鲆科(拉丁学名:Bothidae)为
鲽亚目的一科,大多数种类两只眼睛在左侧身体。鳍不具硬棘,背鳍起点在眼上方或前方。该属包括2个亚科20余属,主要分布于
大西洋、
印度洋及
太平洋。多数种类具经济价值。
种类
全世界共有20属115种,台湾现有14属36种
生态特征
底栖,卵生,肉食
鲆科是
鲽形目下的一个科。鳃盖膜互连,背鳍始于吻部;左腹鳍基很长,始于鳃峡後端,各鳍仅
尾鳍中部鳍条分枝,常只左侧有一侧线;第一上鳃骨非叉状,第三上鳃骨无齿。尾杆骨与尾下骨4~5已愈合,尾舌骨除弧斑鲆属外均尖钩状,有肌膈骨刺等而无肋骨,中国已知有13属37种。如:
三斑双线鲆、
大斑鰜鲆、
纤羊舌鲆、
矛状左鲆、
中间角鲆、
青缨鲆、
长鳍短额鲆、
圆鳞鲆及
豹鲆等。
鲆类在中国
南海属种最多,北方较少。华鲆、圆鳞鲆、长鳍短额鲆等为中国特产。
深度分布: 底栖性
特 徵: 背鳍和臀鳍接不与尾鳍相连接,肛门在盲侧。卵黄具一个小油球。
鮃科是鲽亚目中最大的一群。它的两眼都位于左侧,所以又称左眼鮃鲽类(lefteye flounders)。鮃的各鳍均无硬棘,胸鳍和腹鳍的鳍条都不分叉,有眼侧的腹鳍基比无眼侧的长。有些学者将两腹鳍鳍基均长的圆鮃科,和两腹鳍基均短且对称的牙鮃科,两个科归并于鮃科之下的两个亚科。豹纹鮃的体型虽然不大,但身上的斑点易于辨识,而且可在底拖渔获中看到它们。
其 他: 全世界共有21属154种,而台湾地区共发现12属27种。此科鱼类的分布很广,为浅海地区重要的鱼类资源之一。但在深海的种类肉质较软,易腐烂不易保存,因此食用的价值不高。
三大类群
鲽形目包含了鰜亚目、鲽亚目及鳎亚目三大类群。这三群可藉由背鳍起点和前鳃盖是否被皮肤遮盖,区分开来。背鳍起点位置较後,从头部中後方开始的是鰜亚目,它的口特大,颚骨牙齿大而明显,所以又称为「大口鲽」。此外,它的背鳍、臀鳍前都有鳍棘,所以也称为「棘鲽鱼」(spiny flatfish)。至于背鳍起点较前,在头部或眼睛上方的则是鲽亚目和鳎亚目,两者的背鳍、臀鳍皆无硬棘,颚骨也没有牙齿。鲽亚目和鳎亚目彼此的区分在于前者的前鳃盖後缘游离,即明显未被皮肤遮盖,而鳎亚目则不游离,被皮肤覆盖,且成年鱼多半没有胸鳍。
鰜亚目(鰜科),鲽亚目(鲽科),鳎亚目(舌鳎科)
左派还是右派
大部分的比目鱼两眼皆位于右侧,即左眼跑到身体右侧,脸朝右,尾朝左,称为右眼种类(dextral, right-eyed) ,例如:鲽亚目鲽科、鳎亚目鳎科;反之则为左眼种类(sinistral, left-eyed) ,例如:鲽亚目鮃科、鳎亚目舌鳎科;有些科或种左右眼种类均有,例如鰜亚目,左右出现的比率有时还因地区而异。
「右派」比目鱼:鳎科的条鳎
「右派」比目鱼:鲽科的目叶鲽
「左派」比目鱼:舌鳎科的粗体舌鳎
「左派」比目鱼:鮃科的大鳞卵额鮃
会移动的眼睛
比目鱼在仔鱼时期,身体和一般鱼类一样左右对称,且正著身体游泳,直到发育为稚鱼时,一眼才越过头顶,移到另一侧。之後它们就以有眼侧在上,无眼侧在下,侧卧水底,并开始侧泳。眼睛移动同时,也涉及头骨、神经、肌肉、牙齿、鳞片及胸鳍、腹鳍的一齐转变。
仔鱼的特化构造
不同种类的比目鱼体型大小差异颇大,所以它们达到成熟的年龄也从一年至十五年不等,通常大型比目鱼的年龄可长达三、四十岁。雌鱼的体型通常比雄鱼大,产圆形卵,数量可达200万颗。因为具中性浮力,所以比目鱼的卵通常是在中水层或近底层漂流,很少在水表层捞获。
孵化後的仔鱼通常透明,具有色素斑。左眼种类身体会特别薄,身上有彩色的色斑,其大小、位置和颜色是鉴定仔鱼种类的重要依据。不少仔鱼在头上、鳃盖上或偶鳍上会有棘状突起来保护自己,有些仔鱼背鳍前部的鳍条会特别延长,甚至部分内脏会突出于体外呈团块状,这些特化的构造应都是为了增加它长时间漂流期的存活机会。右眼类通常没有这些特化的构造,仔鱼的漂流期也比较短,很快便会沉降定居,因此在靠岸处较易采到右眼类的仔鱼,而在外洋较常发现左眼类的仔鱼。
海中的变色龙
具有拟态或伪装本领的鱼类不少,比方鮃科、牛尾鱼、狗母等底栖性的鱼种,皆会在它们停栖于海底时,模仿四周底质的背景色调,让掠食者和被掠食的小鱼不易察觉它们的存在,以便于自保和猎食。在具有变色本领的鱼类之中,又以比目鱼的变色功夫最为高强,它不但变色速度快,而且还可以抖动身躯,直接埋入沙泥中,只露出双眼,犹如潜望镜一般,默默侦测四周的动静。
牙齿与食性的关联
鰜、鲽或鮃科的口很大,且牙齿发达,一看便知是捕食鱼类的种类。它们随著季节,在中水层中进行长距离的摄食、越冬和
产卵洄游,因此它们有时会在中水层被捕获,而非仅在底层。有些鲽和鳎主要以海底的多毛类、软体动物及甲壳类为食。有些种类只有无眼侧有颌齿,有眼侧无颌齿,以便像抽水机一样将水吸入,此种特化构造方便比目鱼在呼吸时水从上面进入,而减少一并吸入下方沙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