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涤平(1887—1935),
湖南宁乡人,
中国国民党高级将领,曾任湖南省主席,因
桂系军阀逼迫退出湖南,任
江西省主席,后任
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1935年1月24日在南京病死。
人物生平
早年入湖南
将弁学堂学习。毕业后任清政府湖南陆军第四十九标连长、营长。
1909年,鲁涤平由其表舅、同盟会湖南支部长周震鳞介绍在长沙周宅秘密加入同盟会。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湖南最先响应。当月22日清晨,驻长沙协操坪的湘军第49标和50标起义,不到一天工夫就占领全城。当时,鲁涤平所属49标,打开小吴门,夺取军装局,攻克了巡抚衙门并立即支持成立了以焦达峰、陈作新为正、副都督的湖南都督府。
1911 年
武昌起义后参加
辛亥革命。后升任北洋政府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团长。
1920年升任第二师第六旅旅长。
1923年任第二师师长,10月率全师主力转入广东, 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部队。
1924年秋任建国军
北伐军第二师师长,率部参加北伐作战。
1925 年7月,所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一部分,担任第二军副军长兼代理军长( 军长由
谭延闿兼未到职)。
1926年秋率部参加
北伐战争。9月指挥全军攻入江西, 11月协同第六军等攻克南昌。
1927 年春率部沿长江北攻占皖南东向, 3月在第六军协同下攻克南京。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 投向
蒋介石集团, 7 月率部回湖南攻击武汉的
唐生智部。
宁汉合流后担任第二军军长。
1928 年任南京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5月担任湖南省政府主席兼湖南省“清乡” 督办, 推行反动政策,镇压农民运动,“ 清剿”
红五军等革命武装。
1929年初兼湘赣“ 会剿” 总指挥部总指挥,指挥湘赣两省部队进攻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2月被
桂系新军阀撤免湖南省政府主席之职,被迫离开湖南。随后被蒋介石任命为第五军军长兼武汉卫戍司令,江西省政府主席兼国民党江西地方整理委员会副委员长,被选为国民党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1930年11月兼第九路军总指挥,12月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南昌行营主任兼第九路军总指挥,统一指挥国民党军10万人发动对赣南红一方面军的第一次“ 围剿”,结果遭到惨败。旋被撤掉南昌行营主任职务。
1931年改任预备集团军总司令,同年冬调任浙江省政府主席。
1934 年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副院长。
1935 年1月24日在南京病死。
人物轶事
与彭德怀
1916年3月,湘军在本乡土招兵,彭德怀为生活所迫,投入湖南陆军第二师三旅六团一营一连当兵,团长就是鲁涤平。鲁涤平毕业于湖南陆军将弁学堂,个头高大,人称鲁胖子。他为人和气,常到连队与士兵打交道。当时二师师长陈复初勾结北洋军阀,反对孙中山的广州军政府,而湘军大部分中下级军官却拥护孙中山,鲁涤平即其中之一。六团从湘乡开赴湘西常德以后,鲁便策动部下兵变,驱逐师长陈复初。1916年10月,兵变成功,鲁涤平任第三旅旅长,林伯渠任旅政治处处长。彭德怀当时积极拥护兵变,在兵变中表现机智大胆,得到鲁的赏识,兵变后当上了班长。此后,在鲁的关照下又很快升任排长、代理连长,二人从此结下了友谊。
1920年秋末,彭德怀率一个加强排驻扎在湖南南县注滋口。当地恶霸欧盛钦,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彭德怀接受当地百姓的请求,密派三名救贫会会员处决了欧盛钦。欧的哥哥是湖南督军赵恒惕的少将参议,了解情况后上报赵恒惕,赵便下令第二师捉拿彭德怀法办。命令传到鲁涤平手里,鲁批了个“存案”,便扣下了。同时拿了20块银元叫人送给彭德怀,让他暂离部队,避避风头。彭德怀才得以免掉这场杀身之祸。
彭德怀与鲁涤平的隔膜是在1922年产生的。那年秋天,鲁涤平决定与湘军总司令赵恒惕分道扬镳,拉队伍去广东。而他手下六团团长袁植态度暖昧,鲁怕他向赵告发,遂伏兵将袁击毙。彭德怀对鲁的行为十分不满,后他所在的六团没有跟鲁南下,在永州被唐生智的八军收编为第一团,后又扩编为第一师,属何键指挥。北伐中,鲁涤平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军长,与党代表汪精卫、副党代表李富春及林伯渠率部攻入湖南。彭所在的第一师受到打击。鲁率部攻入长沙后,一师师长周盘即与鲁涤平联系,要求摆脱何键控制,归鲁指挥。鲁对周说:“我很想念老六团的官兵,更想见见彭德怀。”并说拟委彭为第一团团长。周将此事告诉彭,彭认为鲁杀袁植手段太残忍,坚决不再见鲁。鲁也不勉强,从此两人分道扬镳。
1955年彭德怀到长沙看望鲁涤平的遗孀李静安,此时鲁涤平已死去20年了。时任国防部长的彭德怀对李静安说:“当年没有鲁师长庇护,我彭德怀的骨头早打得鼓了。”后彭又将鲁的情况告诉中共湖南省委,省委又了解到1925年鲁涤平参与保释过被赵恒惕逮捕的刘少奇;马日事变后,宁乡一批共产党人在鲁的第二军中避过难;王稼祥与肖劲光的岳父、国民党左派朱剑凡,也是在鲁的帮助下才逃出长沙。因此,从1955年到1970年李静安逝世,她一直享受湖南省统战部的养老生活费。
多次剿共失败
在民国省主席中,鲁涤平比较著名,是因为他“剿共”多次失败,《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中,曾4次提到鲁涤平(含1次注释)。早在1928年7月,鲁涤平任湖南省主席仅月余,就派部队镇压曾是其部属的彭德怀等领导的平江起义。1929年1月,兼任湘赣两省“剿匪”总指挥,指挥18个团的兵力,向井冈山红军根据地进攻,当月14日,毛泽东、朱德率主力撤至江西。同年6月,鲁涤平任江西省主席后,在其省内首建碉堡,以“剿”红军,但红军越“剿”越壮大。直到1930年12月,蒋介石任他为兼任第九路军总司令,指挥10万大军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结果鲁涤平的嫡系部队十八师全军覆没,旅长王捷俊、副旅长洪汉杰、团长周纬黄和李其峰都被击毙,其爱将师长兼前敌总指挥张辉瓒被俘砍杀,该师仅一旅长戴岳化装逃出。
人际关系
妻子:李静安
子:鲁倬昌,字少安,又称恩六。早年留学日本,学政治。曾先后任湖南省嘉禾、资兴县县长。
妾:沙佐安,鲁涤平死后跳楼自杀
妾生两子:鲁伟昌、鲁伦昌;两女:鲁申之、鲁钱之:
堂弟:鲁渭平
人物评价
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题其墓道联为:“勋留党国”。
监察院长于右任草书其墓前华表联为:“遗爱越溪山,开府英姿云飒爽;元勋湘部曲,将军故垒鹤归来。”
其墓于“文革”中被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