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郡途中遇徐十八录事》是唐代诗人
高适创作的一首
五言诗。此诗前六句交代自己行程,中六句切题独行途中遇徐氏,后四句言别。
①此诗各本题下无注,据《全唐诗》《
文苑英华》补。《文苑英华》作
王昌龄诗,误。鲁郡:《旧唐书·地理志》:“天宝元年,改兖州为鲁郡。”徐十八:名未详。
刘开扬推为徐浩,引《旧唐书·徐浩传》:“(徐浩)字季海,越州人…工草隶……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奏在幕府,改监察御史,丁父忧,服除,授京兆司录,以母忧去职,数年,调授河南司录。据此认为徐浩生活的年代、经历、官职和善书均与此诗中徐十八相近。录事:《新唐书百官志》:“州郡有录事参军,府有司录参军。”王书:指王羲之的书法。
②嵩颍:嵩山和颍水。《元和郡县志》卷五:“嵩高山在(登封)县北八里……东曰太室,西曰少室,嵩高总名,即中岳也。”又:“颖水有三源,右水出阳乾山之颍谷。”此处嵩颖客为高适自指。邹鲁:邹国、鲁国的并称。“邹鲁乡”即题中所谓“鲁郡”。
③少昊:也称“少皞”,名挚(一作“质”),号金天氏。传说为古代东夷集团首领,都曲阜,死后为西方之神。《左传·昭公十七年》:“郯子曰:‘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杜预注:“少皞,金天氏,黄帝之子,已姓之祖也。”东蒙:山东省蒙山的别称。因在鲁东,故名。《论语·季氏》:“大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杨伯峻注:“东蒙,即蒙山。”
④圣人:指孔子。游夏:子游与子夏。两人均为孔子学生,长于文学。见《论语·先进》。
曹植《
与杨德祖书》:“昔尼父之文辞,与人通流。至于制《春秋》游夏之徒乃不能措一辞。”此处以游夏指代自己与徐氏。
⑤阙里:孔子故里。在今山东曲阜城内阙里街。因有两石阙故名。孔子曾在此讲学,后建有孔庙,几占全城之半。《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颜由,颜回父,字季路,孔子始教学于阙里,而受学。”知:明活字本作“如”,从《
唐百家诗选》。汶阳:汶水之阳。《隋书·地理志》:“开皇三年,(任城)郡废,四年改县,曰汶阳。十六年,改名曲阜。
此诗前六句交代自己行程,我本嵩颖山居之客,途经邹鲁礼仪之邦,观少吴之遗墟,觉蒙山之路长,独行非吾愿,触目生感慨。“圣人”以下六句切题,独行途中遇徐氏,二人有如子游、子夏缅怀圣人,徘徊泽畔,益增悲伤,日出见孔子旧里,川平知为故城汶阳,此段发思古之幽情。“弱冠”以下四句言别,赞美徐氏年少才高,锐意进取,即使此去不得意,也应用舍行藏,淡然处之。
高适(约702—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早年仕途失意。后来客游河西,先为哥舒翰书记,后历任任淮南、四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
岑参齐名,并称“
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
高常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