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生(1744年-1802年)字婉卿,四川金堂县人。因排行第三,故人称魏三,清乾隆时著名秦腔旦角演员。幼时家贫,13岁来西安学戏,曾几度赴京师(北京)演出,尤其是1779年在京演出滚楼一剧,引起轰动。“一时观者而六大班既无人过问,或至散去。”后又去苏州、扬州演出。1802年在京演完《背娃进府》后死于后台。据传,秦腔旦角化妆“
贴片子”即由他始创。魏长生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秦腔艺术大师,由魏长生演出而引发的北京剧坛“花雅”之争,实质上正是以秦腔为代表的地方剧种与昆曲的较量。在“三庆部”挂牌主演《香莲串》《烤火》《大闹销金帐》等秦腔剧目,“声容如旧,风韵弥佳,演武技气力十足”。
人生经历
少年
魏长生的人生之旅,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原名魏朝贵,字宛卿,排行老三,人称“
魏三”,生于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家贫,父早死,全靠母亲做些零活勉强维持生活。在他10岁左右,母亲辞世,魏长生只好与流浪儿为伍,捡拾破烂,备尝艰苦;曾一度到省城成都学唱过川戏,技艺很一般。大约在学艺前后,混迹于当时下层的江湖组织——口国噜子,从而改变了一生的命运。口国噜子是江湖
哥老会的早期组织形式,始于大巴山一带的流民,继而传播于
成都平原各乡县。据
严如煜《
三省边防备览》介绍:“川中膏沃,易于存活,各省无业之民,聚集其间,结为朋党。其头目必才技过人,众共推之。择长林深谷,人迹不到之处,操习拳棒刀铳各艺,故其艺颇精。”
金堂县川剧团老艺人中普遍传说:魏长生随一伙参加过口国噜子的
江湖艺人流落陕西,会合一个
秦腔小戏班改学过秦腔。当时川、陕两省,归
川陕总督治理,同属一个行政区域,交往频繁。
魏长生流浪陕西之后,由于在西安举目无亲,人地生疏,遭人欺侮,因与邻街商家的学徒斗殴伤人,畏罪潜逃,亡命洛河,加入
同州梆子戏班。一切退路都已断绝,环境逼使他奋发学艺,起早摸黑,唱做念打,出大汗,吃大苦,发大愿:艺不惊人死不休。
因为有少年口国噜子那段不平凡的经历给他“垫底”,魏长生富于冒险精神,敢于挑战环境,又具有相当的组织能力。十年磨剑,艺海扬帆。他的演技,先是在几百里
秦川脱颖而出,继而随戏班北上京师,问鼎中原。
名震京华
清初,北京戏曲舞台最盛行的是昆腔与
京腔(源出
弋阳腔,亦称“
高腔”,传到北京的称为“京腔”,并非后来才形成的京戏)。到了乾隆年间,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各省的地方戏曲借着给皇帝或皇太后祝寿的名义,纷纷进京献艺。“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因为剧种很多,为了“正名”,戏曲开始被分为“花”“雅”两大部分。“
雅部”专指昆腔,“
花部”专指昆腔以外的包括京腔等各地方戏曲剧种。当时昆腔逐渐衰落,北京
梨园中“花部”以京腔最为盛行,王府戏班皆演京腔。
乾隆三十九年(1774),魏长生挟秦云蜀栈的雄风,率领秦腔戏班初入京师。戏班的行当整齐,基本功扎实;演出剧目具有深厚的生活气息,且有改进。魏长生创造西秦腔(西琴腔),“以胡琴为主,
月琴应之”,有别于“以梆子为板”的
秦腔,“善于传情”,所以魏长生艺帜高举,一鸣惊人。小铁笛道人《
日下看花记》中叙述道:“长生于乾隆三十九(1774年)始于都,习见其《滚楼》,举国若狂。”其时皇族权贵
礼亲王昭梿在所著的《啸亭杂录·郑八》记述道:“魏长生甲午岁入都,名动京师,凡王公贵位,以至词垣
粉署(即
翰林院———笔者)无不倾掷缠头数千百,一时不得识交魏三者,无以为人。”
强劲的“魏旋风”,劲吹
梨园。不仅
雅部昆腔更日趋没落,连
花部的
京腔也大为失色,竟“使京腔旧本置之高阁”(《
燕兰小谱》)。魏长生作为戏曲史上“花部”的优秀代表,从此彪炳史册,“海外咸知有
魏三”。近代日本著名戏曲史家
青木正儿在《
中国近世戏曲史》一书中将魏长生称颂为“旦色界辟一新纪元的天才,得写实之妙者。”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魏长生成名后曾一度遭谗,被有的权贵诬以表演“淫秽”而离开京城。
