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爪槭
无患子科槭树属植物
鸡爪槭(学名:Acer palmatum Thunb.)是无患子科槭属的落叶小乔木,又名红槭树、枫叶、鸡爪枫。全株高2-5m;树皮深灰色,树冠伞形;枝条开张,细弱,当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叶纸质,外貌圆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在叶脉的脉腋被有白色丛毛;花紫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花瓣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雄蕊无毛,较花瓣略短而藏于其内;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微裂;子小坚果球形,脉纹显著;翅与小坚果共长,张开成钝角。花期5月,果期9月。
植物学史
起源演化
鸡爪槭的起源时间约为渐新世中晚期,在渐新世中晚期至中新世、全球的气候变暖致使南极冰川的覆养范围缩小,且在中新世中期出现了气温的高点从而影响了鸡爪槭物种起源及多样性增加。鸡爪槭中相对较为原始物种的分布区位于中国西南部及东南亚北部。
命名由来
因其叶5-9掌状分裂,仿佛鸡爪一般,因此而得名鸡爪槭。
栽培历史
鸡爪槭原产于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也有分布,为世界著名观赏树种,也是槭属植物中培育园艺品种最多、园林绿化应用最广泛的树种之一。日本是鸡爪槭栽培和品种选育研究历史最长的国家,已经培育出数百个园艺品种,鸡爪槭品种的培育始于18 世纪,日本是世界上鸡爪槭研究的中心。早在江户时代(1603~1867年),日本在槭树选种、栽培方面已达到一个高水平的兴旺时期。1710 年,日本有36个鸡爪槭品种,到1882年前后便已发展到202个以上的品种。中国鸡爪槭研究起步较晚,自主选育品种很少,应用的园艺品种大多从国外引种,且品种混杂,名称混乱,缺乏品种分类、栽培管理等方面的规范。
形态特征
鸡爪槭是落叶小乔木,全株高2-5m,树皮呈深灰色。
小枝细瘦;当年生枝紫色或淡紫绿色;多年生枝淡灰紫色或深紫色。
叶纸质,外貌圆形,直径7-10厘米,基部心脏形或近于心脏形稀截形,5-9掌状分裂,通常7裂,裂片长圆卵形或披针形,先端锐尖或长锐尖,边缘具紧贴的尖锐锯齿;裂片间的凹缺钝尖或锐尖,深达叶片的直径的1/2或1/3;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在叶脉的脉腋被有白色丛毛;主脉在上面微显著,在下面凸起;叶柄长4-6厘米,细瘦,无毛。
花紫色,杂性,雄花与两性花同株,生于无毛的伞房花序,总花梗长2-3厘米,叶发出以后才开花;萼片5,卵状披针形,先端锐尖,长3毫米;花瓣5,椭圆形或倒卵形,先端钝圆,长约2毫米;雄蕊8,无毛,较花瓣略短而藏于其内;花盘位于雄蕊的外侧,微裂;子房无毛,花柱长,2裂,柱头扁平,花梗长约1厘米,细瘦,无毛。
果实
翅果嫩时紫红色,成熟时淡棕黄色;小坚果球形,直径7毫米,脉纹显著;翅与小坚果共长2-2.5厘米,宽1厘米,张开成钝角。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鸡爪槭主要分布于中国、朝鲜及日本等地。
中国分布
鸡爪槭产山东、河南南部、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贵州等省。
生长环境
鸡爪槭生于海拔200-1200米的林边或疏林中。常长于山地林边、路旁,植于草坪、土丘、溪边、池畔,或于墙隅、亭廊、山石间。
生长习性
鸡爪槭弱喜光,耐半阴,在阳光直射处孤植,夏季易遭日灼之害;喜温暖湿润气候及肥沃、湿润且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酸碱性不敏感,微酸性土、中性土、微碱性土均能适应生长,但以微酸性土为好。耐涝,较耐干旱,有一定耐寒性。种子自播能力强。对二氧化硫和烟尘抗性较强。
