魑魅
汉语词语
魑魅,拼音:chī mèi,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山神,也指山林中害人的鬼怪。魑魅魍魉(本为山怪水神,引申为各式各样的坏人)。
释义
1.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2.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3.指荒凉、边远的地区。
出处
《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例句
1、古谓能害人的山泽之神怪。亦泛指鬼怪。
①春秋末年·左丘明左传·宣公三年》:“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②《汉书·王莽传中》:“敢有非井田圣制,无法惑众者,投诸四裔,以御魑魅。” 颜师古注:“魑,山神也。魅,老物精也。”
③《文选·张衡<东京赋>》:“捎魑魅,斮獝狂。” 薛综注:“魑魅,山泽之神。”
④唐 卢纶《割飞二刀子歌》:“刀乎刀乎何烨烨,魑魅须藏怪须慑。”
⑤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藏之则鬼神遁迹,出之则魑魅潜踪。
⑥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一一回:僧尼道俗,走兽飞禽,魑魅魍魉,滔滔都奔走那轮回之下,各进其道。
⑦清·唐孙华《时世公子行》:“生狞面目骄横色,如睹魑魅逢山臊。”
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向使满洲 制服……恢诡殊形,有若魑魅,行之二百有六十年,而人亦安之无所怪矣。”
2、常喻指坏人或邪恶势力。
①明 徐复祚《投梭记·获丑》:“暗想朝廷上白日昏,妖氛魑魅公然奋。”
②《明史·列传第九十七》:“夫虽远御魑魅,必能为疆场效死,以报君父。”
庐隐《或人的悲哀》:“他们不用镜子,照他们魑魅的怪状。”
3、指荒凉、边远的地区。
①《左传·文公十八年》:“投诸四裔,以御螭魅。”
②宋 苏轼《到常州谢表》之一:“已分没身,寄残骸於魑魅;敢期择地,收暮景於桑榆。”
典故与传说
魑魅(chī mèi)
古代传说中山泽的鬼怪。《左传·文公十八年》有“投诸四裔,以御魑魅”的记载,杜预注曰:魑魅,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辞海》P211)
【出处】: 《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左传·宣公三年》:“螭(魑)魅罔两;莫能逢之。”
《史记·五帝本纪》索隐服虔云:“魑魅,人面兽身四足,好惑人。”
山海经·西次四经》:“刚山多神(光鬼,该字在多数文字编码中无法显示),其状人面兽身,一足一手,其音如钦。山林异气所生,为人害者,木石之怪也。”
《通典·乐典》:“蚩尤氏帅魑魅与黄帝战于涿鹿,帝命吹角作龙吟以御之,余惊慌而退也。”
《路史·后纪四》:“蚩尤乃驱罔两,以肆志于诸侯。”
魑,同螭,也同彲。魅,同鬽。而“魍魉”,则有多种说法,比如“蝄蜽”、“罔两”、“方良”和“蛧蜽”,还有一种说法是把“罔两”中的“两”换成三框中加一个“良”字,紫光拼音微软2003中都没有那个字,而那个字却赫然不能算是繁体异体,顶多是咱们平时不用它罢了。
“魑魅”和“魍魉”是分开解的。虽然“魍魉”是在一起,但是“魑”和“魅”却各有各的意思,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16 10:47
目录
概述
释义
出处
例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