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鲸
须鲸科动物
塞鲸是须鲸科须鲸属的哺乳动物。南半球的塞鲸最大体长可达20米,北太平洋的18.6米;头长约占体长的20-25%,腹褶不达到脐;其前缘曲成弓状,后缘约与身体成45°,梢端向后;鳍肢尖而较小,尾叶也相对较小;体暗灰色,背部至体两侧微带蓝色;身体上常有小的浅色疤痕,使体表呈电镀过的金属色。
形态特征
南半球的塞鲸最大体长可达20米,北太平洋的18.6米。雌性略大于雄性。头长约占体长的20%~25%,腹褶不达到脐,北太平洋塞鲸的腹褶32~60条。背鳍位置在略小于2/3体长处。其前缘曲成弓状,后缘约与身体成45°,梢端向后。鳍肢尖而较小。尾叶也相对较小。体暗灰色,背部至体两侧微带蓝色。身体上常有小的浅色疤痕,使体表呈电镀过的金属色。在腹褶区常有1个白色斑。鳍肢和尾叶腹面与身体同色或略淡。上颌每侧有鲸须板约300~400块。鲸须板暗灰色,须毛细,色较淡。
吻突三角形,两侧缘直。鼻骨大而且长,鼻骨长为基长的7.2%~9%。其鼻骨的长大于长须鲸,宽小于小须鲸。上颌骨的腭面突向后方如一个角状的突起。犁骨的后端不扩展或仅略扩展。下颌骨较薄,冠状突低而钝圆。
椎式:C7;T14;L13;Ca22~23=56~57(枚)。
(C:颈椎,T:胸椎,L:腰椎,Ca:尾椎
近种区别
栖息环境
塞鲸是大洋鲸类,在近岸海域不常见。南北两半球从热带至极带均可见到,但比其他须鲸更多出现在中纬度的温带。
生活习性
最常见的为2~5头的群。塞鲸游泳快速,可能是所有鲸类中最快者。正常情况下潜水不深,当缓慢运动的塞鲸出水时,其呼吸孔和背鳍常同时露出水面。摄食的塞鲸往往按可估测的时间间隔潜水和出水,在两次呼吸之间常位于接近水面的仍能被看到之处。塞鲸的喷潮高约3m,比长须鲸的低。喷潮的间隔约20~30秒,若干次后作一次达15分钟或以上的潜水。冬季在温带水域交配和受孕,夏季洄游至高纬度海域摄食,次年冬季回到较温暖的水域产仔。
在摄食场可聚集较多的塞鲸,它们用撇食的方式获得海水中的浮游生物,用细密的须毛滤食。在北太平洋,其主要食物是桡足类磷虾只占10%左右。在南半球,磷虾是它们的主要食物。
分布范围
塞鲸是大洋鲸类,在近岸海域不常见。南北两半球从热带至极带均可见到,但比其他须鲸更多出现在中纬度的温带;国际上分布于全世界各大洋;国内分布于黄海:江苏(东台、通州),东海:福建(厦门)、台湾(澎湖、苗栗)、台湾东岸海区(苏澳),南海:海南(儋州)台湾(恒春)。
原产地(海域):安哥拉、阿根廷、澳大利亚、巴哈马群岛、百慕大群岛、巴西、加拿大、佛得角、智利、刚果、古巴、多米尼加、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法罗群岛、法属南部领地、直布罗陀、格陵兰岛、海地、冰岛、爱尔兰、日本、肯尼亚、朝鲜、韩国、马达加斯加、毛里塔尼亚、墨西哥、摩洛哥、纳米比亚、新西兰、北马里亚纳群岛、挪威、秘鲁、葡萄牙、留尼汪、俄罗斯、圣赫勒拿岛、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南非、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西班牙、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英国、美国、乌拉圭、西撒哈拉。
繁殖方式
北太平洋塞鲸的雄性达性成熟体长约12.8m,雌性约13.3m。妊娠期约10.5个月。冬季在其分布区的低纬度部分产仔,新生仔鲸约4.4m长。哺乳期超过6个月,幼鲸在体长约9m时在高纬度海域的摄食场断奶。母鲸经过约6个月的乏情期在次年冬天的繁殖季进入发情期。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保护迁徙野生动物物种公约》(CMS)附录Ⅱ。
列入《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鲸目*其它鲸类)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濒危物种(EN),2018年6月25日评估。
