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猫是食肉目猫科猫属哺乳动物,又称灵猫。体型比家猫略大。尾短,大约只有身体的一半。通体毛色呈灰黄色或灰棕色,遍体布满棕黑色斑纹,背部常较体侧暗,趾间具半蹼,适于在水中活动;腹部的毛色偏白,带有斑点,头部较宽,吻部较长,耳朵小而圆;身材矮壮,四肢较短。寿命为15—20年。
动物学史
渔猫(Felis viverrinus)是于1833年,由爱德华·特纳·贝内特(Edward Turner Bennett)提出的,他描述了一种来自印度的捕鱼猫皮。属名——豹猫属(Prionailurus)于1858年由尼古拉·塞维尔佐夫(Nikolai Severtzov)提出,作为原产于亚洲的斑点野猫的通用名称。亨利·雅各布·维克托·索迪(Henri Jacob Victor Sody)于1936年提出了一种猫科动物,他描述了西爪哇北海岸的一种标本,该标本的头骨略短于泰国的捕鱼猫标本。有证据表明,指定分类群和爪哇捕鱼猫可以通过头骨形态计量学进行区分。
IUCN SSC猫专家组正在审查分类法(2020年)。根据遗传分析将渔猫归类于豹猫属中(Prionailurus)。现代分析该物种不存在亚种。
形态特征
渔猫体长为57-78 厘米厘米,尾长为24-32厘米,体重约为5-16千克。体型大约是普通
家猫的两倍,脸圆而细长,身体粗壮,四肢较短,尾巴短。鼻子是粉红色或深砖色。它的嘴唇、下巴、腹部和喉咙是白色的,带有灰色斑点。体毛粗糙,毛色从烟灰、黄灰、灰褐至浅黄棕色,背部比体侧较暗。通体布满了棕黑色的条纹和斑点,腹部为白色,喉部形成了两个领,胸部有横纹。渔猫的尾巴比较短,大约只有身体的一半。体重约为5千克。渔猫的头部较宽,吻部较长,耳朵又小又圆,耳背是黑色的,中间还点缀着明显的
白斑。
耳朵
渔猫的耳朵包含32块肌肉,几乎可以旋转180度,因此无需转动头部,它就能听到多个方向的声音。
蹼掌
渔猫的脚掌和其他猫科动物都不太一样,趾间带有部分
蹼,呈半蹼状,常被称为蹼足。它们趾间的那点蹼并不比北美的
短尾猫发达。而且因为爪子和脚趾之间有蹼,爪子不能被完全包裹,它们的利爪不能完全收回,一直向前伸直。渔猫的蹼足对渔猫在水中或潮湿的土地上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在水中,蹼足可以帮助它们更好地游泳,使它们具有卓越的水性;在潮湿的土地上,因为蹼足的存在,渔猫更不容易陷进泥土里。
皮毛
渔猫生有一身浓密的毛,适于在水中活动,以帮助它们游泳,可以自由入水捕猎。全身毛色灰黄,布满纵向的深棕色或黑色长斑点或黑色花纹。它们腹部的毛色偏白,也带有斑点。和一些猫科动物不同,渔猫的毛发有着特殊的双层结构:紧挨着皮肤的是一层短而致密的毛发,水不能穿透它,这样的话即使渔猫在冰凉的水中活动,也好比穿了一件“保暖内衣”,能抵御寒冷;外层是一层相对较长的毛发,它们显示出渔猫的花纹和光泽。
尾巴
渔猫的尾巴不算长,但十分有用。当渔猫在水中游泳的时候,使用它扁平的短尾巴像舵一样,帮助它控制方向。也就是用尾巴来掌控方向,帮助渔猫快速地转弯,从而让它们在水中畅通无阻。
栖息环境
渔猫居住于海拔1500米以下。主要栖息于林区的灌木丛、沿河的芦苇丛、沼泽地。生活在牛轭湖、芦苇床、潮汐小溪、红树林周围的湿地和沼泽地区、热带海岸的常绿林等淡水资源丰富区域。在斯里兰卡,从沿海到丘陵地区的多个地方也可能发现渔猫。 它们是相对适应性强的生物,有些生活在靠近人类住区的农业区和城市郊区,那里几乎没有植被。
生活习性
行为
渔猫是独居的夜间猎手,白天在茂密的植被中休息,然后在晚上前往水中寻找食物。它们是非常强壮的游泳者,可以游很远的距离,通常是在追逐鱼的时候。这些动物在很大程度上是领地性的,占据了22平方千米的家园(尽管雌性的范围通常要小得多)。雄性的领地通常与该地区内许多雌性的领地重叠。
叫声
渔猫用喉音咆哮、嘶嘶声和低沉而苛刻的喵喵声进行交流。在求爱过程中,它们会发出一种叫作“叽叽喳喳”的声音。
渔猫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其趾间半蹼有助于渔猫在半水生环境,如沼泽与水流中产生更大的附着摩擦力,使其行动更自如。善于游泳,但常在地面上活动和停留,不善于攀爬。
捕鱼
蹲守:这是一种几乎所有猫科动物都会用的捕鱼方法,那就是蹲伏在河边岩石或小悬崖边,静静地观察水中的动静,当有鱼儿出现的时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爪子抓住鱼,并将鱼掷到岸上。
探测:渔猫会将自己的一部分身体及胡须浸入水中,然后用胡须探测鱼儿在水中的位置。渔猫的胡须是精密的触觉器官,末端有很多感知神经相连接,当胡须感应到鱼儿运动带来的水流波动时,渔猫就可以精确地判断出鱼儿的大致位置,然后展开致命一击。
潜水:在猫科动物中,很多都是怕水的,如猎豹、豹子等,喜欢水并擅长潜水的猫科动物并不多,除了渔猫外,还有老虎和美洲虎。渔猫擅长潜入水中捕鱼,有时甚至会通过潜水来偷袭水禽。
