鳐鱼
软骨鱼纲鳐形总目下的鱼类通称
鳐鱼(学名:Ratomorpha)是软骨鱼纲鳐形总目的鱼类,俗称劳子或老板鱼。它们的身体扁平,形状有圆形、斜方形或菱形,尾鳍短小。鳐鱼的口器位于腹部,牙齿排列如铺石状,有五个鳃孔。背鳍有一到两个或没有;臀鳍消失;尾鳍短小或不存在。一些种类在胸鳍和头侧之间或尾侧有一对来自鳃肌的肾形或长形发电器。
动物学史
进化史
鳐鱼的进化历史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时期,早期鳐鱼是通过增大胸鳍和缩短尾巴适应底栖生活的扁平化鲨鱼。
最古老的鳐鱼化石是在法国发现的晚侏罗纪时期的Spathiobatis化石,另有Belmnobatis和Asterodermus化石分别发现于法国和德国,均属于犁头鳐科(Rhinobatidae),包括现存的龙纹鱙和犁头鳐。
鲼科(Myliobatidae)或鹞鲼在晚白垩纪首次出现,并在第三纪迅速扩散,至今仍繁盛。鹞鲼具有复杂的牙列,适用于碾碎食物,Myliobatis等化石鳐鱼在世界各地第三纪海相沉积物中常见,以独特的破碎齿板、化石刺和鳞片为代表。
鳐形总目中的锯鳐目始见于白垩纪晚期;电鳐目出现较晚。双鳍电鳐科自新生代第三纪古新世出现,演化出电鳐科、单鳍电鳐科和无鳍电鳐科。鳐目下分犁头鳐亚目和鳐亚目,犁头鳐亚目较原始。犁头鳐科和尖犁头鳐科始见于中生代白垩纪早期;团扇鳐科出现较晚,始见于新生代第三纪的中新世;鳐科始见于中生代白垩纪中期。扁鲼科始见于第三纪始新世,楔鲼科见于白垩纪晚期。楔鲼科亲缘关系密切,演化出燕鲼科、鲼科和鹞鲼科;燕鲼科见于第三纪中新世,鲼科始见于白垩纪晚期,鹞鲼科见于第三纪古新世。鲼科演化出牛鼻鲼科和蝠鲼科。以上科目形态上已发展出具鸟翼似胸鳍,是鳐鱼中最发达的高级类群。
分类史
1758年,Linnaeus将七鳃鳗、板鳃鱼类和鲟类统称为软鳍鱼类。1837-1841年,Müller和Henle系统分类了板鳃亚纲,分为横口目和全头目,其中鳐鱼有6科。
1913年,Garman在《Chondropterygi》中,将软骨鱼类分为音鲛类(Chismopnea)和横口类(Plagiostomia),鳐鱼归属横口类中的Batosomia。
1948-1953年,Bigelow和Schroeder将软骨鱼纲分为板鳃亚纲和全头亚纲,板鳃亚纲下分鲨目(Selachii)和鳐目(Batoidei)。
1955年,Berg在《现代和化石鱼形动物及鱼类分类》中分出更为完善的分类系统,将软骨鱼类分为板鳃纲和全头纲,板鳃纲下分鲨总目和鳐总目。
1979年,朱元鼎、孟庆闻研究了中国软骨鱼类的侧线管系统及罗伦管系统,并结合古鱼类学和分类学著作,提出了软骨鱼类分类系统,将鳐鱼分为锯鳐目、鳐目、鲼目、电鳐目共4目。Nelson在1984、1992、1994年综合分类论述,认为全头亚纲较板鳃亚纲原始,板鳃亚纲下分9目42科,其分类系统被广泛采用。
形态特征
鳐鱼身体平扁,呈圆形、斜方形或菱形,尾鳍短小。口器位于腹部,牙齿呈铺石状排列,鳃孔五个。背鳍有两个、一个或无;臀鳍消失,尾鳍小或无。有些种类在胸鳍和头侧或尾侧有一对来自鳃肌的肾形或长形发电器。
鳐鱼稳定栖息于水底,因此臀鳍消失,背鳍一般位于尾部,通常较小或无。然而,锯鳐科、圆犁头鳐科和尖犁头鳐科的躯干和尾部较粗壮,胸鳍不发达,第一背鳍位于腹鳍上方或后端上方,主要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侧肌及发达的尾鳍游动。