乾隆四十四年(1779),魏长生再次入京。当时的秦腔戏班“双庆部”上座率不佳,几乎在北京立不住足跟。魏长生挺身而出,愿入班挑大梁,力挽狂澜,并表示:入班两月之后,定要给演员们增加薪水。结果,他再次以《滚楼》赢得了京都的观众,人气很旺,“观者如堵”。“双庆部”成了北京市民争相定票观看的戏班,演员收入大增。有了积蓄之后,他曾经多次资助上京参加会试的、遭到困难的读书人。“少年口国噜子”疏财仗义的优秀品质在他身上得以发扬,有一位病困客栈的高姓举人得魏长生雪中送炭,后来考中进士,分发到成都府
华阳县任知县,还与魏长生在成都重逢。
皇妃认女
魏长生进京走红后,常在四川同乡会所在地四川会馆会朋友、出堂会。四川会馆坐落在北京
宣武门内,馆址原是明末四川
女杰秦良玉的公馆,清乾隆年间改建而成的。四川罗江籍名士
李调元先后在
翰林院和吏部任职,魏长生与其一见如故,结下深厚的友谊。魏长生很赞赏李调元为四川会馆撰写的佳联: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对联描绘蜀中名山胜景、地灵人杰,眷恋故乡热土的情怀,油然而生。
四川会馆戏楼的一次演出中,来了两位特殊的观众——乾隆皇帝和他宠爱的一位皇妃。
皇妃只生有一位公主,爱之如掌上明珠,却不料于半年前英年早逝。皇妃从此悲伤不已,日见消瘦。乾隆皇帝为了排遣爱妃的愁郁,特地携她出宫消遣,二人乔装打扮,来看名伶魏长生的剧目。皇妃为魏长生的扮相、身段、唱功所迷,尤其令她怦然心动的是魏长生与她朝思暮想的公主,模样儿十分相似。她情不自禁地向乾隆说:“
万岁爷,那位扮演辽邦公主的,就像我们死去的和硕格格。”乾隆怕皇妃伤心,连忙说:“爱卿既然喜欢,那就收他为格格,作卿的干女儿吧!”魏长生次日奉旨作辽邦公主妆束,进宫向皇帝、皇妃谢恩。由于这次奇遇,于是民间尊称他为“魏皇姑”。长生死后埋在家乡的坟墓自然也被呼为“
皇姑坟”了。
扬州传艺
饮誉京华之后,魏长生师徒演唱剧目多为男女情事,表演中也难免有一些过分描拟,刺激了封建礼教,另外,六大班后台又多为皇室显贵,他们视
京腔、昆弋为正统,目魏长生之川
秦腔为邪门,所以于乾隆五十年(1785)由
步军统领五城出示禁止秦腔演出。“概令改昆、弋两腔,如不愿者,听其另谋生理。倘于怙恶不遵者,交该衙门查拿惩治,递解回籍。”(《钦定大清会典事例》)魏长生后来在京昆弋班改唱歌忠烈斥奸顽之教化戏,如《铁莲花》《香莲钏》,声容如旧,风韵弥佳,说明其艺术造诣全面多样。乾隆五十三年(1788),魏长生毅然离京下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儿是盐运、漕运的枢纽,商贾云集;戏曲鼎盛,“
花部”勃兴;
秦腔、
弋阳腔、
梆子腔、
罗罗腔、
二簧调争奇斗艳,异彩纷呈。这时,盐运御史伊龄阿、图思阿奉旨在扬州设署衙机构修改戏曲剧本,编印了包括各个地方戏曲剧本一千多种的《
曲海》丛书。
魏长生到扬州后,又以魏腔风靡扬州,为江鹤亭坐上客。
赵翼在《檐曝杂记·梨园色艺》载:“岁戊申(乾隆五十三年),余至扬州,魏三者,忽在江鹤亭家。酒间呼之登场。”
李斗《
扬州画舫录》卷五记载他“演戏一出,赠以金。”以至昆班子弟亦有背师而学者。如
安庆名旦郝天秀,曾学过魏长生《滚楼》《送枕头》之类。所以
焦循在《
花部农谭》中说:“自西蜀
魏三几,倡为淫哇鄙谑之词,市井中樊八,郝天秀之辈,转相效法,染及乡隅。”可见魏长生在江南也是影响很大的。
被誉为“野狐教主”的“
花部”泰斗魏长生,在扬州又一次刮起旋风。据《扬州画舫录》记载:“四川魏三儿,号长生,年四十,来郡城投江鹤亭(一个大力提倡戏曲的盐商巨富),演戏一出(春台班),赠以千金。尝泛舟湖上,一时闻风,妓舸尽出,画桨相击,湖水乱香。长生举止自若,意态苍凉。”戏曲理论家
焦循赋诗赠
魏三:“娇歌一曲令人醉,纵有金钱不轻至”,赞赏备至。又赞曰:“市井中……转相效法,染及乡偶”。
附近各省市、各剧种的演员,纷纷涌至扬州,一睹魏三的丰姿,观摩他在“
春台班”里的演出,请魏三传授技艺。苏州戏班又邀请他去到昆曲发祥地的苏州。江南
伶人,包括昆曲子弟也来学习他的演技和“跷工”以及创新了的化装艺术———“梳水头贴片子”。他的“善于传情、动人倾听”的艺术奇葩,播种到大江南北的梨园,许多剧种从中得到养分的滋润。他新创的西秦腔,“徽伶尽习之”,并对一百年后形成的京剧艺术起到了催生作用。