种群现状
国际捕鲸委员会(IWC)将北大西洋的塞鲸活动区域分成三块:新斯科舍区、冰岛-丹麦海峡区和东区(包括西班牙、葡萄牙、不列颠群岛、法罗群岛和挪威水域),但此种划分具有很大的随意性(Donovan 1991)。
据记录,在北大西洋有约14,000头塞鲸被现代捕鲸船抓获。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约30,000头被捕获的未知鲸类,后被确认是塞鲸。
北大西洋东部的塞鲸似乎所剩无几。在挪威和英国海域,二战前有超过7,500头的观测记录,此后的数据都不超过200头。北大西洋东北海域,挪威人在1987年、1989年以及1995~2005的每年调查显示,仅有一头塞鲸出现在东区(按IWC的划分)。1957~1980年,少数塞鲸在西班牙水域被捕获。
相比之下,北大西洋中部(IWC所划定的冰岛-丹麦海峡区)的塞鲸数量依旧丰富,尤其夏季在冰岛西南以南至北纬50°海域。唯一全面可信的种群调查数据来自1989年,有约10,300(CV 0.27)头(Cattanachet al.1993)。相比其他须鲸,多年来塞鲸种群分布似乎有明显北移的变化(Gunnlaugssonet al.2004)。
北大西洋西部,1966~1969年的估算有2,078头(Mitchell and Chapman 1977)。1962~1972年,新斯科舍海域有约1,200头塞鲸。
1974年,IWC科学委员会对北太平洋的塞鲸数量做出最后评估,其可捕种群已从1963年的42,000头下降到1974年的8,600头(Tillman 1977),同一时期有超过40,000头的塞鲸被捕杀(IWC 2006)。在1960年代,加州捕鲸站的塞鲸渔获率下滑了75%,与塞鲸的泛洋性数量下滑相一致(Rice 1977)。1975年商业捕鲸停止,自那时起,其种群有何种程度的恢复尚不清楚。
2004年,哈卡马达给出北太平洋西部某海域4,100头的估算值,但由此推算整个北太平洋西的方法尚未被认可。
在北太平洋东部,基于1996年和2001年的调查记录,初步估计美国西海岸有56头(Barlow 2003)。在热带太平洋东部发现的布氏鲸/塞鲸都已明确鉴定为布氏鲸,暗示当地塞鲸极为稀少(Wade and Gerrodette 1993)。
1905~1979年,商业捕鲸船共有超过200,000头的记录。1978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将南半球的塞鲸活动海域分为六个保护区。捕鲸高峰期出现在1960~1972年,平均每年捕捉5,000头,最高年份出现在1964年,当年捕捉了近20,000头。
1979年,IWC科学委员会对南半球的塞鲸数量做出最后评估,其可捕种群已从1960年的64,000头减少到1979年的11,000头。
其他有效数据也显示,塞鲸种群在1960~1979年出现了快速而剧烈的下滑。根据渔获率和目击率统计,巴西和南非海域的塞鲸数量下降最多。巴西捕鲸场1966~1981年的记录显示,1966~1972年的塞鲸捕获量下降了约90%。自那以后,巴西水域再无塞鲸出没的消息。南非德班的渔获率和目击率统计,1965~1974年该海域塞鲸数量减少超过95%。来自远洋捕鲸(业)的标记重捕法数据显示,1962~1976年间,该海域塞鲸数量下降约6倍(IWC 1980)。
199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给出南纬30°以南约10,000头的塞鲸种群数据,但其可靠性依然存在问题,因为没提供方差,不过符合该物种种群严重下滑的趋势。
参考资料
Balaenoptera borealis.Discover Life.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3 23:49
目录
概述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