春水”、“秋山”。画面多为镂雕在山岩林中的鹿,辅以芝草,分层透雕而成,鹿与树木相互掩映,具有强烈的现实生活意境和淳朴浓郁的北国情调。
元代玉鹿
元代玉鹿与宋代纤细秀丽的风格迥然不同,比较讲究作品的气韵和粗放性,不追求细部的刻画,颇具元人健壮豪迈之气魄。最突出的技法是重刀雕刻,刻痕较深,把鹿的头、颈、躯干、四肢隔离开来。一般一件器物上重刀很多,刀纹很深,这是元代不同于其它朝代的特殊技法,目的是使主体富有立体感。鹿角为长角单面勾云纹。元代鹿纹的另一特点是用短小的阳刻线来代替轮廓线,除主纹饰外,辅助纹饰也有重刀,而且出现了新的雕刻技法——深层雕。最具代表性的器物是炉顶,即器盖,雕刻技法采用透空雕、深层雕,纹饰有描写山林中的动物,及山村、树木、花草等,雕刻风格粗犷,是宋元以来的新品种。河北省民俗博物馆收藏的元代玉鹤鹿纹炉顶,长2.7厘米,宽1.6厘米,高3.1厘米,玉色青白,采用多层镂雕技法。柞树下镂雕一对回首对视的鹿、鹤,鹿身圆润,四条腿采用重刀镂雕,纤细有力,鹤身用短直阴刻线表示羽毛。平底,底部有4个穿孔(图六)。在古代汉族人民心目中,鹿是一种仁兽,鹤也是一种可以运载人们升天成仙的瑞鸟,且鹤鹿的寿命较长,所以古代人民常把鹿和鹤连在一起,取“鹤鹿同春”,寓长寿吉祥。
明代玉鹿
明代玉鹿基本为两种:一种为圆雕,往往与寿星、山石雕在一起,作为摆件;另一种是带板的饰件,图案多为花草、松树、山石等。鹿的形象以伏卧为多,佩饰品中的则多为站立状。这一时期玉鹿形象上最突出的是长耳,像兔子的耳朵,有的有角,有的无角,长颈,身躯苗条瘦长,眼形以菱形为多,四肢很细,步行慢踱。到了明代晚期,鹿蹄演变成“人”形蹄,身上常以“米”字纹代替梅花鹿的花斑,同时还有“木”字纹、双横线纹。
明代玉鹿无论是圆雕、平面雕,还是浅浮雕、深雕,都是只求鹿之形,不求鹿之动,所以刻画草率、粗糙,布局虽然繁复,但地子打磨不平整,所以在很多地方出现线条两侧崩裂和毛道的现象,是无法和唐代的精细相比的。
清代玉鹿
清代玉器中的动物形象较多,题材广泛,均采用写实手法。每件作品不但碾磨光润,注意了整体的比例、起伏、结构和动态,同时还十分强调细部的具体刻画,具有简洁明快的艺术风貌,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质感美和造型美。玉鹿的眼睛跟前代不同,有的是菱形眼,有的是圆圈眼,但都是以阳纹突出眼睛。身上的纹饰用梅花点、圆点及斜的短阳刻线来表示,“木”字纹不见,刀深且宽,排列整齐。有的圆雕玉鹿背脊两侧有极细且排列整齐的纹线,腹部则不加纹饰。有的卧鹿身上还附饰有蝙蝠的造型,以突出表现福禄同在的吉祥寓意。
鹿纹传说
不同的人类始祖说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因而在生活方式中产生了不同的宗教信仰。萨满教认为,人类的始祖是植物或动物,甚至是半人半兽的怪物。在世界诞生神话中,大型食草动物是一个不衰的主题,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可辨岩画中即已屡屡出现。甘青地区经历了马家窑文化繁荣的彩陶齐家文化经济水平的衰退,进入卡约文化以后,不仅仅完成了经济形态的转变,而且导致了人类劳动对象的变迁。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主宰农业丰歉的“司雨”蛙神在人类生活中不能再为人们提供做出抉择的方向和力量。随着人类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的发展,使人类在本质上降低了自己在自然界的位置,希望自己有野生动物一样的体魄与自由。
青海彩陶—— 鹿是人类母性祖先的反映
青海地区卡约文化彩陶中动物造型以鹿纹最为常见。鹿之崇拜古已有之,天鹿“纯灵之兽,五色光耀洞明”,白鹿“王者廉明,恩惠及于王臣下与百姓,白鹿则至。”无论天鹿或白鹿都是历史时期人类对其始祖的美化现象。在卡约文化彩陶及骨管中鹿之形象是古代图腾禁忌的实物艺术反映。卡约文化中彩陶上的鹿纹多为伫立状,其鹿角多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绘制。从器物的立面观看单鹿成排,俯视则是群鹿围绕罐口,很显然,罐之口沿“大圆是母性的象征,是吞噬与再生的表现。”是用直观与模拟的艺术手法表现出的太阳。太阳之崇拜是一个不衰的主题,是中国远古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突出特点,是古人定四时,主阴阳的出发点。太阳崇拜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各个角落,在卡约文化的陶罐上,以罐口为阳,与之对应的是阴即鹿。以鹿为阴性,在古代岩画中屡有发现,以鹿为阴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古代萨满教与岩画的联系研究中,在民族学材料中鹿亦是以“阴”“女性”出现的,认为鹿是人类的母性祖先。