遗惠桑梓
乾隆五十七年(1792),魏长生遭遇仇家陷害,“以事押回原籍”(《啸亭杂录·卷八》),具体情况不明。他这次回川,购园卜居于成都东校场附近。杨燮在嘉庆初年刻印的《锦城竹枝词》中写道:
无数
伶人东角住,顺城房屋长丁男;五童神庙
天涯石,一路芳邻近
魏三。诗末原有注云:“各部伶人都在东顺城街五童庙东校场一带居住……(魏三)有别宅,在省城内东校场口,台榭颇佳。”魏三定居成都10年,与川剧艺人结邻而居,许多艺人原是他幼年学唱川戏的师兄弟。魏长生与他们同生活、共演出,对于川剧“五腔一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这时,
李调元也因蒙冤下狱后被放逐回四川
罗江县故里。李调元不仅是诗人、文学家,同时又是
戏曲家。他家里办有戏班,他“自敲檀板课歌童”。魏长生归里不久,曾托人带信给李调元致意。一天,李调元在
金堂县衙署的筵席上接到书信,并吟成两首五律《得魏宛卿书》,其一曰:
魏王船上客,久别自燕京。忽得锦官信,来从绣水城。讴推王豹善,曲著野狐名,声价当年贵,千金字不轻。“魏王船”用曹公载伎船游的典故,借以切合魏长生的姓氏、职业,隐约点染
魏三的“皇姑”身份。“久别自燕京”是回首当年在四川会馆的交往。“王豹”句用“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之典故,既与“野狐”巧对成趣,又暗寓对“野狐教主”(“
花部”泰斗)魏长生推动四川戏曲的殷切期待。
魏长生不负故人的愿望。他返川不久,成都府华阳知县特来拜访,厅堂相会。原来知县就是当年病困京师、得到魏长生资助的高举人,后来考中进士,分发到成都府任华阳知县。其时,清初重建成都(因明末战乱、市廛变为废墟)接近完成,各行业分区规划,而
梨园公会的地址尚未选定。魏长生将川戏
伶人申建“老郎庙”的报告呈递给知县。几天后,批文下来,庙址选定在成都华兴正街北面,东西长570市尺、南北长330市尺。魏长生牵头倡修的“
老郎庙”仿苏州梨园公会的建筑风格,内塑梨园祖师爷唐明皇———老郎。“老郎庙”清末改建为“悦来”茶园,解放后重修,名为“
锦江剧场”,今为“
成都川剧艺术中心”。两百年间,成为川剧艺术的圣地。
“老郎庙”建成后,魏长生曾在戏楼上演过他的拿手好戏:
高腔《
汉贞烈》(即川剧《王昭君》)。
李调元观看了演出后盛赞道:“近见(
魏三)演《贞烈》之剧,声容真切,令人欲流泪。则扫涂铅华,固犹是梨园佳子弟也。”此时魏三已年近五旬,但因保养得好,扮相出来仍是青春焕发、容光照人,还是“梨园佳子弟”形象。李、魏二人的交谊很深,清代四川艺坛“
双子星座”的这次相会,被后人传为佳话。
以身殉艺
清嘉庆五年(1800),魏长生第三次出川,献艺北京。时年已57岁。这次复出,在“三庆部”挂牌主演《香莲串》《
烤火》《大闹销金帐》等
秦腔剧目,“声容如旧,风韵弥佳,演武技气力十足”。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演戏仍是那么一丝不苟,武功更是炉火纯青,充分展示从少年口国便炼就的拼搏精神和钢筋铁骨。
外界评价
他在京师的舞台上呕心沥血地耕耘了三年,终于不支,倒在了他醉心的五彩舞台上。《
梦华琐簿》记载:嘉庆七年(1802),(魏长生)“夏日搬表《大嫂背娃子》,下场气绝。”将军马革裹尸、
伶人以身殉艺,壮哉!
小铁笛道人是魏长生的忠实观众,他在一代名优死后,写了两首追悼诗,情真意挚极富史料价值:
英雄儿女一身兼,老去登场志苦严。绕指柔合刚百炼,打熊手是玉纤纤。海外咸知有
魏三,清游名播大江南。幽魂远赴锦州道,知己何人为脱骖。魏长生成名后颇为富裕,但他淡泊钱财,乐施好善。他有一颗侠义丹心,热忱公益事业,扶危济困,帮助贫民、落难者,到他身死之日,已无多少余资。《啸亭杂录》记:“贫无以殓,受其惠者,为董其事,始得归柩于里。”
他的徒弟甚多。死后,由其徒陈银官等素车白马送回四川
金堂,安葬在绣水河大石桥畔,民众称之为“
皇姑坟”。
从少年口国噜子到红遍天下的一代名伶,魏长生走完了极不平凡的59个春秋,用毕生心血在中国戏曲史上树起一座丰碑。
相关小说
《一世为臣》楚云暮
主要章节:
第四十五章 心如死水和
致斋复出 缘生一面魏长生入京
第五十四章 冷帝王情执成狂 痴长生魂归离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