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栽培品种名:Paeonia jishanensis 'Wei Purple',为落叶灌木,株型中高,半开展,美观大方。枝较粗壮,一年生枝较短,节间较短。中型圆叶,总叶柄长约10厘米,枝较粗壮,一年生枝较短,节间较短。
植物学史
魏紫是传统牡丹
品种。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记载:”魏家花者,千叶肉红花,出于
魏相(仁溥)家。始樵者于寿安山中见之,斫以卖魏氏。魏氏池馆甚大,传者云:此花初出时,人有欲阅者,人税十数钱,乃得登舟渡池至花所,魏氏日收十数缗。其后破亡,鬻其园,今普明寺后林池乃其地,寺僧耕之以植桑麦。花传民家甚多,人有数其叶者,云至七百叶。钱思公尝曰:‘人谓牡丹花王,今姚黄真可为王,而魏花乃后也’”。
形态特征
叶
魏紫株型中高,半开展,美观大方。枝较粗壮,一年生枝较短,节间较短。中型圆叶,总叶柄长约10厘米,斜伸;小叶卵圆形,缺刻多,端钝,边缘带浅紫红色晕,叶脉下凹,叶面粗糙,深绿色。生长势强,成花率高,分枝多,萌蘖枝多。
花
此花花朵硕大,层叠高耸,状如皇冠,皇冠型。花蕾扁圆形;花朵绚丽,花紫色(72-D),瓣端呈粉白色,稍有光泽;花径18厘米×12厘米。花瓣最多,外瓣3轮,形大质硬;内瓣细碎,直立褶叠,瓣质厚而较硬,密集卷皱。雌蕊退化变少。花梗粗而硬,花朵直立。中花品种。芳香浓郁。有“花后”之称。
果实累累,鲜红欲滴,每株在200-1000粒不等,粒粒色质一致,与绿叶形成强烈对比色,鲜艳夺目。
生长环境
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
分布范围
中国陕西延安一带的
矮牡丹引种而来。目前全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国外。
生长习性
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PH值6.5-7为宜。充足的阳光对其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温,但北方寒冷地带冬季需采取适当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冻害。
栽培技术
繁殖方式
分株
分株繁殖具体方法为:将生长繁茂的大株牡丹,整株掘起,从根系纹理交接处分开。每株所分子株多少以原株大小而定,大者多分,小者可少分。一般每3-4枝为一子株,且有较完整的根系。再以硫磺粉少许和泥。将根上的伤口涂抹、擦匀,即可另行栽植。分株繁殖的时间是在每年的秋分到霜降期间内,适时进行为好。此时,气温和地温较高,牡丹处于半休眠状态,但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营养生长时间,进行分株栽培对根部生长影响不甚严重,分株栽植后还能生出一些新根和少量的株芽。若分株栽植过迟,当年根部生长很弱,或不发生新根,次年春,植株发育更弱,根弱则不耐旱,容易死亡。如分株过早,气温、地温较高,还能迅速生长,容易引起秋发。
牡丹分株的母株,一般是利用健壮的株丛。进行分株繁殖的母株上应尽量保留根蘖,新苗上的根应全部保留,以备生长5年可以多分生新苗。这样的株苗栽后易成活,生长亦较旺盛。根保留的越多,生长愈旺。
嫁接
牡丹的
嫁接繁殖,依所用砧木的不同分为两种,一种是野生牡丹;一种是用芍药根。常用的牡丹嫁接方法主要有嵌接法、腹接法和芽接法三种。
扦插
扦插繁殖,是利用牡丹枝条易生不定根而繁殖新株的一种方法,属
无性繁殖方法之一。方法是将扦插的枝条先剪下,脱离母株,再插入土壤或其他基质内使之生根,成为新株。牡丹扦插繁殖的枝条,要选择由牡丹根部发出的当年生土芽枝,或在牡丹整形修剪时,选择茎干充实,顶芽饱满而无病虫害的枝条作穗,长10-18厘米。牡丹的根为肉质根,喜高燥、忌潮湿、耐干旱。因此,育苗床应选择通风向阳处,筑成高床育苗。扦插时,插完一畦浇灌一畦,一次浇透。
植物文化
典记
宋 辛弃疾 《临江仙》词:“魏紫朝来将进酒,玉盘盂样先呈。”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这牡丹花乃花中之王,惟洛阳为天下第一。
有‘姚黄’‘魏紫’名色,一本价值五千。”参阅 宋
欧阳修 《洛阳牡丹记》。
邮票
“国色天香”牡丹邮票,是新中国邮电部于1964年8月5日发行,共15枚,由著名国画家田世光绘原图,邮票设计师邵柏林设计。另发行牡丹小型张一枚,由田世光绘原图,女邮票设计师卢天骄设计。这十五枚邮票牡丹图是:胜丹炉、
昆山夜光、葛巾紫、赵粉、姚黄、二乔、冰罩红石、墨撒金、珠砂、蓝田玉、胡红、豆绿、魏紫、醉仙桃。邮票运用了勾填法,在构图赋粉上都煞费苦心,表现了纯熟的技法。做到花型丰满,色泽鲜艳,真正体现了,一花双姿的“二乔”,光彩照人的姚黄,端丽无比的魏紫,这二花被人尊为“花王”和“王后”。名贵的牡丹品种纷呈眼前,使人爱不释手。