背鳍远离腹鳍并位于尾部的种类中,除犁头鳐科外,其余种类通常具发达的胸鳍,与头部和躯干部连为一体。尾鳍较小,行动缓慢,主要依靠胸鳍上下波动前进,如团扇鳐科鳐科扁魟科。有些种类背鳍缺失或极小,尾鳍消失,尾部延长呈鞭状,游泳时帮助保持平衡;胸鳍广圆,如魟科;体型宽阔,用三角形宽大的胸鳍击水前进,尾巴短小,如燕魟科;或胸鳍如鸟翼,前缘弧形,后缘凹入,外角尖突,具吻鳍或头鳍,尾巴细长如鞭,无尾鳍,眼位于侧下方,能在各水层中活泼游泳,如鲼科鹞鲼科牛鼻鲼科蝠鲼科
栖息环境
鳐鱼属底栖性鱼类,一般栖息于沿海沙底质水域,鱼体常半埋于海底泥沙之中。
分布范围
鳐鱼分布于世界大部分海域,从热带到近北极水域,从浅海到2700米以下的深水处。其中,电鳐目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近海区域,包括澳大利亚西部和东南部海域;锯鳐目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的近岸海区和河口,有些种类能进入淡水河流和湖泊;鳐形目分布于全球海洋,主要是冷水和温带地区;鲼形目分布于热带和温带的近岸海区,有些种类生活在深水区域或淡水环境中。
生活习性
食性
鳐鱼属肉食性鱼类,以贝类、头足类、甲壳类、鱼类和多毛类为食。幼年鳐鱼以底栖类动物如蟹和龙虾为食,成鱼猎捕乌贼等软体动物。
觅食行为
鳐鱼通常隐藏在沙中,等待小螃蟹和小虾接近后突然进攻,以此捕食。鳐鱼牙齿如同石臼,能够磨碎各种食物。部分种群如锯鳐通过使用锯齿状的吻部掘土,捕食泥沙中的甲壳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鳐鲼通过环形游动集中并过滤浮游生物进食,头鳍在进食过程中起关键辅助作用。
运动方式
大多数鳐鱼利用胸鳍进行波浪形的垂直运动,灵活游动于水中,这种胸鳍的波动类似于鸟类飞行。某些鳐鱼则依靠尾鳍的水平运动前进。
防御和攻击
部分鳐鱼尾部有1至4枚尾刺,内有毒腺,用于自卫和攻击。刺中人后,毒液可侵入血液循环系统,严重损害心肌,并影响呼吸、泌尿和神经系统。
生长繁殖
交配期间,雄性和雌性鳐鱼会面对面地交配,身体的下侧相互接触。一旦雌性受精,会游开并离开雄性。
鳐鱼大多数种类为卵胎生。卵胎生鳐鱼在发育过程中,子宫壁上会有细丝状突起进入胎儿的口中或喷水孔中,分泌乳汁状液体,补充卵黄营养的不足。卵子被薄膜包裹,在子宫中孵化。孵化后,雌性鳐鱼将成形的宝宝产在水中。胎儿数量因种类而异,多至几十个,通常为10余个,少数为2至3个;蝠鲼科每次只产一只仔鱼。
鳐科为卵生型。卵壳呈长方形,四角有尖角,角端有小孔。孵化期4个半月至15个月。卵壳大小和形状依种异,最大为180毫米×140毫米,最小为63毫米×37毫米。卵产在平坦的泥沙底,其隆起一面有黏质,附着在小石、贝壳或海藻等固着物上。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鳐形总目下的栉齿锯鳐普通锯鳐绿锯鳐尖齿锯鳐昆士兰锯鳐等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受胁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级(CR),而纳氏鹞鲼被评估为濒危级(EN)。
种群现状