青海湟源铜杖首—— 人类崇拜的生殖圣物
以鹿为阴,为女性大神,在卡约文化的小饰物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青海湟源大华中庄出土的一件卡约文化中庄类型的铜杖首中,上设有母子鹿与一狼造型,子鹿在母鹿腹下吃奶,母鹿耸肩、弓腿、竖耳成威吓状。“在图腾崇拜盛行时代,人们把图腾视为本群体的血缘亲属或祖先,并用‘父母’‘祖父母’或‘兄弟姐妹’等亲属称谓称呼他们。”在动物崇拜中,人们认为动物有着神圣的威力,他们是人类的始祖,保护人类的繁衍生息。这主要是在思维基础上,人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下,迫于自然的压力,还不能区分人类与自然界动物群体的差异,把人类血亲关系转嫁到动物身上,认为一旦和动物结成亲属,就会取得这些亲属的超自然的威力,于是人和动物神就结为一体。在此铜杖首所反映的图腾化身信仰,显现人类崇尚生育的模拟巫术神器,妇女若要生育,就必须接触、目视图腾或图腾象征物。这件铜杖上的母子鹿即是先民由鹿为“阴”性发展而出的生殖圣物,人类只有膜拜“母鹿大神”就能繁殖后代,这种对妇女怀孕有关的超自然神力在澳大利亚土著人群中亦有反映,澳大利亚的阿兰大人认为是图腾祖先把“婴儿魂”或“婴儿胚胎”遗留在某些物体上,妇女膜拜该图腾祖先,婴儿魂或婴儿胚胎进入母体才致怀孕。在中国史籍中对这种感生生育更是举不胜举,如华胥履大人迹而生庖牺,女节梦接意感大星如虹生少皞等,其实质是有意或无意接触到自己的图腾神而孕育。对鹿之崇拜转化为生殖女神这是符合原始宗教发展规律的。
青海原始鹿纹——鹿角是王权象征的记录
鹿作为卡约文化时期人类崇拜的神灵,其本质是善的,是保护人类的母系祖先,子鹿正是嗷嗷待哺的人类新生儿的代表,其反映的是人类得到神灵的庇护,安然无恙。狼是恶的代表,是黑暗的象征。在鹿与狼的对立斗争中,一边代表善良与光明,一边代表邪恶与黑暗。虽然狼龇牙咧嘴,形象狰狞,但作为人类保护神的鹿却丝毫没有被吓倒,小鹿(指代孕育中的儿童)依然安详吃奶。这正是中国俗语“邪不压正”思想在古代先民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那么为什么善与恶的对立会在同一器物上表现呢?从辩证的观点看,在对立之中又蕴藏着统一,鹿与狼对立与统一的表现正是孕妇保护儿童与黑暗进行斗争的实物例证,经过与恶斗争的洗礼,才能孕育出健壮的小孩,以保护人类的繁衍。在这个斗争中,善战胜了恶,人类得以继续生存。
人类以鹿为神,为人神的结合体,具有超自然的威力。那么芸芸众生中,凶禽猛兽、雪山洪水,人类缘何钟情于鹿之信仰呢?对鹿的崇拜的认识,主要有两点:首先是鹿有其他动物无与伦比的奔跑能力;其次,作为鹿的抵御猛兽的能力表现在鹿角上。因而,在此时期,无论是在陶器、骨管、饰件及岩画上的鹿的形象都采用夸张的绘制手法表现鹿角,从鹿的总体造型观之,大都为颈重而脚轻。在原始社会,无论是在狩猎阶段还是畜牧阶段,或是在部落冲突中,善跑者总是具有优越的条件,尤其是在畜牧阶段,畜群的管理与保护,都需要强健的双腿,因而善于奔跑的鹿便具备了神的威力,人类向往自己也能像鹿一样可随处迁徙,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在卡约文化时期,由于畜牧业的发展,人类劳动条件的艰苦加上长期奔波,产生对其崇拜是显而易见的。同时鹿角之坚固已足以刺穿狼的腹腔,因而,在自然条件下,健康、强壮的鹿很少成为狼之猎物。在卡约文化中,鹿角纹样繁多,其形状有写实性的,亦有变形的鹿角,从鹿角的发展演化看,人们对鹿之崇拜,演变到仅仅绘出一个折线纹样来代替鹿角。对鹿角强健的向往,一直沿用至春秋时期,在南方楚墓中多以鹿角作为礼器而殉葬,以至于鹿角后来演变成王权的象征。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12 07:03
目录
概述
简介
来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