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山遗址公园
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群
鸿山遗址公园是春秋战国时期长江下游吴越地区的墓葬群,入选“200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十一五”期间100处国家重点保护大遗址,具有重要的文物、考古、历史和社会价值。
基本信息
鸿山遗址是无锡市迄今为止最重大的考古发现、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国家文物局已对鸿山遗址进行大遗址保护的规划立项。至此,可以说鸿山遗址已正式成为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与此同时,作为保护规划的预章与依据,昨天起,来自省内外的18名专家开始了无锡历史上首场大规模文物勘探,正式对鸿山地区近百座土墩进行考古钻探。
重大意义
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立项昨天,由南京博物馆考古研究所和无锡市锡山区文管委协作的《无锡鸿山越国贵族墓发掘简报》已完成。报告称,已发掘的7座越国贵族墓中仅丘承墩出土的随葬器物就有1098件,为青瓷器、陶器、玉器、琉璃器等。江浙一带以往发掘的所有大型墓中,无论是墓葬规模、墓室结构和随葬器物的数量、等级,都无法与之相比。同时,该地区现保存着百余座大小土墩,分布于伯渎河、九曲河“两河流域”大约7公里的范围之内。由众多贵族墓葬构成的越国贵族墓地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属首次发现;鸿山贵族墓地的考古发掘也是继绍兴印山越王陵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牞填补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考古资料的空白。
基于上述重大考古价值,作为江苏省第一个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的大型遗址,鸿山遗址已正式被国家文物局立项。据悉,目前国内仅有36座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其中兵马俑、殷墟、三星堆等都赫赫有名,而鸿山遗址被认为可以媲美上述任一重量级遗迹。
规划前景
建成国际遗址公园据介绍,所谓大遗址保护是国家文物局提出的文物保护的新理念,就是要将遗迹的保护从单一保护扩大到整个环境保护的范畴。在国家文物局及省文物局的指导下,无锡市已采取紧急保护措施,撤销了家具城建设项目,对考古工地采取回填保护,当地政府拨出3000万元补偿建设单位损失,以整体保护鸿山遗址及其周边环境。目前,该项目已邀来国内的遗址规划专家陈同滨进行规划,考古专家邹厚本率队进行前期钻探。有关部门表示,该工程将按国家文物局“建设成为体现国际保护水平,成为国内大遗址保护典范”的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将投入5000万元用于居民搬迁,争取用两到三年时间完成开放,进而建成国际的遗址公园,同时也是原生态环境和遗址专题博物馆。
墓葬数量
规模之大在无锡史无前例那么,鸿山地区到底分布着多少同类型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呢牵从昨天起,18位考古专家会集鸿山地区,将对100多个土墩进行钻探,无锡历史上首场大规模文物勘探正式启动。在三峡地区从事考古工作10年,担任三峡工程文物考古专家组领队的邹厚本教授领衔本次鸿山遗址的钻探调查。
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发现鸿山地区“两河流域”分布着100多个高于地面的地理形式。保持着考古专家一贯的严谨科学的态度,从事考古工作40年的邹厚本告诉记者,根据前期考古发掘,这一地区肯定还会存在同一类型的墓葬,但不等于说这100多个高墩全都是越国墓葬,这些土墩有可能是自然形成,也有可能是人工堆积;即便探明为墓葬,也可能是原始社会时期、春秋战国时期以及明清时期等多种类形。从第一天的勘查情况看,就有两处通过遥感测定的土墩其实是树林。据邹厚本介绍,所谓的考古钻探,就是以不破坏墩子为目的,通过钻探出的泥土土色、土质及所带遗存物来判断土墩内存在墓葬的数量、年代,了解每个土墩内的历史信息。邹厚本表示,从其考古经验看,鸿山遗址应当还存在着巨大的研究潜力。记者从文管部门提供的鸿山遗址土墩调查登记表看,将对每个土墩的位置、形状、尺寸、植被、钻探概况、布孔状况、地层堆积、探孔介绍、遗物情况、性质、时间等进行详细的调查记录。整个钻探调查工作争取在两周内完成。
据介绍,鸿山遗址有一个特定的时期,即公元前470年左右,而本次钻探主要目的是科学地探明鸿山遗址的墓葬,为下一步进行遗址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
保护工作
为加强鸿山墓群的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发挥其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无锡地方政府在国家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迅速调整用地规划,编制《鸿山墓群保护总体规划》、设立大遗址保护研究中心、举办遗址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展规划保护项目、加强保护规范及措施等举措全面实施大遗址保护,提高文物保护科技水平。
《鸿山墓群保护总体规划》
无锡地方政府首先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鸿山墓群保护总体规划》,该规划于2007年由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实施,并于2010年2月由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纳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城乡总体规划。
《鸿山墓群保护总体规划》的核心是整体保护、和谐发展。保护规划在对鸿山墓群文化遗存的价值、保存状况、破坏因素及保护现状评估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鸿山墓群保护利用的原则、策略,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功能分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保护和防护措施,并建议在鸿山墓群保护范围内规划建设考古遗址公园,将文化遗产保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发展、旅游休闲、新农村建设等有机结合,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中新网无锡10月13日电(洪晓红 孙文荆)记者今天获悉,国内首个申报国家大遗址保护项目的大型遗址——无锡鸿山遗址近日正式确立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与圆明园、秦始皇陵等12批重量级遗址同时入围。
鸿山遗址是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该地区现保存百余座大小土墩,分布于伯渎河、九曲河“两河流域”。由众多贵族墓葬构成的越国贵族墓地在长江下游的太湖流域属首次发现;也是继绍兴印山越王陵之后最重要的考古发现,填补了春秋战国时期越国考古资料的空白。
大遗址保护是目前世界各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焦点,指将遗迹保护从单一保留建筑扩大到整体生态环境。鸿山遗址发掘后,无锡当地政府进行了抢救性修复,完整保留并优化保护了周边生态、人文环境,被中国多数文保专家誉为“中国大遗址保护典范”。
“目前,鸿山遗址勘探统计工作仍在继续,此前认为的108座土墩遗址,现已增至133座,成为国字号遗址公园后,正规的、主动性的考古发掘将正式开始,今后将与科研考古单位联合,包括与国外机构合作,推动遗址公园向更高层次发展”,无锡鸿山遗址博物馆负责人今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悉,根据国家文物局出台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管理办法》,截止目前为止,国内共评定首批12个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另有23个遗址公园立项。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5 14:16
目录
概述
基本信息
重大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