鳐鱼种群在全球各地的情况各异。栉齿锯鳐在墨西哥、巴哈马和东大西洋地区显著减少或可能已灭绝,全球范围内在过去三代内减少了80%以上。尖齿锯鳐在阿拉伯海及邻接区域几乎绝迹,印度、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孟加拉湾的数量显著降低,全球范围内在过去18年内减少了80%以上。绿锯鳐在阿拉伯海、亚丁湾、红海、波斯湾和北澳洲显著减少,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已经无记录。普通锯鳐的四个亚种群在西大西洋、东太平洋和东大西洋显著减少或可能已灭绝。虽然在澳大利亚和巴布亚新几内亚仍有存活种群,但总体上在过去68年减少了80%以上。昆士兰锯鳐的全球种群显著下降,自1960年代起可能已从东印度、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地区消失,巴布亚省和巴布亚新几内亚数量大幅减少,尽管西澳和北领地的种群有复苏迹象。
濒危原因
鳐鱼种群整体面临严重威胁,主要因过度捕捞和栖息地丧失。昆士兰锯鳐因捕捞压力和管理不善受严重威胁,尤其是刺网、拖网和钓线的使用导致其易被捕捞,通常用于其鳍和肉。栖息地丧失,如红树林砍伐和浅水栖息地破坏,也构成威胁。尖齿锯鳐面临类似的捕捞压力,其锯齿状吻部易被捕捞,沿海开发、非法伐木和虾养殖等活动使其栖息地过度开发,威胁其生存。
绿锯鳐容易被刺网和拖网捕捞,其栖息地如红树林和沿岸区域因开发活动受到显著威胁。普通锯鳐的捕捞压力巨大,鳍和肉类贸易的增加加剧了这一问题,其栖息地因红树林减少和气候变化而退化,进一步威胁其生存。
保护措施
自1992年佛罗里达州禁止商业和娱乐性捕鱼以来,锯鳐一直受到保护。2007年6月,《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对保护所有锯鳐种实施了制裁,使锯鱼肉、其喙或鳍的贸易成为国际非法行为。唯一允许的锯鳐贸易是澳大利亚公共水族馆的活锯鱼贸易,数量极其有限。澳大利亚对锯鳐制定了处理措施,培训渔民最大化释放锯鳐。
西澳大利亚州和昆士兰州对尖齿锯鳐立法保护为“禁止摄入”物种,北领地或英联邦水域的商业性渔业没有保护措施。印度禁止锯鳐的捕捞。
主要价值
医用价值
鳐鱼在中医中有多种应用。鳐鱼肝来源于犁头鳐科鳐科的多种鳐鱼,经加工制成鱼肝油,其功效包括滋补强身、健骨、止痛、明目,主要用于治疗夜盲症、干眼症、软骨病等疾病。
鳐鱼翅则是许氏犁头鳐和颗粒犁头鳐的鳍,经全年捕捞、清洗、晾干后使用,具有滋补强身、补腰、健胃祛痰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久病体虚、腰膝酸软、胃虚痰多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鳐鱼的医用价值仍需经过科学验证,不可盲目使用。
经济价值
鳐鱼大多数为底拖网捕捞对象,通常不成群。犁头鳐科和锯鳐科的肉质鲜美,犁头鳐的皮肤干制品称为“鱼皮”,是一种名贵食材,鳍部可以制成优质鱼翅。其头侧的半透明组织干制后称为“鱼骨”。除少量鲜销外,多制成盐干品,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参考资料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网络版.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30 15:31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