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龙,古代杂戏名,汉代百戏之一。作鱼龙变幻状。又称“
鱼龙漫衍”或“鱼龙杂戏”。其来源于鱼化为龙的神话寓意。
《后汉书·卷九十六·西域传·赞》云:“孝武之世,设
酒池肉林以飨四夷之客,作巴俞、都卢、海中、砀极、蔓延、鱼龙、角抵之戏。以观视之。”
颜师古注鱼龙者,为舍利之兽,先戏於庭极,毕乃入殿前
激水,化成比目鱼,跳跃潄水,作雾障日,毕,化成黄龙八丈,出水敖戏於庭,炫燿日光。”
宋·
苏轼《次韵答钱穆父作诗见及》:“鱼龙绝伎来千里,斑白遗民数四朝。”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读一本小书同时又读一本大书》:“我还得经过一家扎冥器出租花轿的铺子,有白面无常鬼、蓝面阎罗王、鱼龙、轿子、金童玉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