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状细胞根据子宫颈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的结构,宫颈外口阴道部是由鳞状细胞构成,内口由内膜细胞和经化生而来的鳞状细胞构成。在正常情况下,所能取到的细胞基本上均是熟性鳞状细胞。成熟性鳞状细胞又分为两种:角化前细胞和不全
角化细胞。在
巴氏染色片中蓝或绿色胞质的多边形细胞是角化前细胞,而胞质染为深伊红色胞则为不全角化细胞。过去曾认为宫颈癌起源于宫颈鳞状上皮的基底细胞,而现在这种认识正受到挑战,研究发现:成熟阶段的
上皮细胞逆转到不成熟阶段是不可能的,一般认为,宫颈癌起源状上皮的底层细胞,而实际上90%的宫颈癌起自移行带及宫颈管,在这些区域没有鳞状皮底层细胞存在。因此认为,宫颈阴道部的宫颈癌起自底层细胞;宫颈管
鳞状细胞癌备细胞衍化而来;宫颈腺癌亦起源于储备细胞。
因其属于癌前期病变,一定要严密观察,由癌前期病变到
浸润癌的变化一般很慢,约需8-10年甚至20年。在癌前期阶段,异常的细胞不侵犯间质,更不发生转移,如果在这时发现,并给以相应
治疗,则治愈的机会是非常高的。但在
宫颈癌已变为浸润癌以后,则发展一般很快,如不经治疗,病人可在2-5年内死亡。
非典型增生可分为轻,中及重度,如不经治疗约10-15%的轻及中度非典型增生可发展为浸润癌,约75%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及原位癌,可发展为浸润癌。
活检如为轻度
非典型增生者,暂按炎症处理,半年随访刮片和必要时再作活检。病变持续不变者可继续观察。
表层细胞:40~60μm胞浆红染呈多边形,核小于5~7μm,染色质浓集呈固缩状。核浆比为1:10。 中层细胞:30~60μm胞浆淡蓝色或粉色呈多边形,核较表层细胞大10~12μm,染色质较疏松。核浆比为2:10。基底旁层细胞:15~20μm呈圆形、椭圆形及舟状;胞浆蓝染,核8~13μm。核浆比为5:10。基底层细胞:8~10μm多呈圆形,很少呈椭圆形;胞浆少深蓝色,核7~9μm。通常
宫颈涂片中很少有基底层细胞,仅见于宫颈有严重外伤时。核浆比为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