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跃龙门
成语典故
鲤跃龙门,又称鲤鱼跳龙门、鱼跃龙门,是古代中国的一个民间传说,发生在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所在地区(一说——陕西韩城黄河龙门)。
吉祥图案
凿门和鲤鱼登龙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水经注》、《三秦记》等古籍中均有记载。
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条引《三秦记》:“龙门山,在河东界。禹凿山断门阔一里余。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而清张澍辑《三秦记》复云:“江海大鱼薄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不上者鱼,故云曝腮龙门。”后世民间传说,遂谓为鲤鱼跳龙门。
李白《赠崔侍御》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即用此典。人们还用“登龙门”来比喻因得到有力者的援引而致显耀。在科举时代,参加会试获得进士功名的,也被称作为“登龙门”。鲤鱼跳龙门,既是这个优美传说的形象表述,更寄托着祈盼飞跃高升、一朝交运的美好愿望。尤其是那些指望子弟靠读书应试博取功名前程的人家,都把它当作幸运来临的象征。
成语典故
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宋·陆佃《埤雅·释鱼》)
历史传说
相传,禹辟伊阙以后,水流湍急,游息于孟津(今洛阳下辖县)黄河中的鲤鱼,顺着洛、伊之水逆行而上,当游到伊阙龙门(今洛阳龙门石窟所在地)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诗人李白在《赠崔侍御》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从此,每逢暮春季节,就有无数金色鲤鱼循著黄河逆流而上,聚在禹门下,奋力跳跃,偶有一跃而过者,便化为苍龙,腾飞九天之上。化龙飞升的禹门叫「龙门」,「一跃龙门,身价百倍」意即如此。
传装中,常以龙头鱼身的鳌鱼来表现「鲤跃龙门」的典故。本堵表现滚滚江浪中,鲤鱼在龙门下吐津迫,而跃过龙门成龙的鳌鱼,展翅欲飞冲天的模样。
传说东海里的一大群金背鲤鱼、白肚鲤鱼、灰眼鲤鱼,听说禹王要挑选鱼类中的优秀者跃上龙门,管护龙门,无不惊喜万分,纷纷跃跃欲试。于是它们成群结队,沿黄河逆流而上,向龙门游来。
灰眼鲤鱼被河水中的泥沙呛得喘不过气来,就掉头游了回去。金背鲤鱼和白肚鲤鱼摆成一字儿长蛇阵,迎风顶浪,日夜不停地逆流而上,在一个风平浪静、艳阳高照的中午来到了龙门山前。它们把头扬出水面,仰望龙门胜景:两边高山入云,陡崖千丈;中间黄水滔天,巨旋相连。龙门山上一条百丈石质巨龙昂首向天。河水翻滚,水珠飞溅到龙头之上,构成了奇异的仙境洞天。
鲤鱼们看到龙门胜景,心旷神怡,便纷纷向禹王请命要跃过龙门。禹王喜道:“鱼龙本是同种,凡能跃上龙门的便可羽化成龙,管理龙门。”
众鲤鱼一听,立即鼓鳃摇尾,鼓出全身力气向龙门跃起。谁知跃出水面一丈多高,就跌落下来,摔在水面。但它们并不灰心,日夜苦练跳跃之功。练了七七四十九天,跃起的高度提升到七七四十九丈。但要跃过百丈龙门还差之甚远,有的鲤鱼慢慢有些灰心了。
禹王看见众鲤鱼肯吃苦,就点化它们说:“一根筷子易折断,万众一心移走山。”
金背鲤鱼听了,若有所悟,便对大家说:“禹王说的话是要启发大家同心协力啊!咱们各跳各的,怕永远也跳不过去。”
众鲤鱼说:“你说得对,那你给大家想个办法呀!”
金背鲤鱼说:“我倒想了一个办法,叫‘垫背法’。我拼力一跃,到最高度时,另一位兄弟跃起来,在我的背上踩一下,再用力一跃,也许就能跃过龙门。”
言罢,便自告奋勇愿做第一条垫背鱼。它跃起原先练就的四十九丈高度,第二条鲤鱼落在它的背上,再跃了四十九丈的高度,但是,还差两丈啊。禹王看见后,暗暗挥手,扇过一阵清风,鱼借风力,便跃上了龙门。
这办法,众鲤鱼看得清清楚楚,便依法飞跃,一条条鲤鱼都跃上了龙门,最后就剩下那条垫背的金背鲤鱼了。忽然一股激流冲撞在龙门河心的巨石上,腾起滔天巨浪。金背鲤鱼顾不得疲劳,趁着激流跃上浪尖,又猛然用鱼尾猛击巨浪,竟跃上了蓝天白云间,一眨眼又轻轻飘向龙门之上。禹王看见了,惊叹不已。他赶紧拿出彩笔,随即在金背鲤鱼的头上轻轻点了一点红。霎时,鱼龙变化,金背鲤鱼变成了一条金黄色的巨龙。禹王就命令它率领众鲤鱼管护禹王带领百姓亲手开凿的龙门。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04 15:36
目录
概述
吉祥图案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