诱捕:诱捕法是最能体现渔猫的智慧的一种捕鱼方式。渔猫会待在水边,模仿昆虫的运动,用爪子轻轻掠过水面来制造微小的波浪,这时,水中的鱼儿会以为有昆虫来临,来看个究竟,不料却中了渔猫的圈套。
食性
肉食动物,主要吃鱼、蛙、水虫、蟹、蛇、小龙虾、啮齿动物和鸟类。在巴基斯坦,还有人看到它们跃入水中捕捉水鸟。甚至分布在印度的渔猫连草也吃。在渔猫的食物中,鱼类竟然大约占据76%,其他的则包括一些啮齿类、鸟类、昆虫以及体型较大的有蹄类动物。渔猫并不擅长捕捉体型太大的食草动物,但它们会进食老虎丢弃的猎物。
分布范围
分布于孟加拉、柬埔寨、印度、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斯里兰卡和泰国。
存在不确定:印尼(爪哇)和越南。
繁殖方式
渔猫一年四季都能繁殖,不过在印度东北部,繁殖期是3-5月的春夏之际,而高峰期是3月和5月。渔猫会将巢穴建在芦苇丛中。春季发情交配,渔猫雌兽的妊娠期为63天左右,一次产1-4崽,通常为2崽。幼仔10月龄后就能独自生活了。幼崽出生时双眼紧闭,约16日后睁开眼睛,一个多月大时可以离巢,53日后能够吃固体食物,如肉类,但直到4-6个月大时才会断奶。其生长迅速,小渔猫8-9个月时即达到成年体型,9-10个月后就能独立生活。渔猫是独居动物,但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得知雄性渔猫会帮助小渔猫捕食。在野外,渔猫的平均寿命可达12岁。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6年 ver3.1——无危(LC)。
列入中国《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5日)二级。
种群现状
由于在东南亚地区渔猫赖以栖息的湿地逐渐减少,以及人类过度捕鱼,造成渔猫数量锐减。渔猫在阿富汗已经确定灭绝,在马来西亚和中国也已极为罕见;而在其现有的分布区,数量也正在大幅减少。其他的生存威胁包括水资源和化学污染、为获取其美丽毛皮或作野味食用而进行的捕杀等。
东南亚的渔猫种群和栖息地受到严重压力,根据1996年梅利奇(Melisch)等人的说法,该物种仅占据南亚东部和南部。在西爪哇,渔猫种群分散并仅限于沿海地区。然而,这是在1990年代,证据仅基于对小径爪印和粪便的视觉识别,这可能并不可靠。爪哇野生物种的最后一张照片证据可以追溯到2000年。2016年,在乌戎库隆国家公园(Ujung Kulon)对
爪哇犀牛进行调查密集摄像时,没有记录到渔猫。所以尚不清楚这些调查在多大程度上涵盖了适合渔猫的微生境,因此,无法推测生存在爪哇的种群规模。在越南,该物种可能在其以前的大部分甚至全部范围内都已灭绝,但已证实它们在湄公河三角洲至少持续到2000年。不知道它们是否曾经生活在红河三角洲;鉴于越南狩猎和迫害的普遍程度,越南任何地方似乎都不太可能有大量的渔猫(Daniel Willcox in litt. 2015年)。
在过去的15年(三代)中,栖息地的丧失和破坏以及当地人在整个物种范围内杀死渔猫,导致全球种群数量减少了30%或更多。在据点之外,下降幅度可能要大得多,但人们认为这些数量只占全球数量的一小部分,因此它们对全球总体数量下降率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栖息地破坏和报复性杀戮仍在继续,通过多种措施减少这种损失的过程可能非常缓慢。未来15年内,斯里兰卡大约10%的渔猫栖息地、印度和尼泊尔的Terai-Duar稀树草原和草原生态区10%,以及恒河——雅鲁藏布江三角洲30%的栖息地可能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失。持续的报复性杀戮加剧了这些比率,在未来15年内,全球的渔猫数量可能会进一步下降30%。
主要威胁
主要威胁是湿地破坏,由于人类定居、污染、农业排水、伐木和过度狩猎,超过50%的亚洲湿地受到威胁和消失。由于破坏性的捕鱼行为,渔猫的主要猎物已大大减少。 此外,这些猫在其范围的某些部分被猎杀以获取药物、食物和身体部位,并且还因进行国内库存而被杀死。
偷猎:调查发现,几乎在所有渔猫的栖息地,针对渔猫的偷猎行为都是广泛存在的。有时人们是为了获取渔猫漂亮的皮毛,有时人们甚至会把渔猫当成一种难得的“野味”。科学家曾在泰国地区进行过一项关于渔猫的长期研究,结果最后17只佩戴有
GPS项圈的渔猫有9只失踪或遭遇偷猎。在亚洲地区,针对渔猫的“报复性猎杀”是广泛存在的,因为渔猫会捕食鱼塘中的鱼或者家禽,从而引起当地村民的不满,有些村民就会对渔猫痛下杀手。
车祸:在世界各地,随着道路的修建和车辆的增多,死在路上的野生动物越来越多。短尾猫、猞猁、豹猫等中小型猫科动物,每年都有很多死于“路杀”。虽然渔猫有很多时间生活在水域附近,但它们还是需要更多的活动空间。在斯里兰卡,经常会出现渔猫被车辆撞死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