蝠鲼科(Mobulidae):
鲼形目的1科,有3属约10种,中国有2属4种。体庞大,体盘宽,可达6米,体重3000克。体盘菱形,一头宽大平扁;吻端宽而横平;胸鳍前部分化为头鳍,位于头的两侧;尾细长如鞭,具一小型背鳍,尾刺或有或无;口宽大,前位或下位;牙细而多,近铺石状排列;上、下颌具牙带,或上颌无牙;鼻孔恰位于口前两侧,出水孔开口于口隅;喷水孔较小,三角形,位于眼后,距眼有一相当距离;鳃孔宽大;腰带深弧形,正中延长尖突。
在分类上,蝠鲼科仍在研究,至今只发现三种:Manta birostris, Manta ehrenbergii, and Manta raya,而且这三种非常相似。因此有时,它会独立成科,但大多数和鲼科的鱼合并在一起。
卵胎生。化石见于第三纪至近代。
蝠鲼属约6~7种。中国现有3种:①日本蝠鲼分布于南海和东海;②
无刺蝠鲼见于南海(无刺蝠鲼Mobula diabolus)。前口蝠鲼属只前口蝠鲼1种,中国沿岸各海皆有分布,显示季节洄游现象。角蝠鲼属产于加勒比海。
蝠鲼行动敏捷,以翼状胸鳍自由翱翔水中,平时栖息底层但常上升停近表层,张口吞食,并运用头鳍转动纳食入口。当游泳时,头鳍从下向外卷成角状,向着前方;有时成群游泳,雌雄常偕行。主要食
浮游甲壳动物,其次食成群的小型鱼类。鳃耙多少角质化,呈一系列羽状筛板,起滤水留食作用。母体子宫壁上具乳头状突起,分泌营养液以滋养发育后期的胎儿。胎儿体盘宽0.41米,仔鱼体盘宽1.13米;幼体体盘宽1.44米。肌力大,连凶猛的鲨鱼也不敢袭击它。蝠鲼在南海整年可见到,每年6~7月洄游至福建、浙江沿海,于8~9月去黄海。10~11月返浙江沿海,12月至翌年2~3月沿原来路线洄游南返。肉可食、肝可制油,内脏和骨骼可制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