繁殖方法
自然繁殖
鸡爪槭种子在果实中成熟后,翅的部分就会变得又轻又干燥。秋天种子成熟后,就会在风的吹拂下分别从枝上脱落,踏上旅程。单片螺旋桨状的翅带着种子滴溜溜地旋转落下,若能迎上风,便能飞出很高很远。翅上长有隆起的筋,可以调节气流,产生上升的力,使种子长时间平稳地飞行。
人工繁殖
鸡爪槭常采用播种和嫁接两种方法进行繁殖。
播种繁殖需要十月采种鸡爪槭,稍微晾晒后去掉翅,秋播或用湿沙层积储藏,翌年春天以条播的方式播种。播种后在表面覆土并盖草,适当遮阴防治暴晒,在三月下旬即可出苗。
嫁接法则多用于其园艺品种的繁殖,选用二三年生鸡爪槭作为砧木,在春季当砧木叶芽膨大之时进行切接或腹接。嫩枝嫁接的砧木与接穗宜选取当年生半木质化的枝条,采用高头多枝接法,可促其早日形成树冠。
栽培技术
水肥管理
夏季要予以充分光照,并施肥浇水,入秋后以干燥为宜。如肥料不足,秋季经霜后,追施1~2次氮肥,并适当修剪整形,可促使萌发新叶。平时宜保持盆土湿润,尤其在发芽放叶期,不可偏干。入秋后,叶色转红,盆土以偏干为宜。夏季浇水宜在早晚,避免土温发生急剧变化,影响根系生理作用。入秋后以稍干为宜。
盆栽管理
苗期应适当庇荫。移植要在秋、冬落叶后或春季发芽前进行。盆土可用腐叶土或山泥,掺拌适量的砻糠灰及沙土。经常保持盆土湿润,高温期间要注意多浇水,人秋后盆土以偏干为宜。施肥应在3月中旬及8月下旬抓紧进行,冬季落叶后施基肥。施用的氮肥不能过多,应配施磷、钾肥,使红叶品种叶色鲜艳。修剪在落叶后休眠期进行,除剪去不需要的枝条,对当年生的过长枝条也应短截。在生长期不宜修剪,以免树液从伤口外流而影响生长。换盆宜在发芽前进行,可2~3年换盆1次。
整形修剪
多在落叶后休眠期进行,剪去病弱枝、交叉枝、平行枝及重叠枝,还须结合树形将当年生的过长枝条截短,一般每枝留1-2个节即可。在生长期不宜修剪,以免树液从伤口外流,影响生长。
病虫防治
炭疽病、叶斑病和黑斑病这三种疾病是鸡爪槭种植过程中较易发生的病害,一般预防办法可以采用波尔多液进行防治。
茎腐病
茎腐病发病速度较快,从发病位置可以快速的向上蔓延,最终导致整棵鸡爪槭死亡。
防治措施:合理的选择播种时间;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对鸡爪槭实行精细化田间管理;及时进行鸡爪槭的浇灌,降低田间温度,避免茎部的晒伤;及时清除病苗;用药物管理,可使用波尔多液,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连续进行2-3次的喷洒,间隔时间15天。
鸡爪槭常见的虫害主要有蛴螬、金龟子、蚜虫、蛀心虫等。
蛴螬、蝼蛄
蛴螬、蝼蛄等害虫防治可以使用辛硫磷乳油对根部进行杀虫处理。在中害发生时可以7天进行一次杀虫喷洒,无虫害预防时可以15天进行一次喷洒。
金龟子、刺娥、蚜虫
该虫害可以使用阿维菌素、捕快等进行喷洒处理。
锤角叶蜂
针对该虫害可以将鸡爪槭栽植在阳光充足的区域;使用人工进行震落昆虫进行捕杀,或者对有虫害的枝叶进行处理;在冬季,焚烧有虫害的枝叶,同时疏松士壤,消灭虫蛹。
主要变种
保护级别
鸡爪槭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保护级别为易危(VU)。
主要价值
药用价值
鸡爪槭药性辛、微苦。功用主治行气止痛,解毒消痈;气滞腹痛,痈肿发背。
《贵州草药》记载其“性温,味辛徽苦。”《贵州草药》中称鸡爪槭可“清热解毒,行气止痛。”《全国中草药汇编》则描述鸡爪槭“主治腹痛,外用治痈疖肿。”
观赏价值
鸡爪槭是园林中名贵的观赏树种。在园林绿化中可用不同品种配置于一起,形成色彩斑斓的槭树园。植于山麓、池畔,能显出潇洒、婆娑的绰约风姿;配以山石,则具有古雅之趣;植于花坛中,可作主景树;也可对植于园门两侧列植于建筑前;以盆栽用于室内美化。
参考资料
鸡爪槭.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
鸡爪槭.植物智.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5:00
目录
概述
植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